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思】浅谈王阳明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海阔潮涌 2022-08-23 发布于山东

文/海阔潮涌

王阳明(1472-1529),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今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三家。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各地,影响极大,日本最有名的企业管理人之一稻盛和夫曾深入研究了阳明心学。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的人。

作为明代著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他开创的“心学” 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启迪,在当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阳明先生的思想,很少被提及,但是阳明先生所归纳出来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却是可以被应运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并发挥良好的作用

1

一、王阳明思想简析

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关于“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所有事情,都发自于心。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关于“知行合一”,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一体的。比如尽孝,真正知道孝顺,必然会去做孝敬父母的事情,没有做孝敬父母的事情,就不能说他真正懂得孝顺。简言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总归就是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关于“致良知”,他认为,人人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自心本性,我们大部分人的良知,都被欲望等遮蔽,让心蒙了尘,做事就会欠妥。所以要致良知,寻找自心本性,只要找到自心,从本性出发,则人人皆可成圣人,做到心外无物,就可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2

二、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每一个模块当中,都有一套系统方法和管理行为。海潮在下面就分别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入手,跟各位HR朋友聊聊阳明先生的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王阳明及其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而人的核心在于“心”,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就在于管理好人的“心”。那么也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学,其实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是非常必要的。在过去的很多理论中,我们只是汲取了西方学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而忽略了我们本土哲学家思想家的理论研究。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下,王阳明心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可能。

2.王阳明及其心学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对人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相协调。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人员的配备、补充和晋升;而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除了包含狭义的部分外,还有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劳动组织、卫生与安全等计划。

联系王阳明心学,我们重点探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自己12岁便立志做圣人,所以立志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首要的事情。我们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帮助员工,树立志向,确立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有了目标,再逐步分解,帮助员工建立职业成长的计划,这不仅是对员工的帮助,最终也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目标。

3.王阳明及其心学在企业招聘与配置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是提供及时和有效的方法,吸引和招聘到合适的、有经验、技术的员工,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根据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知与行是一体的,不可分的,那么我们可以在企业人员招聘中,运用这一思想甄选符合要求的人。在具体的某一职位的招聘中,罗列出符合要求的条件,根据职位要求,进行简历筛选,面试。在面试过程中,观察和研究这个人是否知行合一,是否具有“良知”,是否具有符合天理、符合人伦、符合道德的品质。选拔人才,不仅要看他的技能,还应重视个人品德。“德才兼备”应该是我们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否则选出来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4.王阳明及其心学在企业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

企业培训与开发主要工作是协助开发员工必要的能力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框架以帮助解决员工问题。

王阳明先生有四事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立志就是意之所向;勤学需要知识与历练;改过就要自觉自省;责善就是劝人向善。

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联系王阳明先生的四事规,首先要帮助员工确定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员工立志其次建立公司自己的读书馆,鼓励员工不断看书学习,保持勤学好问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次培养员工有错必改的工作习惯,不断回顾自己的工作,反思工作中错误的原因,并纠正,这样工作质量会不断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会不断提高;最后我们还要培训员工做一个善良的人,培训不应该只限于或者偏重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还应该加入思想观念的培训,比如善良的品格,也可以加入到企业文化。并且可以定期组织公益活动,一方面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践行善。善,不仅可以在思想观念上,让企业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也可以促使员工,个人品格的完善和提高。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

5.王阳明及其心学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在绩效考评中,我们的评价标准,可以参考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在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中,可以加入一些“软指标”,比如团队协作能力、对待客户态度、乐于助人等。这样有助于更加完善的考核一个员工。毕竟软指标都是跟人的“良知”相关的,是人核心的特质表现,所以需要重视起来。

6.王阳明及其心学在企业薪酬与福利管理中的应用。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从某种意义上说薪酬是企业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做出的各种回报。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薪酬与福利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所以在企业薪酬及福利设计中,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竞争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合法性原则

如果把王阳明的思想应用进来,那么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良知出发,设计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也就是要摒弃私欲,用我们内心最本真的良知良识,做出公正的分配。这样保证了公平性原则,也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为事物本身在于我“心”,格物就是正心,我心正了,事物才能得其正。心正,就是合乎本心,合乎天理。求得事物之正,就是格物,格物就是正心,正心就是诚意,诚意就是致知。

另外当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人的心被私欲遮蔽,从而会出现对薪资福利的高要求,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让企业的薪资福利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7.王阳明及其心学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应用。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因为人的复杂性,使得劳动关系管理成为一个最为复杂的模块。

在具体处理劳动关系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拿出王阳明的思想“致良知”,员工的入职、离职当中,所谓劳动关系的管理者,如果你用合乎良知,合乎天理,合乎法规的方式去处理,那么这个关系当中,就不会出现危机,诉讼,官司。

难就难在,很多人的良知蒙尘,私欲太重,导致处理劳动关系时的偏颇:比如加班不给算加班,克扣员工的法定福利。这些不合良知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劳动关系的不和谐。

所以,我们可以把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思想,作为处理劳动关系的准绳。

通过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与阳明思想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阳明思想中的三大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应用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可以促进企业及员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