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年前,那个在缉毒警父亲葬礼上泣不成声的小男孩,后来也牺牲了

 疯癫史鉴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27年前,有一个小男孩在缉毒警父亲的葬礼上泣不成声。他当时只有10岁,看着特别让人心疼。

面对采访,他哽咽着说,一看到爹爹的照片,我就想哭。这个小男孩名叫张子权,他的父亲名叫张从顺,曾是云南省临沧地区的一名缉毒警察。

1994年9月,张从顺为打击犯罪分子,跟同事们齐心协力,一起破获了跨国贩毒案。

在抓捕犯罪分子的过程中,毒贩悍然反抗,引爆了手榴弹。张从顺为保护战友受了重伤,最后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因伤势过重,不幸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张从顺任职期间,一直兢兢业业,他秉公执法,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一个坏人。单位里的同事,都对他特别敬重。

张从顺的不幸牺牲,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损失。对他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他的三个孩子,因为没有父亲的关爱,在成长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但是他们没有做出任何给父亲抹黑的事情。

他们艰苦奋斗,后来都成为了光荣的人民警察。尤其是小儿子张子权,更是继承父亲的遗愿,以缉毒警察的身份为国为民。

成为缉毒警察之后,张子权积极参加各项工作,获得了很多成就。他跟同事齐心协力破获过23起有关赌博的刑事案件。

在边境地区,他参与过37次缉毒活动,多次与危险的犯罪分子搏斗。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100多起毒品案件的侦破工作。为国家的禁毒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子权临终前,参与的最后一个案件,是一个跨国跨省的重大涉疫案件。为了侦破这个重大案件,张子权连续17天,在边境地区艰苦奋斗,先后转战昆明,安徽等地。

最后,他和同事们成功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为后续的案件侦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身为主要工作者的张子权,因为接连不断的工作积劳成疾,最后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张子权不幸去世后,同志们含泪接下了他未完成的工作。随后,又陆续抓获47名犯罪嫌疑人,查封了6个犯罪嫌疑人的窝点。

与此同时,大家还解救了21名被拐卖的妇女,帮助她们逃脱了犯罪分子的掌控。组织领导对张子权同志的努力奉献特别认可,给他授予了很多荣誉。

张子权不幸去世时,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年幼的女儿,一直盼望着,父亲能早点完成工作,回家多陪陪自己,结果这一切,彻底成为了泡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了。

张子权不幸去世当天,同事在网上发了一条信息,他说:子权,以后你不用再遮着脸了,也不用再隐姓埋名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特别让人无奈的现实。缉毒警察们因为长期跟犯罪分子搏斗,一直是犯罪分子们痛恨的对象。组织领导为保护这些缉毒警察的安全,基本上不会报道他们的身份信息。

换句话说,这些为国为民,日夜奋斗的英雄,只有牺牲的时候,才有可能能暴露身份。其他的时候,他们只能尽可能保持低调,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有关部门对报道其事迹时,就算是必须公布一些图片,也得对就缉毒警察们的脸部,进行模糊处理,不能让人看出缉毒警察们的真容。

可以这么说,缉毒警察们的工作,只有无尽的危险和辛苦。本应该被尊敬和称赞的他们,因为工作特殊,基本上得不到鲜花和掌声。

他们是一群为人民负重前行的勇士,他们为国家的稳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可是在某些三观尽碎的人心中,这些英雄的牺牲,却成了无足轻重的事情。

有些人甚至叫嚣说,这些缉毒警察只是失去生命,可是他们的“哥哥”,却失去了出道位。

所谓的“哥哥”,指的是一些艺人。说出这番话的人,是一些追星的粉丝。在这些人的心中,那些为国为民,出生入死的缉毒警察,没有办法跟他们那些所谓的“哥哥”相比。

这种思想认知极其荒谬,很多人不止一次地问,为何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想法?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缉毒警察日以继夜的努力工作,那些丧心病狂的毒贩子,会不会更加肆无忌惮。那些祸国殃民的毒品,会不会到处传播?

真要是那样的话,将会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将会有多少人,会因为这种罪恶的东西倾家荡产?这种结果真是想想都可怕。

有关部门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在我国境内,短短一年,就有360多名缉毒警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幸去世。按照这个频率计算的话,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一名警察因公殉职。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国内百姓的人均寿命,已经提升到了70多岁,可是缉毒警察们的人均寿命,却只有40岁左右。

拿这两组数据对比的话,我们不难发现,缉毒警察的人均寿命,比全国百姓的人均寿命,低了30多岁,相当于折寿了将近一半。

由此不难看出,这些英雄的付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本应该被世人铭记和尊重的缉毒警察们,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基本上不会公开露面。

大部分人只知道,有一群缉毒警察在奋斗,却不知道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

更有甚者,对明星网红们的娱乐八卦如数家珍,恨不得整天整夜研究他们那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却对缉毒警察们的努力和牺牲不屑一顾,这种现象着实让人心寒。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所谓的岁月静好,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有人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为更多的人负重前行。

当困难来临时,如果所有的人,都畏缩不前,不敢挺身而出的话。那么,众人口中的岁月静好,顶多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