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2年,河北兴隆县,麻利嫂张翠屏去世了 张翠屏临死前吩咐儿子

 未来决定现在 2022-08-24 发布于河南
1982年,河北兴隆县,麻利嫂张翠屏去世了。张翠屏临死前吩咐儿子,我死后,不管你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记住千万不要多事,别给领导添麻烦。

麻利嫂走后,儿子朱海清在村里的领导和邻居帮助下处理她的后事,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看着墙角下上了锁的大匣子,心里充满了好奇,想着临终前母亲的吩咐,心里更想知道匣子时倒底藏着什么秘密。

村民们看到大匣子也七嘴八舌地说:朱海清快点儿打开,说不定是你妈妈留给你钱财或者宝贝,打开大家看一看,也为你高兴高兴。

朱海清于是找来斧子砸开一看,里面什么宝贝都没有,,只有一张张破碎的纸条、上面都盖有印章,朱海清隐隐感觉,这些纸条有蹊跷,可能另有隐情,便对大家说,唉!没什么可看的,就是一堆废纸而已。

晚上大家都走了,朱海清把匣子收拾好,也不去管那些纸条的事,平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6年后,家里来了个头发全白的老人,白发老人告诉朱海清自己是他母亲张翠屏的老朋友,寻找她以经40多年了。

朱海清告诉老人,自己的母亲以经去世6年了,然后问老人家,是不是为了大匣子而来,于是从房子里抱出大匣子,老人家默默地看着大匣子出了好一会神之后对朱海清说:你母亲是红军的大恩人,而且还救了我们那么多红军战士的命,她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英雄。

没过多久,各个部门的领导纷纷前来张翠屏坟前献花,致敬,吊唁。原来张翠屏和她的丈夫朱殿昆都在偷偷给八路军送信,她的丈夫专门负责传送重要信件,后来朱殿昆在给八路军送信时,惨遭日寇杀害。

大匣子的纸条都是八路军在张翠屏家吃饭时写下的欠条,因为人多,时间,人数,多少斤米吃一次,写一张,日集月累就有了那么多的欠条了,总共欠下7000斤粮食,对于那个年代来说,7000斤可真的是个天文数字字。

张翠屏做事利索,为人性格豪爽,所以战士们都叫她麻利嫂,在八路军粮食和物资非常缺乏的时候,她给战士们缝衣服,编草鞋,做干粮,给了战士们无限的温暖和帮助。

1943年1月,日本鬼子出动7000多人,准备包围歼灭驻守在兴隆翼东军区司令李运昌部队,天下大雪,八路军只有300人,根本无法和日军抗衡,如果不能及时撤退的话,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看着急得像热锅上蚂蚁的李运昌,张翠屏挺着8个月身孕的肚子对李运昌说:“跟我走,我知道一条小路”。李运昌看着眼前大腹便便的张翠屏担心扡问:“你的身子可以为我们带路吗”?张翠屏麻利地说:“你们快跟着我走”。李运昌带着部队跟着张翠屏穿过密林、灌木丛,战士们跟在张翠屏后面,都为张翠屏捏了一把汉。

看她挺着大腹便便,却腿脚麻利,带着他们穿过了一个山洞,来到一个悬崖的尽头,只见张翠屏挺着笨重的身体爬上悬崖,然后扔下绳索,让战士们抓住绳索登上了悬崖,就这样李运昌和战士们顺利从日伪军的包围圈突围中出来。

突围后,张翠屏因摔跤早产,生下一男孩,李运昌帮忙取名冰儿。新中国成立后,张翠屏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当时政府也有贴出布告:“当年八路军抗日,向村民借了很多粮食,现在全部可以拿着八路军写的借条前来换取粮食”。

张翠屏带着儿子,啃树皮,吃野菜,家里一粒米都没有,她都没有想过要拿那些借条去找政府换粮食,在她的心里,压根就没想过要八路军还粮食,只所以收下了那些借条,无非是想让八路军一个心安而已。

张翠屏就这样默默地为八路军为新中国去付出,去棒献,直到临死前都不想让儿子去麻烦领导,麻烦国家。她的身份曝光后,国家和人民都忘不了她的英雄事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