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延华论“中华联圣”乔应甲(三)· 中华千古第一部忧国悯民的对联正气歌

 文山书院 2022-08-23 发布于湖南

乔应甲(1559—1627),字汝俊,号儆我,山西猗氏(现临猗)张嵩村人。应甲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二十年(1592)成进士。遗著有《便民实政》、《三实奏章》、《看山集》正续、《难焚草》(诗集)、《咫园诗集》等,均散佚,唯《半九亭集》(8卷)现存北京图书馆。


张延华论“中华联圣”乔应甲(三)


中华千古第一部忧国悯民的
对联正气歌


我们之所以敢于理直气壮地断言:中华联圣桂冠非乔应甲莫属,正是由于只有乔应甲才能够拿出中华千古第一部忧国悯民的对联正气歌!谓予不信?让历史来裁判!

一部用对联抒发的正气歌

大德不官,莫谓雕虫矜著作;
匹夫有志,长留正气壮河山。

这是明末廉吏名臣乔应甲在朝廷昏庸、政治腐败、党争激烈、阉宦为祸的天启六年间,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二品大官不做,呕心沥血致力于对联专著《半九亭集》创作时抒发的豪言壮语,这也正是对《半九亭集》对联的高度概括。乔应甲用《半九亭集》的对联终于把自己的浩然正气长留人世,永载史册,让天地生辉,为山河壮色!乔应甲从来不把对联作为雕虫小技无病呻吟或当作文字游戏,而是把她作为明志抒怀悯时醒世的严肃文学进行创作。《半九亭集》4000余副对联中,“醒世”、“写怀”、“官箴”“时事”“君鉴”“看史”“览报”“勤政”、“格言”等方面的对联占绝大多数,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深邃的思想境界与博大的志士情怀。正如李嵩在序言中所赞叹的:

信手拈来,言言挟经世之术,任天而动,在在写会心之机。试一披卷,而名言确议凿凿不磨,法语危辞节节可按。其中流之柱石耶?其洗天之风雨耶?其皆醉皆浊之独清独醒耶?都不可知,而公之衷则可窥矣!忧世迫不禁其悲歌感慨,虑世深不禁其讪笑讥刺。深绎之而穷玄其奥矣,浅挹之而启聩唤聋矣。不必根道理而道理呈,不必著文章而文章灿。

笔者从第一次接触至今十多年来,不知读过多少遍,而每一次都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高山仰止,感佩不已。今试举例从以下几方面与同仁们共赏。

一、忧国忧民

国家之经制,千疮百孔费实难支;
百姓之困穷,十室九空情更可悯。

这是明末国家穷困不堪、民不聊生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面对不堪赋税重负而沿门乞讨的难民,他想起了舜帝的《南风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感叹:

解愠阜财,当日赓歌在耳;
民穷赋重,望门持钵难言。

当看到满清在辽东大肆进兵而大明军队却饷缺兵骄,朝廷中朋党相争、奸贼当道迫害忠良时,他更肝肠寸断涕泪交加:

念边廷,饷缺兵骄,蹈海鲁连肠欲断;
嗟言路,党奸害正,忧天杞国涕何从。

在“征粮”一节中,作者更以满腔愤慨一连三十多个“号呼号呼”,表达了不堪重负的人民疾痛惨怛的悲愤之情,读之谁不热泪盈眶!忧国忧民、以民为本的基本思想贯穿着《半九亭集》的始终。

二、勤政爱民

早在他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走马上任襄阳府推官时,年轻的乔应甲就发出了愿为朝廷竭忠尽智,为人民勤恳造福的誓言:

紫绶方新,愿竭忠勤输耿耿;
苍生可念,好持矜恕福元元。

他的做官原则是“平易近民”“慈祥爱物”:

欲行平易近民之政;
当有慈祥爱物之心。

他不仅恭行他的“三实”原则——存实心、说实话、办实事,而且以真精神、真力量为民众求得实功:

