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传统生活理念中,历来就强调行住坐卧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姿势,所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松”。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早已不在乎了,认为这是过了时的老讲究,生活已经够累的了,干嘛还在姿势上跟自己较劲?所以能瘫着绝不坐着,能靠着绝不站着。现在的沙发设计得也越来越松软,坐上去好像陷在棉花堆里,充分满足了现代人“躺平”的身心需求。 ![]() 这两年我跟薛立功教授一直在学习经筋疗法,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受到正确的姿势对人是多么重要!因为不良的姿势会让人用力不均匀,肌力不平衡,就会导致相关的经筋受损,这不仅是人出现各种痹痛的根源,更会形成结筋病灶点,阻碍经络气血的运行,进而影响到内脏的健康。因此薛教授在《中国经筋学》中强调:“人在任何状态下都维持正确的姿势,这是保证人体健康,使肌肉、经筋避免受损的重要措施和经验。”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站如松”、“坐如钟”呢?我觉得如松、如钟,是一种神韵,而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先得身体端正,别一站三道弯,或者一坐东倒西歪,像一滩烂泥。中医里对身正是非常看中的,所谓“身正则气正,气正则脉正”。不过对于现代人来说,站着还好说,坐着可就难了,因为咱们现代的各种坐具都太舒服了,你很难在一个松软的大沙发上端身正坐。不过传统的座椅却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我以前是做室内设计的,对各种家具给人们营造的生活方式比较了解,现在再结合中医来看,越来越能感觉到想要遵循中医理念,健康地生活,家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不过这里面的内容非常多,我们今天只讲座具。 1 古人怎么坐?唐朝以前都是席地而坐,下面铺着两层席子,人的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 ![]() 唐朝以后吸收外来文化,引进了胡椅(交椅),坐到了椅子上,变成了垂足而坐,也就是现代人的坐姿。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这是咱中国人起居方式的一个巨大变化,但是无论哪种坐,对坐姿的基本要求都没变过,那就是危襟正坐。 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家具就没有太舒服的,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就不是为了让你舒服,人太舒服了,精气神就会懈怠、懒散,对身心都不好,只有危襟正坐才能才能把精气神给提起来,中医说最好的养生就是养神,而危襟正坐就是让人习惯成自然,在生活中把养神这件事不经意就给做了。 而且正坐的姿势,咱们刚才也说了,是对身体最有利的一种坐姿,不会造成伤害,更有利于全身气脉的通畅,更重要的是,正坐是通过坐姿达到一种修身养性,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宁,心宁则神不外驰。即是通过正身正气以达“正心”。 正坐比较端庄严肃,能体现出一种礼仪,体现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这也是人修养的一种体现。 ![]() 所以传统家具中的坐具,都是四四方方、板板正正的,人再累也没法像坐沙发一样窝着、瘫着、歪着。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凡事都不会走极端,要张弛有度,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因此我们的坐具,在让人能保持正坐的大前提下,同时也设计了很多能让人放松的、愉悦的、有养生功效的小细节。 2 首先,在选材上,传统家具用的都是木材,木性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质,像春天一样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都见过从石头缝里生长出来的树,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如果我们的起居环境中处处都有木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机也是一种无形的滋养。 ![]() 而这些木材的颜色纯净,光泽温润,上面的天然纹路或像细腻的工笔画,或如酣畅淋漓的泼墨写意,极具观赏性,这些视觉上的感受也在不知不觉中怡养人的心神。