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州瓜坡镇三留村与竞进小学(留村小学)

 华州文史荟萃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三留村与竞进小学
作者:邵拉雄  图片:刘焕民

三留村位于华州瓜坡街东南,包括东留、西留、北留。

三留村巷道

东留当年城墙坚固,城楼威严,有东西两座城门。东门最为壮观,一砖到顶,两层带楼。城内有南、北、中三道巷,六十多户人家。

三座村当属西留最大最富,有百亩竹园,但没有城墙,早年人称此村为“架板堡”。西留村原先依塬而居,房屋从上到下建在一层层塬台上,最长最大的台上住有十几户人家。当年赤水颇为费力,靠人一担一担往上担挑,现在居民已迁移至平地,盖起新房。

三留村巷道

老爷庙原在北留村村东,全名“显圣大王庙”(关帝庙),坐北向南,有上下大殿各三间。上殿正中为关公坐像,关平、周仓分立两侧。上殿东西建有厢房两间,东北角有水井一眼。院子中间铺有甬道,两棵大槐树枝叶相互交错,呈人字形覆盖在甬道上空,俗称“人字槐”。东院挂有一口铁种,院南有三间戏楼。戏楼前台面北,与大殿相对。下殿前耸立着两根铁旗杆,很是威武。庙周建有围墙,墙外青竹环绕,清静幽雅。老爷庙占地约十亩,有田产三十亩。

三留村

1937年,村民张建斌、王锦瑞、、张兑山、王德浦、雷广文等一起酝酿,成立校董会,借庙办学,取名私立竞进小学,意为竞争进步。共产党员王仲儒(立人,南王堡人)、史卓生(泥河堡人)介绍西北大学毕业的陆刚(山东人)任校长,长安县进步人士韩维奇等为教员。陆刚的爱人林晓光(少华女中教员)常来校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已改建为幼儿园的原留村小学

学校实行启发式教育,师生民主管理的理念,利用晚上开办农民夜校,宣传进步思想。这一举动引起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学校主要领导被秘密监视。陆刚与林晓光等被迫离开华县,由高城(即高诚,中共华县县委书记)接任校长职务。华县教育局局长史伯康(泥河堡人,爱国人士)介绍共产党员靳春杰、袁定中、马克捷和文波如来校任教,继续开展革命活动。此后,共产党员王化民(东留村人)来校任教。进步学生王济民被送往陕北参加革命。1940年,因被人告密,高诚被迫离开学校。

已改建为幼儿园的原留村小学

1942年国民党在华县大逮捕期间,校董事长张建斌、董事张兑山等被捕。校内高级班被迫转走,仅留初级班。王进才(西留人)、候维周、雷振中、刘文言、赵延安(东留人)先后到校任教。至1948年,学校有百余名学生,六七名教员。竞进小学培养了不少革命人才、进步青年,仅三零级(1941年毕业)就有孔繁昌、惠启贞等,他们先后参加了革命工作。

三留村村委会大院

解放后,学校改为公立学校,将原瓜坡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庙前)并入该校。1984年,由陕西省化肥厂出资,将中小学分开,重建了留村小学和瓜坡镇中学。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