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解析

 词语寄居者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引言】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分量无需赘言,大作文60分的分值让老师和同学无法不重视。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取得较高的效率,探究以往中考作文题不失为一种思路。

2016年浙江省中考作文命题方式概述】

浙江省有11个地市,共有十份中考试卷,就有十道作文题。就命题方式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材料作文

主要以“材料+引导语+要求”三部分组成,有7份中考卷采用这种方式,包括杭州、衢州、丽水、嘉兴/舟山、台州、绍兴和金华。

(二)命题作文

一种以“题目+要求”的方式出现,如湖州;一种以“题目+解释+要求”的方式出现,如宁波。

(三)话题作文

以“材料+话题+要求”的排列顺序出现,温州卷就是这样。

纵观十道题目,命题方式多种多样。材料作文已经占到7成,大有一统江山之势,这不得不让我们对2017年浙江省中考作文题的走势产生一种联想。命题作文依旧存在生命力,它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出现,让考生的思维张扬。而话题作文如果能够体现对话题的多角度思维,也会是不错的命题选择。

2016年宁波市中考作文题目及入题分析】

真题回放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解释有以下义项:(1)光线强。(2)发光。(3)(声音)强,响亮。(4)使声音响亮。(5)(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6)显露,显示。

读了以上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作文中不出现表明考生信息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一)审题

这种命题作文的形式比较新颖,突破了以往比较单一的“题目+要求”的方式,用《现代汉语词典》词语解释作为引导语,而这成为理解题目的关键,考生通过对词语内涵的把握规划自己的写作思路演绎自己的写作主题,容易出现异彩纷呈的构思。

(二)构思

作文构思的正确与否有三个层次:离题、扣题和切题。考生要从材料里给定的“亮”的六个解释中找到背后的含义,从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铺陈出一篇作文。构思能力体现出考生对词语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思辨能力的强弱。是否能从词语表面现象深入到本质,才是作文得分高低的关键评判标准。

考生在对六个义项进行分析归类的同时可以通过组词补全短语的方式扩大思维广度。按前两个义项可组成“房间亮起了”、“天空被点亮”、“道路一下豁亮了”等短语。按中间两个义项可组成“歌唱的声音嘹亮”、“鸟儿的鸣叫响亮”、“他亮了亮嗓子”等短语。按后面两个义项可以组成“他亮出自己的绝活”、“思想亮堂起来”、“心里突然明亮了”等短语。如果基于前四个义项的思考而构思出的作文可能只是扣题,而基于后两个义项的思考才可以达到切题的深度。

(三)立意

充分的思考是深刻立意的基础,考生切不可在第一时间就匆匆下笔,在思考不成熟的条件下往往造成写到一半卡壳的情况出现,这是中考作文的大忌。考生如果能将这六种义项结合起来思考,将两种或三种加以对比、深入、综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写作灵感显现。

如果以“亮嗓子”为题材展现“张扬自我,亮出个性”的立意,由“昏暗的天空点亮”衬托“思想猛然醒悟”的立意,文章自然就显得高人一筹。可以写对父母的不解到理解的过程,可以写自我奋斗的困惑到明亮的历程,可以写对陌生人的误解到钦佩的叙述,可以写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点滴思考中得到的领悟。但不论何种立意都不应该泛泛而谈,而应该切合身边生活体验,详细而有情节地写来。而立意的高下正是你平时对生活领悟能力的直接体现。

(四)成文

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尝试多种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在较为熟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组合形式,或“小标题”,或“片段组合”,或“对比反差”,或“一线串珠”,或“双线交织”,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再者在语言表达上不仅要表达精当和流畅,更应该有更高的自我要求,追求语言的个性和典雅应该成为考生不懈的努力方向。

【限时作文展示及评点】

市四中  九(11)班  曹雨迪

我是一只蝉,准确地说,是一只蝉蛹。

我尚不明白生命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我为何会拥有它。从我有意识以来,我动弹不得,四周没有任何东西,只有一种被称为黑的颜色。

