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将正式出伏,该吃它了!补水润肺又开胃,家有老人孩子别错过!

 mandy53wiuq5i6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8月25日北京将正式出伏,“加长版”三伏天结束了。最热的一段时间总算熬过去了!天气也向秋季过度,湿度越来越小,身体会感觉到秋乏。这两天大家感觉到气温有所下降,秋高气爽的感觉快要来了。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这几天,大家有没有觉得温度下降了许多,早晚还凉飕飕的。这是因为2022年的三伏天,一年中酷热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不过暖粉们也先别急着高兴:虽然秋凉体感上会舒服不少,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却要格外注意!

暑热潮湿逐渐转为秋天的凉爽干燥,虽然中午还会炎热,但昼夜温差将越来越大。也就是老人常说的“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从出伏到秋分,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大且频繁的时候,感冒、腹泻、心脑血管等高发。为了适应气候转变,合理的饮食调整必不可少。

出伏后如何养生

1、防感冒、肠胃疾病:夏秋交替,昼夜温差大,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易感冒。除了勤添衣物,也不能再像夏季那样大口吃冷饮了。

2、夏秋交替是心血管疾病的发期。

人体最怕一冷一热刺激,大家切忌出伏后不要盲目贴秋膘,饮食上注意减辛增酸。

3、防润燥:饮食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才开始向秋季过渡,气候逐渐干燥,再加上“秋老虎”的加持。

会让身体肌肤、毛发等变得干枯,嘴唇发干、嗓子干咳等。除了多喝水外,还应该多吃应季蔬果来润燥,保持身体有充分的维生素补充。

出伏后吃好这三样食材

1、鸭肉

秋季天干气躁,鸭肉性寒可滋阴润燥、健脾。相比其他肉类,脂肪只有一半还易消化

从口感上来说,初秋的鸭子开始囤积脂肪御寒鸭,肉质肥美。而且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玉米

这一立秋,就到了玉米丰收的好时节。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此时的口感更香甜软糯。

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很高。玉米作为粗粮界的代表品种,因此也有“长寿食品”、“黄金主食”的美称。

吃法简单:蒸煮10分钟或微波炉2分钟。平时吃腻了精米白面、大鱼大肉,总感觉身体臃肿。多吃玉米粗粮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刮走”油脂~

3、莲藕

民谚曰:“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出伏后,天气变得干燥,莲藕正好具有清热润肺、益气凉血的好处。另外,莲藕中维C含量,在白色蔬菜中算是佼佼者。

莲藕,生吃清热,熟吃健脾。《本草纲目》称为“灵根”,可见古人对它的喜爱。口感脆爽、味道清淡,无论清炒、凉拌亦或是炖汤都好吃。

吃腻了清炒藕片、糖醋藕片,今天暖暖教大家一道创意菜—【莲藕包虾】,连百度都搜索不到。用藕做皮,虾做馅,保证惊艳您的味蕾!

要是暖暖不说,您能看出来下面这张成品图,虾肉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莲藕吗?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藕怎么切才能跟饺子皮一样的薄,还能让它变得软糯听话呢?答案就在今天这道菜里。

学会了它,下次包饺子都不用和面了!用藕片简单省事,营养价值还高,又不用担心长胖。

轻薄的莲藕片包裹着鲜虾肉,一起煎到焦香再淋入大厨特制的碗汁,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里鲜嫩Q弹,那叫一个味道十足!

如何防止藕片变色?如何判断脆藕和面藕?

莲藕包虾

食材

莲藕/ 鲜虾/ 青红椒 / 蒜苔

酱油 / 蒸鱼豉油 / 蚝油 / 生抽

白醋 / 料酒 / 鸡蛋 / 淀粉 / 盐

做法

- 1 -

莲藕处理:莲藕用擦子擦薄片浸泡在清水中,加1勺白醋防止氧化变黑。锅中水烧开后放1勺白醋,将藕片倒入焯烫5~6秒即可。

大厨窍门:藕片一定要切的薄,可以借助工具擦子,否则后面包不住大虾。

- 2 -

处理鲜虾:用手将虾头轻轻一扯拉出虾线,去掉虾壳留虾尾,虾背开刀;然后将虾肉用少许盐、料酒、蛋清和淀粉搅匀腌制一会儿。

大厨窍门:如何辨别新鲜的大虾?

只需2招,轻松辨别:①虾皮虾肉呈现青灰色;②虾尾卷翘有活力。

- 3 -

莲藕包虾仁:焯过的莲藕片放在砧板上,撒上适量干淀粉逐个放入虾肉包起来,然后用鸡蛋液封口即可。

- 4 -

调制碗汁:取一只小碗,加入半勺生抽、半勺酱油、半勺蒸鱼豉油、1勺料酒、1/3勺蚝油和同比例的水,再加少许水淀粉调匀即可。

- 5 -

完成:锅中油温烧至3~4成热,放入包好的莲藕虾仁煎成焦黄状,下入切好的青红椒和蒜苔花,再倒入碗汁翻炒收汁即可出锅。

暖暖营养专家建议:如果有减脂的需求,暖粉们可以将少油慢煎改成蒸制,浇上碗汁,营养价值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