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执笔,这些避坑的小技巧你早该知道

 没有烦恼的人 2022-08-2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书法之道在于执笔。”这是汉代书法家卫夫人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

虽然她这么说有些夸大的嫌疑,但不难看出,执笔方法确是对书写效果有重要影响的

尤其对于书法初学者而言,千万别忽视执笔的问题,轻微的影响效率,严重的影响方向。

九成以上的人,从小受到的执笔教育是这样的:

图片

▲枕腕执笔

图片

▲悬腕执笔

咋一看,没毛病吧?这不就是最常见的执笔法么?老师也是这样教的啊!

在当今的书法圈,一提到执笔法,确实是争议不断:

有的抓住“执笔无定法”不放,认为怎样执笔都可以 ,有的则坚决拥护如单钩法、双钩法、拨镫法等方法。

图片

确定山的整体轮廓以及内部主要结构

我觉得呢,不管怎么争,有两个问题要先清楚:

01

第一,“怎样执笔才正确”和“怎样执笔写字才好看”是两码事。

画山要注意有笔有墨

就像打篮球,面前无人防守是公认的最佳投篮选择,但有些球员就是擅长干拔,命中率还挺高。

有皴法却无轻重向背的变化,即无墨

这其中,有着天赋和实力的硬性差距。

有的天才书法家甚至可以自创执笔法,因着其自身基础扎实,所以写出来的字一般也不差。

毛笔书写已成的字迹点画,是结果,不等同于毛笔书写的过程。

第二,“怎样执笔才正确”和“怎样执笔才合适”也是两码事。

况且,即使单凭引弓发矢的结果,也可判断弓箭手所用出之力的强与弱

所谓“合适”,一方面要分场景,比如很多人写小楷时,会像握中性笔一样握毛笔,但写其他书体时,又会切换成五指执笔法。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无须

另一方面也要分人群。比如很多书法老师教学生入门时,通常会选择五指执笔法,极少会提单钩、双钩之类。

有的只入木三分,此强弱之别。此尽可自结果判过程之力

五指执笔法其实更适合初学者练字,在我看来,不论从生理角度上还是书法角度。

02

那么什么是五指执笔法呢?一起来看张图分别说明:

图片

1、    用大拇指第一节紧贴笔管。力量的方向,由内向外。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无须

2、    用食指第一节紧贴笔管。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内。这就与大拇指的力量相对。内外夹持笔管已定。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无

3、    用中指第一节,次于食指钩住笔管。这样就加强了食指的力量。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无须

4、    用无名指指甲稍上的节肉挡着笔管。力量的方向可以说是由右内稍向左外推出。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无须

5、    用小指次于无名指,以发生抵住的用处。这样就加强了无名指的力量。

03

除了执的方法外,还须说明的是执的位置,也就是手和笔管的高下比例。

写小字运指,动作不大,改单钩斜执笔,使转灵活。

虽然这个问题也有高低之争,如执笔高更显飘逸灵活,执笔低更易控制笔锋。

执笔法改变之后的宋朝,仍有个别单钩斜执笔的“落伍者”,苏轼就

但在实际书写时是不能拘泥的。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无须

要根据自身控笔能力、笔管的长短和所写字的大小,去测定最合适的尺度。

但不能因此就说引弓发矢不用力,不能说出现结果之前的过程

最后,我们不妨一起看看古人执笔的细节图!

图片

▲晋人执笔写篆书,写颜体大楷,双钩执笔较为稳妥。

图片

▲唐人执笔两种执笔法,各有其利。

图片

▲宋人执笔担心书写动作生疏,常用小楷抄书

古画为证,唐以前执笔写字是“单钩斜执”,与今天拿自来水笔写字差

在今天看来,是不是觉得他们执笔“怪怪的”?像是在用筷子夹花生。我们学书法,既然要取法古人,理应学习古人执笔法,若这样的话,那可能我们多数人都得怀疑自己的执笔是否有问题了。

怎么舒服怎么来,执笔无定法。我看没有手的人用嘴叼着写的不是也

你是如何执笔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