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犹如一条奔涌不息的洪流一去不复返,甚至咱们还来不及阅读和回顾,它已滚滚而去,留给咱们的只有不尽的怀想和声声叹息。 十三张六七十年代的老照片,记录着我们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珍贵镜像,一路走来的你是否还有清晰的记忆? ![]() 第一张:这是一张国营工厂下班时的工人照片。六十年代的国民穿衣主要是黑,蓝,绿三色,绿色,军人解放军特有标志,蓝色工人劳动服装,黑色或白色,农民标志,它们是粗布棉纱自已织出来的白色粗布,再经过染色变成黑色。绿色和蓝色那时俗称“洋布”,农民当时是买不起的。 ![]() 第二张照片,这是那时的集贸市场,当时的牛羊驴马等牲畜都在市场上买卖,只能用于所需,不能用于宰杀。 ![]() 这是生产队劳动时的场景,每天统一上班,统一下班,实行的是大集体式模式。 ![]() 那时农业生产极为落后,没有运输工具,一些活只能靠肩挑手搬完成。 ![]() 那时播种小麦种子,没有现在的播种机,主要靠牲畜拉,人摇木楼播下种子。后面摇楼手可是个技术活,过来的人你是否也当过那时的“播种手”。 ![]() 那时收割小麦,都是人用镰刀一点一点割掉,再人工装到马车上,运到生产队“场”上去。 ![]() ![]() ![]() 这三组照片是:地里拉回来的麦子,用牡畜毛驴或牛拉着石滚一点一点地碾下来,再趁有风时,把麦糠刮出去,俗称“扬场“一个麦季,从芒种开始收割,有时,到中秋节才可能完毕。那象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一天收割上百亩,一个麦季,三五天就完成了。 过来的人,你那时是都是一个合格的“扬场手”。 ![]() 用铡刀铡草,这是用铡刀去除小麦的根部,二人或三人操作,生产队牛马驴吃草,必须用铡刀切碎才行,“叙草人”可是个技术活。 ![]() 这是生产队里的牛棚,每天都有专门的饲养员,喂生产队的耕牛。 ![]() 这是生产队的马车进城经过天安门前的情况,那时汽车极少,那象现在个个路上满满的,这样的马车现在进不了城了,也许这张照片以后就成过往的历史了。 ![]() 这张是六七十年前的国人美女素颜照,无任何修饰,甚至用雪花膏抹脸,那都是奢想,尽管如此,这两个人是不是也很漂亮呀! 希望这些老照片还能帮你回忆起曾经的生活,甜蜜的过往,童真的乐趣。让我们一起慢慢欣赏路上的风景,放慢车速,好好享受一下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不是怀旧那时的生活多么美好,而是你太年轻,没有经历过那艰苦的岁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