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礼议”事件实质(宋仁宗-宋英宗)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主要观点

争名分的背后,实质是争权力。

1

宋朝真、仁、英三代,北宋帝国正绘制盛世图景。

但盛世中亦蕴含衰败之兆,由于冗官、冗兵、冗费的侵剥,到宋英宗年间,国家财政已出现巨额赤字

同时,历经百年的和平发育,也使得豪强兼并、贫富分化达到严峻程度,失地农民屡屡暴动起义。

宋英宗赵曙壮年继位,本可有一番作为,但他受制于曹太后。

经过一番对抗,赵曙才在朝臣帮助下,拿回了权柄。

但很快,赵曙又与官僚集团产生了冲突,引发一场持续十八个月的论战,史称“濮议事件”。

这个问题,后续在嘉靖皇帝身上,又上演了一次。

 

这场论战,最终以官僚集团妥协结束,但也耗尽了赵曙的全部精力。


2

英宗早年命运多舛,登基后先跟太后争夺权力,靠韩琦、欧阳修等人的弥合,两宫总算没有失和。

英宗病愈亲政后,立刻与文官集团展开长达十八个月的“濮议”之争。

所谓“濮议”,就是生父赵允让的名份问题。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既然英宗已经过继给仁宗,自然算是仁宗的儿子,生父已经是外系旁人

但英宗出于对当年皇储生涯的不满,以及对曹太后的对抗心理,还是希望能称生父为皇考。

在曹太后心里,自然应该称仁宗为皇考,生父只能称为皇伯。

看似是一个名分之争,但内核仍是两宫权力斗争的延续。

朝中大臣,也分成两派,一派以王珪为首,认为应称濮王为皇伯。

另一派以韩琦、欧阳修为首,认为应称濮王为皇考。

两宫之争又延续到前朝,成为两党之争。

这次濮议之争,延续一年多,最后以曹太后妥协,签押同意了尊濮王为皇考的诏书,而结束了争端。

英宗和韩琦、欧阳修取得了胜利,并将反对派中的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贬出京城了结。

实际上濮议之争还有更深远的影响。

这是执政派的韩琦、欧阳修,借名分之争,对台谏官的一次清洗。

台谏官是清流,注重礼法,自然坚持彻底改宗的礼法。

执政官则更为变通,不拘泥于名分,同意皇帝的情感诉求,将生父称为皇考,也并不是称皇帝入宗庙,只是加一个称呼而已。

但这样的争斗,直接开启了北宋后期的党争滥觞,愈演愈烈,遗祸后世。

甚至对于北宋的灭亡也负有一定责任。

程颐以此事件为契机,发展了一套新的折中伦理。

就是将濮王另立宗统,低于皇帝的大宗,但高于其他宗室,这样就能两全其美。

之后明朝还有类似的事件,嘉靖“大礼议”事件。

那时候群臣就搬出程颐的伦理,建议尊其生父为兴国大王。

清代光绪也是小宗入继大宗,生父的待遇问题,也是由程颐的伦理演变而来。

但刚刚取胜了濮议之争,宋英宗本就孱弱的身体,也熬不住了。

公元1066年末,宋英宗再次病倒。

这次病势沉重,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匆匆立长子赵顼为太子。

公元1067年正月,宋英宗赵曙崩逝,享年三十六岁。

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


3

宋英宗的四儿四女,都是嫡妻高滔滔所生,其中赵顼是嫡长子。

英宗登基以后,赵顼就是按照皇太子的规仪进行培养。

赵顼从小就可以看出胸怀大志,天性好学。

赵顼虽然尚未登上帝位,但胸中已在谋划未来执政之策。

北宋行至英宗年间,体制的各种问题积弊已久。

英宗忙于与太后斗,与百官斗,无暇谋划改革振奋之策。

但年轻的赵顼,心中已暗暗埋下了雄伟志向。

赵顼认为自从太祖、太宗以来,虽有心夺回幽云十六州,但功败垂成。

之后又与辽国媾和,放任西夏野蛮生长,以岁币换和平,但西北二境仍边患无穷。

所以赵顼立志“雪数世之耻”,欲加强国家军力,与辽国、西夏开战。

但想要开战,首先要加强国家经济实力,年年财政赤字,是无论如何无法负担繁重军费的。

赵顼将目光投向了的法家,同时也关注到朝堂之上的一位鼓吹改革的官僚——王安石。

我们下篇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