事可做,须从真精神做出,方为实事;
功求成,须自真力量做去,方见实功。

尽管他“为百姓施恩,不在要名结好;为一身植节,何须标异见奇。”然而他的“实政真心”却确实得到湖广人民的爱戴,为他歌功诵德并建立了“去思碑”:

实政真心,翔鸾集凤超群望;
瞻恩奉德,邑诵途歌赞世才。

三、清正廉明

居家有二言:唯恕则平怨,唯俭则足用;
居官有二语: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

居家:立身贵诚,处乡贵静,与人贵信,凡事贵简;
为官: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

莅政以法律为师,既以治人又可律己;
做官以清静为本,既以省事又可省刑。

这正是乔应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他在襄阳任推官七年,详察暗访,洞察奸邪,平反沉冤,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燃犀不详,宁愿死者求生路;
覆盆宜照,莫把平民送鬼乡。

襄阳七年,他以考评优等敕召京城,却因不愿请客送礼而搁置三年侯旨,但他仍一如继往,并以唐代名吏段秀实为榜样四不设席:谄人之席,饵人之席,嘲人之席,扰人之席。

段秀实非公会不举乐饮酒;
乔应甲居京师不设席赴筵。

四、反贪反腐

承家自是丈夫事;
开国羞为聚敛臣。

乔应甲一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巡按淮阳时,发现大贪官李三才恶迹昭著,就揭露其“五奸十贪”,大书于承尘木板上传示各衙门,并多次上疏弹劾,直到参倒,由此也为得罪东林党惹下了祸根。但他仍一如继往地坚持认为:

今天下到处民穷盗起,一个贪风逼之;
今缙绅谁使盗息民安,一个世情格之。

并一叹三嗟地把明朝的衰亡,归结为贪官污吏与朋党之争:
嗟嗟,一贪成风,明明的宋末元末世界;
嗟嗟,众言混乱,确确是元祐三党光景。

他不仅苦口婆心地劝告为官者不要收礼徇情,而且义正辞严地警告那些贪官污吏贪婪的后果:
莫道送来收礼易;
要知收去从情难。

切记:占官物,霸官地,今日亦觉畅快;
要知:人非旧,局更新,他年难免追查。

卖官鬻爵坏封疆,恃今日推升自己;
注籍杜门挨岁月,任他年唾骂由人。

骗得钱,无灾无难拿将去;
惹出祸,做神做鬼还要来。

五、刺宦讽阉

乔应甲向来对宦官弄权乱朝坏政残害百姓非常反感,甚至把这些害祸比做凶残的豺狼。当他听到家乡人民遭受旱灾威胁又看到朝廷派宦官去解州卖余盐的消息时,义愤填膺地写了一首七律:

传闻旱魃苦郇阳,忽报貂珰下解梁。
市肆早闻惊榷税,鹾池还见走豺狼。
群奸到处张威焰,百姓无人不悚惶。
回首乡关空洒泪,此情何日达君王。

当地看到武昌兵备佥事冯应京弹劾宦官陈奉开矿虐民十大罪状时,又痛快淋漓地斥骂道:

海内貂珰雪焰张,横行无忌最荆襄。
穷檐有髓愁填壑,帝胄无钱苦断肠。
何物豺狼能作崇,忍教山谷遍遭殃。
旧游回首堪垂泪,谁遣哭书达帝乡。

当他看到阉宦魏忠贤弄权朝政时,已窥到明朝灭亡的预兆,借史讽今写下一联:
东都唯阉官为祸;
西汉以外戚遭殃。

在魏忠贤嚣张弄权不少受东林党排挤的官员附炎趋势时,他却早已看到冰山必垮的结局,朝廷升他任南京都察院掌院,他都百般谢绝。

财尽民穷,好将国事当家事;
信心任运,莫把冰山当泰山。

六、壮志难酬

乔应甲满腔的报国福民之心,却一再受到排挤迫害,壮志难酬,满腔义愤,他真想像屈原一样怀沙汩罗,像战国时鲁仲连一样蹈身东海:
屈左徒赴汩罗,悲风浩瀚;
鲁仲连蹈东海,肆志徜徉。

