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 8:26 星期三 壬寅年七月二十七 嗨,大家好 一提起塑料制品 很多圈友都不陌生 ❗️有些圈友为了节省时间图方便 直接把塑料打包盒放进微波炉加热 ❗️还有一些圈友不想白白扔掉塑料瓶
于是拿来装食用油等 上面这几种情况你中招了吗? 中招的圈友可要小心了 这些塑料制品如果使用不当 可能就是在给自己慢性“投毒”! 这些常见的塑料制品 究竟有哪些使用误区呢? 别急,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余焕玲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教授 1、用塑料瓶装食用油 装矿泉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塑料瓶,通常底部都写着"1"。1号塑料,也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种材质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70℃,一加热或装开水就容易变形,还会溶出有害物质。 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温度下用PET塑料瓶装油,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一种)的迁移量比装水的多了近20倍。所以,喝完的饮料瓶建议就扔掉吧! 2、打包的塑料餐盒放进微波炉加热 塑料餐盒的标准有1(PET)、5(PP)、6(PS)这3种,PET耐热程度只有70℃,PS耐热程度只有90℃,而PP材质的耐热程度则达到130℃,熔点高达200℃。所以一般只有5号PP材质的塑料才可以放进微波炉里面加热。 出于成本控制等原因,通常一次性餐盒没有非常高的安全标准,其制作出来的目的,就是盛装一次温度较高的、可能有油的食物,在这个条件下使用是安全的。但如果使用次数较多,就会破坏其稳定性,其中的有害物质析出,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健康。所以,尽管有些一次性餐盒可以用微波炉加热,但是不建议反复使用。 3、用钢丝球洗塑料饭盒/保鲜盒 钢丝球刷塑料会破坏塑料的完整性(如划伤等),进而增加低分子化合物迁移的可能性。所以,建议最好用质地比较柔软的抹布进行清洗,这样塑料饭盒或许不会受到太大损坏。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中心将“DEHP”列为2B类致癌物质,“2B类致癌物”主要是指“对人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或不足的物质”。 虽然以DEHP为代表的塑化剂,的确有可能在某些条件下,会从一些塑料制品中迁移到食物中而最终进入人体,但DEHP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是有严格限定的,其迁移量并不会达到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剂量,另外其对人体的致癌性本身证据不足。所以,“塑化剂致癌”还需要科学看待。 一般塑料制品会用1~7的数字标明“身份”。这些数字里,包含了一些安全提示: 1号塑料:常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注意:不能装热水,也别重复利用。 2号塑料:多用于制作盛放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容器。 注意:密度很高,很结实,可以重复使用。 3号塑料:常用于制作生活中的雨衣、垃圾袋,农业用的塑料大棚、胶皮管子等。 注意:性能好,耐磨、抗酸,但是不耐热、毒性大。 4号塑料:常用于生产保鲜膜、塑料膜等材料。 注意:透气不透水,耐热性不强。 5号塑料:常用于制作塑料杯、塑料饭盒。 注意:可以用于存放食品、微波炉加热。 6号塑料:常用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的生产。 注意:耐热(耐热60℃~70℃)、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并且不能用于装强酸、强碱性物质。 7号塑料: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 注意:不宜装开水。 建议圈友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时认真阅读产品包装的标注或使用说明书,比如该塑料制品适用温度,以及是否可以放进微波炉或者冰箱等。建议圈友们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更推荐使用布袋、纸袋、瓷器或玻璃制品,这样既能保护环境也利于身体健康! 2022年8月24日 8:26 星期三 壬寅年七月二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