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为何叫“端午”?

 饮膳道人 2022-08-23 发布于江西

端午节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那你知道为什么叫“端午”节吗?

“端午”一词是怎么来的?

本义又是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端午”名称的来龙去脉。

“端”字的来源

《说文》:“端,直也。从立耑声。”该字为形声字,从立表示人立于地,义为正直。

《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此处“端人”即为正直之人。

“端”字最早见于篆书,当为后造之字,本字当是“耑”。

“端午”为何叫“端午”?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认为甲骨文“耑”周围像水,水可养植物者。图A像植物初茁渐生歧叶之状。戴稼祥先生《金文大字典》说:“'图B’上从为植物之颠,下从'图C’为根,中一为地,故知耑为端之本字。或训本,或训末,兼有两端之义。”

草木初生一般都呈现直立向上之形,不论什么植物最初只是生长主干,比较直,后来才变得枝枝叉叉,弯弯曲曲。“端”字就是在“耑”的基础上加了表示义符的“立”而分化出来的。

西晋《风土记》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烹鹜,用角黍。”

“端午”为何叫“端午”?

唐 欧阳询等编著的《艺文类聚》中记载有《风土记》对“端午”的描述

端午,最初本名为“端五”。那“端五”怎么改名为“端午”了呢?

话说唐玄宗李隆基出生于十一月初五。当时的其中一任(唐玄宗所用宰相有26位)宰相宋璟谏言,告诉玄宗要避五字之讳。

按照历法推断,农历正月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推算,恰是“午月”。古人又常把“五日”写作“午日”,因此“端五”改为“端午”。

端午最初是“端五”,有没有“端六”呢?

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先期,学士院供帖子,如春日禁中排当,例用朔日,谓之端一。”

清光绪八年刻本《孝感县志》曰:“躲得过端午,躲不过端六。”如此,看来有“端五”之说,也有“端六”的说法。

不仅有“端六”还有“端一”!

端午节为中国古代的防疫日

所有的“节”代表的是节点,是个坎,过节的本意是提醒一下,留意这个坎,别拌倒了。人在从春天步入夏天鼎盛时期时,会感到不适应,这时就需要有个节提醒一下。

古代特别是先秦之时人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月五日又是午月午日,此时如日中天,阳气已经达到了顶点。那么,在这个五月毒月又碰上五日这个“恶日”,因此人们把五月五日称为“毒月”中最毒的一天。

古谚语还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古人之说非常有道理,因为五月已经是进入了夏天,入夏之后各种害虫、有毒之物开始复苏出现,容易伤害到人类。进入五月应该防止被虫害侵扰,古人医疗条件较差,毒虫对他们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也正因为此,古人在“五月五日”最毒的一天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虫害等物的伤害。

“端午”为何叫“端午”?

挂五彩线插画

《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

简而言之

“端午”最初为“端五”。古还有端一、端六之说。“端”字本字为“耑”,甲骨文金文“耑”字形如刚出土的植物幼芽,幼芽为初生,因此“耑”有初、始义,“初五”即“端午”。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