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本文述诗言,即诗的语言。此与散文语言是有所不同的。 文学语言有两种∶ 1、文言。 2、诗言。 古诗词从未像白话诗那样被贬评为“分行即是诗”,其句式之美,曼妙之至,自古无有非议。本文就摘一些古诗词名句,汇成一文,既可作古诗鉴赏,又可作白话诗借鉴。 一、齐句式。 散文是参差句式。若每句诗的字数相等,就不再是参差句式,自然就不像散文了。读全唐诗全宋词,没有一首被说成“分行即是诗”,其句式均齐,功不可没矣。 例1: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二、倒句式。 倒句式是把句后语置于句前,把句前语置于句后。古诗词被格律所限,多有用倒句式的。有了倒句,全诗就与散文迥然不同,而诗味盎然。 例1: 落日放船好, 轻风生浪迟。 即: [放船]落日好, 轻风生浪迟。 例2: 竹深留客处, 荷净纳凉时。 即: [留客]竹深处, [纳凉]荷净时。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唐.杜甫) 落日放船好, 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 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 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 应是雨催诗。 三、减句式。 减句式是删减散文句子的某种成分,使之不再像散文。 (1)减主语。 例: 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即, [我]春眠不觉晓, [我]处处闻啼鸟。 (2)减谓语。 例: 唐.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即: 浮云[像]游子意, 落日[像]故人情。 (3)减宾语 例: 唐.孙逖《观永乐公主入番》 美人天上落, 龙塞始应春。 即: 美人天上落[地], 龙塞始应春[季]。 (4)减连词 例: 唐.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即: 青山横[在]北郭, 白水绕[在]东城。 (5)减的字 例: 唐.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即: 昔时[的]人已没, 今日[的]水犹寒。 (6)减常字 例: 唐.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即: 细草[和]微风[在]岸[上], 危樯[与我]独[在]夜舟。 四、词句式。 词句式是把一个词,或字组,或成语,或惯用语,独自构成一个单句,与散文相比,显得迥然有异。 例: 宋.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五、顶句式。 顶针句式是用上一句的尾字作下一句的首字,令诗不像散文那样自然。 例: 唐.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 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六、割句式。 把一句散文割成两句诗,叫割句式。割句宜辅之减句式。古诗还常用换字法,如下面这首就将“助”换成“更”,令散文句子没法一气呵成。 例: 唐.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床头一壶酒, 能更几回眠。 即: 床头一壶酒能更(助)几回眠。 七、合句式。 把两句散文合成一句诗,叫合句式。合句亦宜辅之减句式,否则亦易成“分行就是诗”。 例: 唐.薛莹《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即: 落日,[我在]五湖游, 烟波,[我却]处处愁。 八、对句式。 将上下两句诗的句式对比或对偶,叫对句式。且对比并不逊于对偶。 例: 唐.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即: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九、插句式。 插句式是插一句与本节貌似无关的诗句,以此阻断散文句子的一气呵成。 例: 宋.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十、重句式。 为了与散文有别,故意令几句诗的句首几字相同,甚至全句相同,叫重句式。以白话诗较多见,古诗较少。 例: 唐·韦应物《调笑令》 [胡马], [胡马], 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 [迷路], 边草无穷日暮。 古诗词的句式还有很多,我们就初探至此吧。不言而喻,各种句式的应用,都服务于一个总目标:令诗句不像散文。免得别人说:“你这哪是诗啊,分明是散文,散文分行就成了诗。” 古诗词句式显然可作为白话诗的借鉴。 「散律」阴山 ζ 阴山苦,秃枯。 只生草, 不生树。 树一屏石刻沙雕, 雕点点绿珠。 遥了山道。 涸了高瀑。 通了枯痕陡路。 黄河万里沙, 多少阴山土。 龙城飞将在哪? 胡人已过阴山。 南迁, 北渡。 牵牛织女已成家, 狄汉亲如故。 此诗兼容上述各种古诗词句式,兹示例如下: ①齐句式 阴山苦 只生草 不生树 ②倒句式 涸了高瀑 即, 高瀑涸了 ③减句式 树[着]一屏石刻[的]沙雕, 雕[出]点点[的]绿珠。 ④词句式 南迁, 北渡。 ⑤顶句式 不生[树]。 [树]一屏石刻沙[雕], [雕]点点绿珠。 ⑥合句式 峰远/道遥。 ⑦割句式 涸了高瀑/ [就]通了枯痕陡路。 ⑧对句式 只生/草, 不生/树。 黄河①万里②沙③, 多少②阴山①土③。 ⑨插句式 南迁, 北渡。 [牵牛织女已成家] 狄汉亲如故。 ⑩重句式: [涸了]高瀑。 [通了]枯痕陡路。 「散律」岩草 ζ 哼着风语的童谣, 它那样高, 那样牢。 晨光的熠熠, 听它雨里风中的笑, 欢快摇。 蝶儿, 蜂儿, 谁牵着嘻闹! ①减主语:[它]哼着风语的童谣 ②减谓语:它[是]那样高;[抓]那样牢 ③减宾语:晨光的熠熠[生辉] ④减连词:听它[在]雨里[和]风中的笑 ⑤减的字:欢快[的]摇 ⑥减常字:谁牵着[谁在一起]嘻闹 此诗则汇集了古诗词的各种常用减句式。但尤须注意,减字不能太多,太多则晦涩。就成贬评家常说“谁也读不懂的诗”了,就可叹了。诗以通俗为宗,若觉得平实无诗味,可用格律炼诗,神妙无比,立竿见影。不必非得减句到晦涩才意境朦胧。 与散文相比,诗自有不同的句式。宜用自个儿的句写自个儿的诗,尽量少用散文句型,就成功了大半。 本文出处||莲叶风 本栏编辑||海底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