即使残遭迫害,他仍然要像屈原那样以词骚悯时,像贾谊那样以文章鸣世,九死而不悔。

屈平以词骚闵时,虽沉溺其身不钳其口;
贾谊以文章鸣世,虽灌绛横诋不违其心。

在避祸家居的十多年间,他时时关注着边疆战事,关注着报效朝廷,关后着正直的官员遭贬:
壮志可酬,但愿边疆新事少;
君恩难报,谁知庙廊旧人疏。

七、正气凛然

面对贪横无比朋党盘根错节的李三才,乔应甲大胆地揭露坚持不断弹劾,靠的就是一股浩然正气:

干天下大事在心,最忌鼠头蛇尾;
除天下大奸要胆,那管虎须龙鳞。

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只是识量大;
言人所不敢言,发人所不敢发,只是见理真。

在激烈的阁部倾轧朋党你死我活斗争中,乔应甲始终坚持:

清静心守定,更有何人能扰我;
义利路明白,更有何物能动人。

阿谀进阶,莫若实心建树;
空言逃祸,何如高枕衡门。

脚跟由我为男子;
口吻傍人非丈夫。

严霜不改篱边菊;
傲雪常青山下松。

终年奔走,只知进步为高;
竭力经营,宁解回头是岸。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惺者,醒也。常惺,即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念常惺,就是有一个观念时常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这个一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乔应甲另一副对联得到解答:“天地生才,非为锥刀末利;朝廷设职,岂图富贵本身!”那就是说,天地生下自己的满腹才华,并不是为自己取得一点点利益;朝廷设置官吏也不是为了富贵官吏本身。而是什么呢?就是为国为民!正是他心灵深处永远牢记着这一点,所以他才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两袖清风,所以才能够在朝廷昏庸朋党倾轧的神弓鬼矢地网天罗中挣脱出来,退隐田园。

八、达观处世

纵观乔应甲的对联,忧国忧民、以民为本的基本思想,勤政爱民、清正廉明、反贪反腐、刺宦讽阉的浩然正气贯穿着《半九亭集》的始终。当乔应甲满腔的报国福民之心,在激烈的阁部倾轧朋党你死我活斗争中,一再受到排挤迫害时,他所表达的只有壮志难酬、满腔义愤、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达观处世。

胸次拓开,百年尘世同朝露;
脚跟站定,万事浮云过大虚。

居野,世事要堪得破;
为官,浮名要看得轻。

堪破世事,功名路上三杯酒;
广开胸次,生死路上一局棋。

面对皇帝昏庸、朝廷腐败、宦官擅权、朋党为祸,自己几经宦途沉浮,惨遭迫害的现状,乔应甲却能拓开胸怀,坦然面对,站定脚跟,视百年万事若朝露浮云一般,视功名、生死如杯酒棋局一样。这是何等的豪放气势!这是何等的淡定心态!这是何等的坦荡胸怀!

冉冉光阴,独坐园亭惊节序;
滔滔世界,谁将砥柱障狂澜。

在惨遭迫害隐居田园壮志难酬的日子里,乔应甲看到国难民忧的景象,发出了“谁将砥柱障狂澜”的震天撼地的呼喊,这又是何等的胸襟气魄!

量包沧海为涵养;
力负丘山见大方。

乔应甲的胸襟可以“量包沧海”,乔应甲的气势可以“力负丘山”,这又是何等的豪放情调!