我感到我的存在毫无意义,而我甚至没有主动结束它的权利。

当我第一次感知到什么,是从上方传来的声音,于是我的唯一乐趣便是从声音中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听到烤肉会时碳烤的“滋滋”声,和人们小声交头接耳的声音;我听到实施禁酒令时,猖獗的私酒贩子拘谨地谈论行情;我听到教堂里出来的牧师被人群簇拥着高声宣传教义,那语调与谎话连篇的吹牛大王没两样;我听到风起时,闪电劈向大地,吟游诗人在山丘上高唱;我听到幽灵从墓园里出来游荡,互诉往日时光;我听到天使长加百列与大魔王撒旦争论着谁的信徒更多,以及今天的议会上是晴是雨。

于是,我开始渴望外面世界的光芒万丈。

流言蜚语在烤肉会中传播了多少次,禁酒令下的私酒贩们勾心斗角了多少轮,牧师对教义的赞颂吹捧吸引了多少人入教,我全记不清了。只知道,当又一位怀才不遇的吟游诗人悲愤激昂时,我的身体里、心里、喉咙里,突然有一股力量将要迸发而出。它如旋风,如彗星,如野火燎原;它野性,狂放,势如破竹,几乎要将我一分为二。我顿时有了拨开包裹着我的黑的力量,我奋力挣动,试图改变这禁锢我如此之久的可悲的现状。到诗人的诗章吟诵到最后一个高潮时,眼前的黑已不再是黑,一种名为亮的温度一瞬间包裹了我。我的力量顿时盈满整个胸腔,我扯开歌喉,一点不礼貌地打断了进行到尾声的诗阕。吟游诗人惊讶地望向我,我的歌声令他畏惧,令他感伤,令他自惭形秽,因为他的诗篇根本不比我的力量,他尚可以消除自己烦闷的心情,而我却能够打破命运对我的折磨与纠缠!我那名为亮的歌声如瀑般倾泻而出,溅起千堆雪,拥有足以睥睨天地踏碎凌霄的放肆与桀骜。

我毫不吝啬地宣泄着自己那名为亮的力量,我的存在因此而变得意义非凡。而极短的时间过后,当我我目睹了一位吟游诗人的失落而归,一回幽灵们对迂腐政策的评头论足,一次天使与恶魔的争锋相对后,我的力量终究还是消耗殆尽。可我并不想减轻我的歌声,它依旧嘹亮,依旧拥有直击苍穹的亮度。我把我的所有献给了歌声,直到我疲惫不堪,跌落到禁锢了我的懦弱的那个地方。

故事的结尾,我狼狈地摔在土坑里,停止了歌唱,我用整个生命来向往的这个世界,用它仅有的一点点可怜的光亮包裹着我。

而我,沉浸在这一片名为亮的金色池塘里。

评点: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寓言象征式的写法,从“蝉”的视角既写出自身成长过程中冲破黑暗展示嘹亮歌声的奋斗过程,又展现出人类世界“光芒万丈”背后的黑暗和斑斑劣迹。“吟游诗人”和“蝉”之间既有共同挣扎的相似之处又有相互映衬烘托的作用。因此此文有不少的层叠,主题深刻而富有现实意义,是浅入深出的作文。

市四中  九(12)班   蒋秉邑

我家楼上阳台有一株小小的梅花。

它似乎从来没有开过花,细小的枝干,仿佛承受不住严寒,反而在灰暗的冬日中瑟缩了。一味避让,没有一株梅花应有的傲骨。

我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

那天早上,我冻醒了。外面的天空,似乎全是灰黄的,就像所有的颜色都被狂风卷走,只剩下满世界的灰黄与寂静。披上衣服,走到阳台上,连外面的水滴都被冻得坚硬无比,闪出畏人的锋芒,植被该枯萎的枯萎,该凋零的凋零,全都是一种颜色:灰黄。

但我还是发现了一抹亮色,似乎跳跃在梅花的枝头,我来了兴趣,过去看看:

一朵,就一朵,在灰黄的背景下,显得格外亮眼,我不禁去触碰,却被冻僵了:嫩弱的花苞上,覆满了一层无法突破的薄冰,将它严实地闷在里头,没有丝毫踹息的空间,闪光的冰却显得它更晶莹了,亮得发光。我欣赏它特地在最冷的时节开放的勇气,无奈命运多舛,只能作为灰黄寂静中的一位殉道者。

我同情它的命运,却无意为它默哀。我转身离开,却好像看见它抖了抖,惊异地转回身,明显看到它的颤抖。我尝试猜测:它想要突破囚笼,它要自由,它正在与冰作着激烈的搏斗!它的颜色,跟原来的粉色相比,已变成了鲜红,血一般得鲜红。

