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难点分析与思考

 蔚蓝色淼 2022-08-23 发布于河北

医疗质量 Medical Quality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中国万生用量管理12(期 总期121030221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难点分析与思考

李霞 应娇茜  邹镕 张佳丽 刘文婷 张伟硕 马丽春  高鹏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是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文章以案例分析形式,针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阐述制度要点。认为医疗机构应尽早识别疑难病例,严格规范参与人员遗质。规范记录讨论内容,推进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与完善。

【关键词】医疗核心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医疗质量;患者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m of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ractahle Case scassion 5ysem/I.i Xia,YING Jiaoqian, Zot Rong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Manemen20222943638

Ahstract The intractable case diseuss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quality core system that qunrantees the safety of medical treatment, In the form of case analysis,the main points of the system were elaborate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intractable case discussion system.It was suggested that medical institur tions should identify intractable cases as soon as possiblestrictly regulate the qualification of participants, standardize the recording of dliscussion content,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discussion system for in tractable cases

Key w Medical Care System;Intractable Case Discussion System;Medical Quality;Patient Safety

irst autho School of Maragement,Beii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ling100029Chinz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是指为尽早明确诊断或完善诊疗方案,对诊断或治疗存在疑难问题的病例进行讨论的制度。与一般病例相比,疑难病例情况更为复杂,所需要的医疗技术条件也更高。基于多学科交流机制,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诊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在临床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形式,结合常见问题,对疑难病例评论制度的内涵和要求进行单述,旨在为规范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参考。

 

 

1 案例回顾

 

2014723日,患者曹某至A医院就诊,CT示“鞍内鞍上占位伴钙化,颅咽管瘤不除外”。85A医院对之进行了颅脑手术,术后复查CT示脑内血肿12mL,右侧脑室内亦有约3mL血肿,当晚11:30行颅内血肿清除术。8613:50左右,患者在进行肢体活动时无任何先兆突发心跳骤停,心电图显示室颤,伴有呼吸停止,双瞳孔散大,无对光反射,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后出现心肺复苏并发症肋骨骨折及多脏器损害。86日晚20:30,CT检查发现患者颅内弥漫性水肿,胸部呈双侧气胸,行闭式胸腔引流,术后左侧胸腔引流通畅。8

712,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当天请B医院专家会诊,会诊专家建议补液保持出入量负平衡,A医院医生未采纳。87日至8日,患者癫痫发作两次,症状相同。88日凌晨2:45,患者出现四肢屈曲,嘴鱼右偏,双眼向上凝视;中午12:15由于脑水肿加重,出现脑疝,12:3014:44急诊行颅内减压术及去骨瓣外减压术。88日及9日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PICCO(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Output,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报告提示处于肺水肿状态。824,患者去世。事后,患者家属提起诉讼。经鉴定:A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心脏停搏后出现多脏器损害的处置,不符合诊疗常规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规定要求,存在医疗过错,与曹某死亡有大果关系。法院判定A医院承担主要责任,责任比例为80%

2 案例分析

医方未适时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是患者曹某救治不力的重要原大。医疗核心制度规定,在遇疑难、危重病例或诊断不明确、疑与其他学科有关且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时,须及时申请会诊;当出现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并发症的病例时应及时开展疑难病例讨论[2]。该案例中,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肾衰竭、脑损害、酸碱平衡紊乱等症状,已严重威胁生命,A医院却未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也并未落实B医院会诊意见,致使患者救治不力身亡,其诊疗行为存在严重过错。

2.1 疑难病例未被明确识别

尽早识别疑难病例是落实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前提,也是患者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基础。多项研究表明,疑难病例未被明确诊断,导致误诊、漏诊甚至患者死亡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3-4]。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往往凭借自身经验,对患者状态未予以足够重视,导致某些疑难病例未被明确识别。按规定,疑难病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5]:(1)没有明确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2)疾病未能达到预期疗效;(3)非计划再次住院和非计划再次手术;(4)出现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并发症等。在日常工作中,临床科室应当在识别基本指征基础上,根据专业学科特点,进一步明确疑难病例识别标准。