闲翻迁史咏杜诗,芸窗内收古今绝艺;
坐对峨嵋环涑水,斗室中绘宇宙奇观。

乔应甲终于用他的古今绝艺如椽大笔,绘出了宇宙奇观——改写了中国楹联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把自己推上了楹联艺术巨匠、联坛泰斗的历史高度。

九、格言警世

在半九亭集中,乔应甲通过自身体会,为自己,也为后人总结了许多警世格言,永远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德胜千祥非妄语;
仁除百祸要留心。

破除魔障心常静;
断却尘俗境自闲。

处已让一分是福;
待人退一步为高。

莫把初心改;
当思末路难。

常存事后悔悟心;
可破临时痴迷路。

宁交君子培善根;
勿交小人增恶趣。

有容德乃大;
无欲心常闲。

乔应甲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总结了人生的两大贤良品德:一是有容,二是无欲,把千丝万缕的人生纠葛凝聚在这短短的十个字上,真是振聋发聩。

不见苦为乐;
哪知淡是甘。

乔应甲用自己亲身体验,概括出人生哲理:只有见苦不苦以苦为乐,才能把淡泊看作甘甜。这种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千辛万苦的人,才能体味感受出来。

十、醒世遣怀

乔应甲从来不把对联作为雕虫小技,无病呻吟,而是作为遣怀医俗、醒世惊心的武器,作为“宇宙奇观”来绘描:
读书医俗俗难医,莫若得人醒世;
作对遣怀怀可遣,也须奇句惊心。

闲翻迁史咏杜诗,芸窗内收古今绝艺;
坐对峨嵋环涑水,斗室中绘宇宙奇观。

严霜不改篱边菊;
傲雪常青山下松。

材高劲节节常在;
义取不凋凋亦坚。

这两副对联正是用遇严霜而不改、顶风雪而长青的篱边菊与山下松比喻自己的坚强不屈的高风亮节。用松、竹的坚韧劲节比喻自己的高尚的品德与顽强的斗争精神。这正是乔应甲人品的真实写照。

纵观乔应甲的对联,忧国忧民、以民为本的基本思想,勤政爱民、清正廉明、反贪反腐、刺宦讽阉的浩然正气贯穿着《半九亭集》的始终。当乔应甲满腔的报国福民之心,在激烈的阁部倾轧朋党你死我活斗争中,一再受到排挤迫害时,他所表达的只有壮志难酬、满腔义愤、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达观处世。

乔应甲终于用他的如椽大笔,绘出了宇宙奇观——改写了中国楹联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把自己推上了楹联艺术巨匠、联坛泰斗、中华联圣的历史高度。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对联专著最早,对联数量数多,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对联艺术性非常高超,最重要的也正是他的对联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半九亭集》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充满浩然正气的警世恒言、醒世恒言!一部忧国悯民警世醒时的正气歌!

《半九亭集》所反映的民本思想

下面,笔者侧重分析一下《半九亭集》中所反映的民本思想。

实事求是地讲,明乔应甲《半九亭集》中的对联,应当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完完全全的对联,不论从词语对偶的词性相同、结构相似、节奏一致方面分析,还是从声调和谐的平仄交替、平仄相对、上仄下平方面衡量,都是无可挑剔的;第二种是基本上合律,但为了意思上的准确表达,牺牲部分联律,即瑕不掩瑜的对联;第三种是欲吐胸中块垒而完全不受联律束缚的,只能算字句对等的联语。以上说明,只是为了本文例句不致引起不必要的联律争论。打个比方来说,正如用精致标准的酒瓶装酒,还是用稍有瑕庇的酒瓶装酒,甚或用粗瓷、歪葫芦装酒,我们现在着重讨论的是装着什么样的酒!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本伤则枝悴;财者民心,心伤则本伤。

鲁之衰也,洙泗之间多断断(交争也);周之兴也,闾阎之民尽熙熙。这正是乔应甲《半九亭集》中所明确表达的民本思想,而这种民本思想贯穿着《半九亭集》的始终,也代表着乔应甲最基本的人生观、道德观。

