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物件,能联想到什么呢 寒假作业要求之一,选做项目,1千克大米大概多少粒 有意思吧 首先把称放在他作业的桌子上 按下开始,把另外一个小玻璃杯,放在上面,出现了杯子的重量 按下开始,去皮,数字回归到”0“ 孩子抓了一把米,放在称上的杯子,直接直到10g 哇,这么多大米,这要数到啥时候呢 好吧,就先小试一把 定了从2g开始 孩子放进去一点一点的大米 0到1g,然后再放进去一些,一下子变成2g 看来是多了,用手不好抓 我记得寒假时发的工具里有个镊子 然后一个一个大米再夹出来 发现字数会变了3,一会是5,一会是4 为什么,手碰到杯子的时候,或者夹子碰到杯子,就会影响数字的变化 我找来了一个勺子,这样最初放大米就会比较方便 重新开始,测量2g 量出的大米,倒在桌子上,用镊子分别拨出来,每5个每5个一起,孩子就分别加在一起,5个,10个,15个……,不完整的米粒就2个或者3个凑一下算一个米粒 第一次,112个 第二次,110个 第三次,81个 第三次的数据为什么这么少么? 我觉得数的有点多 和孩子商量,从1g开始 因为这次测量的更少,就用勺子 超过1g,我就用手把称上的杯子拿起来,倒在勺子上 然后把杯子重新放在称上 把勺子里的大米倒一半再逐个放,要数字慢,就要等等,1-2秒看数字的变化 第一次,33个 第二次,28个 第三次,34个 1g和2g也就2倍的差距,为什么数出来,将近3倍的差距呢 然后把后三次的大米,从桌子上互撸在我手上,然后再测一下 第二次的再测,28个,没有变化 第三次的再测,24个,一下子就少了10个 怎么又少了这么多 我和孩子都产生了疑惑 我忽然看到了我油光发亮的手,我忽然想到了一个词儿”油水“ 孩子不明白油水是什么意思 我说,你看妈妈后面测1g时用手碰杯子的次数更多 那杯子上就会附着这我的油脂,无形中会减少了大米的数量啊 我讲了一个银行的怎么去赚钱的例子,他好像没有听懂 我就讲了市场卖菜的一个不好的行为 比如,一个西瓜,100元一斤吧。 有的称吧,你看着是个0,等西瓜上了,他就把称做了手脚,把称的基础变成2两,那你的西瓜其实就是没有本来的那么重,你就多花钱了 1斤是500克,2两是100克,那就是20元啊 孩子和我嘟囔着数字,说明白了 我在写刚刚的文字,其实才意识到20元,我也才算明白 昨天就是表达了会相差一些钱的问题 很晚了,还需要做补别的作业 决定了下还是第一次2g的前2次数据可以采用。 好的,数学问题告一段落 1、万事有准备,认真仔细对待 其实想了几次是不是要去个超市去量大米,毕竟那里有电子秤,但是吧,要去,更重要的是小计量买的话,会不会被嫌隙 孩子很期待这个大米的测量,我熬了几天,后来还是觉得买个电子称在家最现实 在测量的过程中,不管是测量的动作,还是数数都要仔细,那个小米粒呀,还要小小心翼翼,我特别怕自己一个喷嚏把大米弄得乱了 2、小小的变化,有大大的力量 比如如果2g有20个误差,那500g就是差了5000个大米的差距 如果2g有110个大米,那5000个大米,相当于91g,相当近2两哇。相当于五分之一的斤数 这要是100元一斤的大米,那相当于将近实际相差20元 哪里有买一斤大米的,基本都是10斤装吧,想那就相差200元,哇哦不是一笔小数目哦 3、有些问题,需要团队的力量 他一个人很难去完成这个测数目的方法,可能告诉他在具体的操作中,也会问题百出。那妈妈就和他一起去解决喽 其实,过程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 也很考验人的耐性和坚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过程中,我们的情绪没有厌恶和厌烦,这点值得表扬 图片:本人拍摄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