分享

为什么中国近代的很多将军都是老师出身?

 零壹贰012 2022-08-22 发布于湖北

作者:季风 / 编辑:冷小军

图片
图片

正常情况下,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过在不正常的情况下,老师也许会打破次元壁,承担起与平时不太一样的责任。

先看一个名单:

朱德,四川仪陇人,人民解放军元帅; 

朱老总在抗战时期的照片,他在报考云南讲武堂之前在家乡当过体育老师

徐向前,山西五台人,人民解放军元帅;

黄克诚,湖南永兴人,人民解放军大将;

谭政,湖南湘乡人,人民解放军大将;

王树声,湖北麻城人,人民解放军大将;

许光达,湖南长沙人,人民解放军大将;

白崇禧,广西桂林人,国民党军一级上将;

图片

桂系首领白崇禧,曾是一名小学老师

胡宗南,浙江宁波人,国民党军二级上将

这个名单仅仅是人民解放军和国军的高级将领,都是独当一面的大人物,而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老师,几乎都是那种正儿八经教过中小学的老师。如果把在军校里任职的也包括在内的话,这个名单会更长。

图片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先生,在国防战略上十分厉害,昭和时代日本精英始终无法破解他在《国防论》中指定的战略

老师放下教鞭,走向沙场,而且表现优异,估计作为祖师爷的孔老夫子也会非常诧异。即便他所倡导君子六艺包括了射、御这两项军事技能,但也是体能方面、技战术方面的。提升体能和技战术也许可以造就一名合格的士兵,但却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军官。

毕竟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要求要高得多!《孙子兵法·始计篇》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所以才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图片徐向前

这一切都与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最早的近代化学校始于洋务派创办的一系列学校,包括但不限于京师同文馆、马尾船政学堂。但在科举制的大背景下,近代教育的推进举步维艰。直到甲午战争的失败,才让中国的精英阶层认识到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十分必要。

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解决起来很难,第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中国没有足够数量精通近代知识体系与教育方法的老师。所以发展近代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师范学校,先培养出合格的教师队伍。

首先行动起来的还是洋务派。1897年,盛宣怀参照西方师范教育制度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这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端。

图片

盛宣怀,中国近代商业史、教育史绕不开的一个人

之后各省也相继建立自己的师范学堂,现在国内很多名牌大学的前身都是师范学堂。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创立于江苏南京的三江师范学堂。这所学堂几经变革,发展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等九所高校。

这些师范学堂的创办在当时具有开创意义,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就读。而这些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随之也成为了中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其中相当多的人投入到中国后来的历次革命运动中。有的甚至成长为革命的引领者。

更重要的是这批师范生中有大量的免费的师范生。这些免费师范生大多来自于家境一般的普通人家,因为经历过底层的苦难,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不公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因而他们有着改造这个世界,改变这个时代的意愿。这是那些来自顶层的人难以达到的觉悟。

如果单纯是这些,并不能确保那些后来转而从军的青年能够在战场上一往无前、一帆风顺。他们在各类师范学堂的学习的内容为他们后来的从军生涯加上了重要的砝码。当时的师范学堂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而是较为科学的学科体系。

以清末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为例。这个以培养初级学堂教师(小学教师)为目的的教学章程规定了12门必修课程,既有以传统为主的的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也有教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体育等现代课程……,小学老师的科目已经这么多,中学的就更多了!这不太像是培养老师,而是在培养一个全能型人才。

图片朱一龙在电视剧《叛逆者》扮演的林楠笙,一个师范毕业生在大学中假扮讲师十分轻松,这也折射当时师范学堂的实力

体育课程的特点更鲜明。当时国内师范院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受日本影响极大,十分强调体育教学的军事用途,将体育教学等同于军事教育!这对各级师范学堂的体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对于师范学堂学生的要求是能文能武,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革命党人曾经利用这个政策在各地积蓄武装力量,比如浙皖起义中、徐锡麟、秋瑾就曾以进行体育课的名义在大通学堂储备了一批武器弹药。

图片

秋瑾

民国时期这一政策被延续了下来。

当时对免费师范生的毕业要求很严,如果体育成绩不合格也是很麻烦的。那时候的学生最好不要招惹老师,因为能够走出师范学堂的老师真的是文武双全。如果不小心招惹到的话,那些不幸的家伙会发现一个恐怖的真相:他们不仅斗嘴斗不过老师,动起手来更是被无情碾压。这样培养出的六边形战士如果不想当老师了,转而报考军校,参军入伍也可以对多数人形成降维打击。

但学校的因素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人。国内大大小小的师范学堂不仅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多数老师也不遑多让。

民国初年,教育救国的理念盛行一时。无数人真真正正为这个理念去努力过、奋斗过!比如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留学过日本的他可以淡然接受在一所省立师范学堂教书的工作,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学生,比如毛主席、蔡和森……

后来应邀到北大授课时,也愿意提携后辈,为他们打开一扇求职的大门。

图片

杨昌济,毛主席的老师兼岳父。因为女婿太优秀,他反而被遗忘了

在这批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师范学堂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愿意为国家奉献。

朱德,1908年四川省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毕业,到仪陇县高等小学堂任体育教习;

徐向前,1919年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后在阳曲县第四小学等地教书;

谭政,就读于东山学堂,早年当过小学教员,1927年投笔从戎;

王树声,1923年入董必武开办的武昌高小补修学校读书,1925年在家乡乘马岗区初级小学教书,并任校长;

……

在当时的中国,识字率之低超乎现在人的想象。对于一个中小学教师来说,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过一个不错的日子,不必在乎世界怎样。但那个偌大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时代,作为中国思想最先进的那批人,已然放弃别人眼中优越的前途、优渥的生活,走上一条去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在当今一切以利益为重的时代,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的选择。可就是这批老师成为了改变中国的一分子,最终改变了中国也成就了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