悯饥怜苦赈灾济民

苦,苦,穷民顿足拳胸发上指;行,行,衙役稷蜂社鼠口难言。

在作者眼中,一方面看到的是穷苦人民“顿足拳胸”怒发冲冠叫苦连天,一方面又看到“稷蜂社鼠”的衙役到处横行感到有口难言,对明末的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表达了爱憎分明的感情。

解温阜财,当日赓歌在耳;民穷赋重,望门持钵难言。面对不堪赋税重负而沿门乞讨的难民,他想起了舜帝的《南风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感叹:用“解愠阜财”与“民穷赋重”、“庚歌在耳”与“望门持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洞察社会忧国恤民的赤诚肝胆。

早在他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走马上任襄阳府推官时,年轻的乔应甲就发出了愿为朝廷竭忠尽智,为人民勤恳造福的誓言:
紫绶方新,愿竭忠勤输耿耿;
苍生可念,好持矜恕福元元。

他在襄阳任推官七年,详察暗访,洞察奸邪,平反沉冤,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燃犀不详,宁愿死者求生路;
覆盆宜照,莫把平民送鬼乡。

国家之经制,千疮百孔费实难支;百姓之困穷,十室九空情更可悯。这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放亿万之羽毛,不若消兵以全赤子;饭无数之缁褐,不若散廪以活饥民。

可惜无从考察,但可以推想,这副联肯定是有所指的。统治者为了表现自己的珍爱生命,往往会让人抓了许多鸟儿然后去放生,为了表达对一些官吏的奖赏,往往会摆出满桌美味佳肴;却不顾惜把人民群众推入战争的火坑,不开仓赈济饥寒交迫的灾民。作者“全赤子”“活饥民”之呼声令人振聋发聩。乔应甲一生坚持“三实为守”:存实心,讲实话,做实事。他不仅悯饥怜苦,呼唤“散廪以活饥民”,而且自己带头身体力行,在平定州慷慨捐资,救活幼子一千四百多人,有碑文可证。

当他看到兵戎遍地民不聊生的景象时,满怀悲愤的心情写道:
万队千群,时时征调兵戈满;
民穷财尽,处处转输岁月长。

辽左吞声,不辨爷娘妻子;
胡尘塞路,尽是盾剑刀枪。

实心任事为民造福

我们说乔应甲是清官、好官,就是因为他懂得做官为民的道理,他始终把爱民、为民装在心中,且看他的联语:欲行平易近民之政;当有慈祥爱物之心。紫绶方新,愿竭忠勤输耿耿;苍生可念,好持矜恕福元元。

为百姓施恩,不在要名结好;
为一身植节,何须标异见奇。

朝廷设官原以为民,为民二字作何如体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父母二字当何如相称。

他更把兴利除弊造福民众作为自己做官的准则。除弊悦民心,上可博欢须酌议;兴利造民福,下将兴怨莫仓皇。

除弊解民倒悬,在酌旧规宜培土;兴利费民物力,要看时势合人情。事可做须从真精神做出,方为实事;功求成须自真力量做去,方见实功。他的《三实奏章》、《便民实政》等作品集都反映了兴利除弊为民造福的真实政绩。

官差扰民号呼惨怛

乔应甲一贯坚持“官以清静省事为最;民以宁一不扰为福。”他对民生疾苦深有体会:“小民瘠于扰费;富家苦于山豪。”他对官差扰民更是鞭辟入理:
乡下差繁,衙门骗钱有路;
堂前事简,小民受福无涯。

正差下马先需酒;挂搭骑驴也要钱。特别是他在“征粮”一节中,更用一连串的号呼,表达了对官差扰民的鞭挞与痛斥。

堂上若非贤父母;仓中那得免号呼。号呼号呼旧役换;父母父母新差来。号呼号呼食且尽;父母父母费何堪。号呼号呼声惨怛;父母父母心慈悲。号呼号呼罄骨髓;父母父母票朦胧。号呼号呼查赤历;父母父母谁欠粮。号呼号呼他有势;父母父母岂无人。号呼号呼绕一死;父母父母说了罢。号呼号呼少敲朴;父母父母历糊涂。号呼号呼花历弊;父母父母谁敢言。号呼号呼难释放;父母父母仍还仓。号呼号呼查旧历;父母父母改千端。但教仓里减号呼;还是民间好父母。