 

2.2 疑难病例讨论未按流程规范开展部分医疗机构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过程不严格,使得讨论流于形式,未真正发挥及时解决患者诊疗问题的作用。首先,疑难病例讨论应由高级职称医师主持,其向参加讨论者说明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主管医师(直接负责患者的一线医师)报告病例基础上,级医师再做必要的补充;第三,参加讨论人员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最后,一线主管医师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整理后即时打印并存档,且讨论记录应在当天完成。

 

2.3 参与讨论人员不规范临床实践中,常常存在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人员构成不完整,人员

不满足资质要求等情况。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参与人员资质有严格规定:(1)科主任、科副主任是第一责任人[6],讨论原则上由其主持,在其公差期间,应向医疗管理部内备案,由其指定科室负责人承担讨论主持,在其公差期间,应向医疗管理部内备案,由其指定科室负责人承担讨论主持职责:(2)主管病房高级职称医师:(3)被讨论病例主管医师(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4)护士长或负责病房管理的主管护士;(5)除客观原因不能参加的医师外,科室所有医师

均须参加;(6)必要时可邀请病例相关专业科室或辅助科室专家参加。本案例中,疑难病例讨论会议应由医疗管理部内人员主持。

 

2.4 讨论记录内容不全面

在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讨论记录容易被忽视,常常出现记录内容不全面、不具体等问题,其证据作用未被充分重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应包括:(1)讨论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其他科室人员应注明学科、职称)、主持人记录人;(2)病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

主要病史及诊治经过;(3)提出需讨论的问题;(4)讨论人员发表的意见;(5)讨论结论:(6)科主任或讨论主持人的总结发言;(7)科主任和记录者签字。

 

3建议

 

3.1 规范讨论记录,体现医疗文本价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与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为医疗事故鉴定中的重要且必须的呈堂证供[7]。《民法典》第1165条第2款指出,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临床实践中,部分医务人员对病案的证据作用认识不到位,对病案管理不重视,造成鉴定、举证不充分,导致医院败诉和赔偿的案例不在少数[8-9]。因此,医疗故鉴定中的重要且必须的呈堂证《民法典》第1165条第2款指出,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临床实践中,部分医务人员对病案的证据作用认识不到位,对病案管理不重视,造成鉴定、举证不充分,导致医院败诉和赔偿的案例不在少数[8-9]。因此,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统一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格式,对讨论内容进行专册记录,经主持人审核并签字,将讨论结论记入病历。

 

3.2 规范参与讨论人员资质,保障诊疗方案科学、全面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人员资质是保障诊疗方案科学全面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大型综合医院内诊组织实施多学科联合疑难病例讨论使明确诊断率提高了61.35%,疑难病例治疗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10]。当解决疑难病例所需要的诊疗能力或医疗设备条件超出本科室或本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范围时,应邀请相关科室或医疗机构外人员参加,确保为患者制定相对科学、全面的诊疗方案[11]

 

3.3 规范讨论程序,推进制度落实

在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背景下,主诊医师负责患者的全流程诊疗工作,对疑难危重患者负首要责任。然而,当医疗组的主诊医生不是科主任时,与医疗核心制度所要求的“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主体”相矛盾,致使在疑难病例讨论实施过程

 

3.4 以案例教学,提升医师诊疗水平

疑难病例讨论以临床中的复杂病例为背景资料,在讨论中找到最佳诊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这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对规培住院医

师以及各级医师拓宽思路、积累经

验、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更应严格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在制度执行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临床教学作用,从而为临床培养输送优秀人才[12]

 

3.5 本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数据为单中心数据,后续研究应考虑分析多中心相关数据,建立院际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同时,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一2020年,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后续研究还需考虑分析政策实施后危重孕产妇的变化情况,以及时、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 韩炜,胡盈,石紫云,.急危重孕产妇三级抢救网络平台搭建与运行实践

[7.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3):33-35.

[2] 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

(2019)()[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910(5):1-8.

·38·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

参考文献

[1林伟,鲍向红,贺 超,.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J7.中国卫生质

量管理,2011,18(4):46-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