如《博物要览》中写到:“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山峒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的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 木材也都具有一定的药性,如黄花梨有一种悠悠的降香之味,能够有舒筋活血、安神、改善睡眠;紫檀冬暖夏凉,它散发出的气味对肝脏、肾脏、心脏都有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的脑波,具有稳神定气的作用;酸枝木散热好,气味提神;乌木可用来解毒、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楠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的功效,防虫防臭;柏木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 从西医角度看,木材中含有负离子和芬多精,既能够除去空气中的病菌,净化空气,提高免疫力,又能安抚心神,舒缓神经,镇定情绪。木材还能有效调节环境中的湿度,环境中湿度过高时,木材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较为干燥时,木材又可以释放水分,缓解干燥,使人们在家居生活中获得更为舒适的体验。 ![]() 3 再说说其设计。现在的传统家具以明清家具为主,明清家具在椅子部件的设计上,尤其注重贴合了现代人体工学,让人在端身正坐之时又能得到适度放松。 搭脑 首先一提的部件就是搭脑,顾名思义,脑袋可以搭在上面,而脑部与椅子相交之处,正卡在脑后的风池穴,如果身子短一点,那么就卡在了玉枕穴。人坐久了,把头往后一仰,又能休息又能得到椅子的按摩,真可谓独具匠心。 ![]() 靠背板 靠背板是为承托背部而设计,其中有一种S型曲线,符合人体脊柱处于自然状态时的S型,人坐在这样的椅子上时,后背与靠背能有较大的接触面,也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扶手 传统椅子的扶手分为两种,一种是像官帽椅一般,扶手和靠背板之间有落差的,可以把小臂搭在上面,还有一种是圈椅,扶手和靠背板呈一条弧线连在了一起,使人坐的时候,从上臂到肘部到前臂均能在合适的位置得到依托。 ![]() 从中医经络学角度看,圈椅的椅圈设计充分考虑到双臂上的经络,胳膊上一共有六条经络,分别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双臂在圈椅扶手上不同的摆放姿势也能刺激到相应的经络,不仅身体舒适,还能使经脉畅达。而当人胳膊架起来时,下面就可以通风了,夏天的时候非常舒适。 座面 传统椅子的座面有软硬两种,软面的是在座面中设有或竹、或藤、或棕编织而成的软性座屉,这类材料的选择也很讲究,一般不选择柔软容易变形的,而是选择半软稍硬的,恰好能让座面在人坐下时形成微微的弧度,既能减轻座面对臀部与股部的挤压,使人久坐而不腿麻,又不会像沙发一样让人塌陷进去。硬座里有一种落堂做,座面略微低于边框,大致拟合人身体臀部腿部的曲线,也能让人坐上去比较舒服。 ![]() 脚踏 坐着的时候,虽然足部不承受压力,但也要稍有活动,所以有的椅子会在椅脚处加一脚踏,供人承托双足,可以说从头到脚都事无巨细地照顾到了。 禅椅 还有一种特殊的椅子我要单提出来说,就是可有在上面盘腿坐的禅椅。 ![]() 腿上有六条经络,分别为腿内侧前缘、中间、后缘上的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以及腿外侧的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盘腿的时候,不管是双盘、单盘,还是散盘,这六条经络多多少少都能刺激到,就相当于给这六大脏腑进行按摩了,而且这两条腿是越盘越软,软的当然不是骨头,而是经筋,腰板自然不能塌陷下去,得挺直了,而且也无法东倒西歪,所以自然就做到了周身中正,“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自然有助于打通全身经络。所以道家、佛家、瑜伽在修行的时候,都以盘腿坐为基本体式。 ![]() 禅椅的妙处就是可有让我们在高处打坐,避免地面的寒气、湿气,后面还有靠背,可有让身体适当依靠,不至于孤立无援。 此外还有一点,明式座椅和清式座椅虽然都属于传统座椅,但两者也有着重要的不同之处,明式座椅的腿和扶手是一体的,这个结构遵循自然之道,让椅子的张力是最符合力学,而清式座椅却做不到,腿和扶手都是断开的。我一直觉得,这才是明式座椅优点的精髓之处:在结构最合理,张力最合理,硬度最合理的椅子上,人体才能坐出最合理的样子。 4 可见传统座椅能让人在端正当中不失舒适,在放松之余又不至颓靡,真正做到了松弛有度。传统家具凝结着古人等方方面面的智慧,有着现代家具无法超越的魅力。 当然了,一个家的家具风格要统一,如果我们能用全堂的传统家具当然更好,如果办不到,至少我们可以在一个角落中,摆放一些传统家具。我一直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小小的安心角落,在这里我们可以静坐、站桩、做瑜伽、临帖、喝茶、插花、焚香……就像一处心灵的花园,让我们在繁琐劳累的生活之余,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调整身心,恢复能量。而在这样的空间里,用传统的家具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 家具是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家具中处处蕴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是我们不能遗忘的,应该好好传承下来。 近期导读: 衣食住行|汉代的深衣,很好的保护了这个非常容易受风的部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