这里,我们似乎已很难分清,究竟是一个体恤穷苦劳动人民的官吏在疾呼呐喊,还是千千万万不堪重负的穷苦大众在哭天抢地!一个封建官吏能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如此直接了当地为之号呼,数千年历史上能有多少?这里,没有虚情假意,没有扭伲造作,完全是一种真情实感的吐露喷涌。读到这里,我们谁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屈原之疾痛惨怛,贾谊之痛哭流涕,杜甫之悲歌慷慨,陆游之铁马金戈。

腐政招乱官逼民反

《明史·列传·流贼》开宗明义如此论述:“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这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反动立场上对农民起义领袖的诬蔑。而在这点上,乔应甲虽为封建官吏,但因出身耕读之家,十多年又家居避祸,更多接近劳苦大众,深知民生疾苦,更多地保留了朴素的民本思想。他能认识到人民的起义造反,完全是腐朽黑暗的统治招致逼迫出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且看他的联语:

小民穷困则易怨,边庭骚动则易扰,以扰乘怨未有不乱;国家用兵则多调,岁谷不登则多荒,以荒抽调未有不叛。今天下到处民穷盗起,一个贪风逼之;今缙绅谁使盗息民安,一个世情格之。

上天和则致祥;小民怨则招异。《半九亭集》中尚有两首七律诗,更痛心彻骨地把矛头直指飞扬跋扈的阉宦之祸。传言家乡苦旱,又接报见中使去解州卖余盐赋此:传闻旱魃苦郇阳,忽报貂珰下解梁。市肆已闻惊榷税,鹾池还见走豺狼。群奸到处张威焰,百姓无人不悚惶。回首乡关空洒泪,此情何日达君王。中使指太监使臣。貂珰,借太监戴的饰着黄金珰的貂皮帽子,代指太监。这里明明白白把阉宦之流斥为豺狼,当作祸国殃民的“群奸张威焰”,实在骂得痛快淋漓。

还有一首“感时”诗:滔滔世变若江河,触目风波感慨多。东海天兵方卸甲,西方小丑复挥戈。频年旱魃为妖崇,大地貂珰类鬼魔。可惜苍生谁向问,权将杯酒壮颜酡。

面对兵灾、旱灾及阉宦鬼魔之灾,面对饱受各种灾害折磨呼天无语喊地不灵的苍生,无限同情的作者也只能“将杯酒壮颜酡”。他知道自己无法挽回这种局面,但他却实实在在已看到腐败黑暗的大明江山本动根摇,必将走向灭亡了!

嗟嗟,一贪成风,明明的宋末元末世界;嗟嗟,众言混乱,确确是元祐三党光景。上天示戒于数年之前,其应捷如影响;下民遭殃于数年之后,其害近在咽喉。乔应甲逝世后18年,明朝终于在内忧外患、农民起义中灭亡了,这正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邦本”、“本伤则枝悴”的历史鉴证!

专家学者对《半九亭集》的肯定

蒋有泉:他的对联,立意高远通达、光明正大。所以他所撰的对联,绝大多数合时、合国、合民之用。他的时政联、评史联、人生联、山河联,无不褒扬忠义仁爱真善美,贬抑贪奸卑鄙假恶丑。若以他对联的主题而论,乔应甲应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人民联家。

龚连寿:《半九亭集》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从时政到民生,从个人感悟到警语格言,从古迹探胜到田园讴歌,乔应甲都留下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关注和研讨的作品。乔应甲的楹联,融史才、诗情、议论于一炉,以联论史,在联、史互论中达到通解。认真研究他的楹联作品,认真了解他在楹联中对历史及当朝人物、事件的评议,直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就能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能对他本人作出更为客观的评判。