一阵狂风吹来,我只觉得冷气直往脖子里钻,不禁打了个喷嚏,花苞也似乎畏惧了,在枝头上左右摇晃,像是要掉下去了,像是要在悬崖边上使劲保持着自己的平衡,冰,仿佛又变厚了一层,咆哮着,狞笑着。

我静静地站着,看着。

花苞又稳了下来,默默使劲,它的脉络暴突,像人的青筋暴露一样,那隐隐露出的花瓣似乎变得锋利而有棱角——

“啪!”一片薄冰被震落,周围寂然无声,一片灰黄。

沉默似有一个世纪之长。

像是玻璃破碎的声音,一瞬间,所有薄冰全部暴裂,哀嚎着飞落,一块划过我的脸颊,渗出血滴,血的颜色,与正在狂风中怒放着的梅花的颜色一样,鲜红。冰落在地上,满地晶莹,似梅花欣喜的泪珠。

四周依然无声,但我却听到梅花响亮而自豪的呐喊,无须默哀,只需在灰黄而凝重的寂静中,看着它响亮地绽放。

评点:作者借助色彩的对比通过“灰黄”衬出寒冷中梅花的“鲜红”,从而点出作文的主题“在困境中响亮地绽放自己”。文章将“我”设置为线索,对梅花的描写细腻周到,足见作者的观察力和描写功底。结尾用“血”衬托花,寓意奋斗中的血泪。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市四中  九(12)班   郑涵升

像是还没亮透的清晨,在冷蓝色的天空上面,依稀看见一些残留下的星光。

站在街口,心情有些许的失落,曾经幼时几乎每天路过的老街,在那一刻像是格外的陌生。潮湿的空气中,内心积压着无数乌云的我寻找着一丝亮光般的温暖。

试着走进许久未“拜访”的老街,漫步于青石板之上。我知道,失落会在其中慢慢地溶解。

桂花的香气随风而起,隐约地,在不远处,像是有个老人,提着油灯,缓慢前行。心跳莫名加快,那一和种说不出的熟悉感。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豆花要吗?卖豆花了。”听得出老人喊得很用力,粗犷却又时而沙哑的声音,让我不得不像一台录音机将回忆倒带着。

“小孩,豆花要吗?”殊不知,老人已经来到了我的身边,我点了点头。老人放下手中的那一盏油灯,或许是因为怕起得太早,光线不好,而摔着了吧,只知道那盏油灯中的火,拼命地摇曳着,被风怎么吹都吹不灭的样子,就像是那老人努力的样子。光,一点一点地在心中泛开。

开盖、盛放、点汁,动作利索,我像是在哪见过他,见过他熟练地盛放着豆花,熟悉感,让我马不停蹄地将过去倒带。

就在老人转身准备递给我豆花的那一刻,两人不约而同地欣喜地喊着“你不就是那个经常……”于是所有的记忆在老人熟悉的声音中重新燃起。我想起来了,他就是那个卖豆花的老人,喜欢他的豆花,或许只是因为他的糖浆中夹杂着些许桂花的香甜,甜而不腻。于是每天便接着央求她买豆花吃。心中的乌云渐渐散开,露出一点点的亮光来,这是久别重逢一个人的欣慰与惊喜。

“慢慢喝,别像小时候那般烫伤了嘴巴”老人乐呵呵地说着,脸上的皱纹如水波荡漾开来,慈祥可爱。

“嗯。”我点了点头,从没想过,那么久那么多的事,年老的他却都还记得,心中的那份微亮在无限的延伸着。

我慢慢地喝着,桂花的清香散布全身,老人的眼神中只有满足。

我想,我们面对面站着,谁也不说话,这样就十分美好。

抬头,天空变得湛蓝,阳光倾泻,正如我原本充满阴霾的心,露出星星点点的光亮来……

评点:作者以自己的心情作为线索,从失落到欣喜再到最后的惬意。重点情节是在老街遇到的卖豆花的老人,从老人的热情和淳朴的生命之光中,“我”的生命的阴霾被驱散,最终沐浴在阳光下。文中细致的叙述笔触和时不时出现的景物点缀足见作者穿针引线的能力。本文借事写情的写作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