马长泰:乔应甲的楹联文学创作,并非书斋中的文人作品,而是以政治为舞台,以楹联为武器,所以,很少有缠缠绵绵、儿女情长之作,多是投枪匕首,这也正是文学的政治属性。

湖北联家曹克定论文《读乔阁老“偶感”联》:见到《半九亭集》使我震惊!乔应甲以联写史,以联论政、以联叙事、以联说理、以联警世、以联明志、以联言情,如此全面的借对联表现出来,就已经在文坛上把对联艺术推上了很高的地位。乔应甲对中华楹联的贡献就是第一个把对联摆在了文学的正位,是为数不多的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

王庆新:读了乔应甲《半九亭集》中的联语及其哲言,体会到与众不同的感受,那就是他直面社会人生,一腔正气,刚正不阿,敢于倾吐谠言曲衷,这在对联的内涵理义上体现出鲜明的典型性,为对联的正面表义、直抒胸襟显示出一家特色。

以忠贞不渝的赤诚肝胆,倾吐为官履任、忧国恤民的心声!

以一腔浩然正气剌贪剌虐,表现出一介清官铮臣的廉明和顶天立地的铁血贞骨!。

以江山社稷为立政之本,直宣颓政时弊,表现出无私无畏的忠烈情怀!

叶子彤:他的对联,立意高远通达、光明正大。所以他所撰的对联,绝大多数合时、合国、合民之用。他的时政联、评史联、人生联、山河联,无不褒扬忠义仁爱真善美,贬抑贪奸卑鄙假恶丑。若以他对联的主题而论,乔应甲应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人民联家。

联品从人品,一副对联的立意是作者思想境界、人格素养的反映。乔应甲爱国亲民,刚正耿直,品德高尚,情趣超逸,且怀有莫大的抱负,所以他的对联,上符自然大道,下合万众之心,遂成为传世佳作,为人所传诵。

在《半九亭集》对联中,乔应甲对“世态万象”之剖析,对“腐败时政政”之抨击,对“磊落胸怀”之坦露,对“做人处世”之警示,“敏锐的洞察,深沉的思考”“笔笔见人品,处处见襟怀”。他虽然是一个封建官吏,但因出身耕读之家,十多年又家居避祸,深知民生疾苦,所以能在大量的对联中反映出“悯饥怜苦赈灾济民”“实心任事为民造福”“官差扰民号呼惨怛”“腐政招乱官逼民反”朴素的“民为邦本”思想观。

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告:乔应甲的对联专著《半九亭集》正是名垂千古的忧国悯民对联正气歌!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韵河东”——“湖湘楹联七子”与“当代楹联河东流派”学术交流论文链接

一、杨振生:当代楹联“河东流派”的回眸与展望

二、文振西:楹联“高峰”论

三、鲁晓川:当前对联文学的历史高度与拓展维度

四、邹宗德:地域因素将是楹联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

五、楚石:湖湘楹联学派概论

六、扆军宣:先贤底蕴是河东流派立根之本时代特征是河东流派壮大动力

七、周永红:关于楹联文化的创新思考

八、廉宗颇:楹联文化要根植于群众的土壤中 ——兼议南流北派的发展方向

九、傅小松:试论对联在汉语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十、刘松山:从湖南茶亭楹联文化的地域性和实用性中发现对联之美

——————————————

岳民立: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交流对接活动的遐想

流派起航,对韵河东,创新发展,共攀高峰——湖湘“楹联七子”与当代楹联“河东流派”学术交流活动纪实

“对韵河东”——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期热点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活动——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楚  石联选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傅小松联选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鲁晓川联选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刘松山联选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周永红联选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邹宗德联选

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学术交流专题之石印文联选

运城市楹联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