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关于“素描”的素描
文 | 陈子善
素描,本是一个美术名词,按《辞海》的解释,有两层意义,一是“绘画的一种。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水平较高的素描画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二是“绘画术语。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二者既有区别,又互有联系。这本小书之所以取名“素描”,正是从这二层意义,尤其是从前者引申而来的。换言之,是对我所认识的若干位中国文坛学界的前辈和同代人的“素描”。
我不止一次地对我的学生说过,我很幸运,走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道路之始,恰逢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因缘际会,我与许许多多现代作家和学者建立了友谊,或曾亲炙风采,或曾通信请益,尽管交往有深有浅,看法有同有异,但他(她)们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现在,年长一点的,大部分已隐入历史;年轻一点的,仍活跃在中外文坛上。我的“素描”,只记下了我所感受到的他们的音容笑貌,我所体会到的他们的道德文章的某些侧面。而且,只能是某些侧面,绝不是全面评价,深入阐述,这是文学史家的论题,我则只有“素描”而已。
当然,想借此发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坛史实,提供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线索,这样的野心也是有的。所以,《素描》不仅仅是“素描”,也还有些考证,有些评说,有些探幽发微,效果如何,自己也没有把握,还要期待读者的检验。
△ 施蛰存
(点击文字进入《文萃 | 媒介中的现代主义者施蛰存》)
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对已经作古的前辈和友朋的怀念。我记录了与巴金四次难忘的见面, 记录了李一氓和夏衍对我编选《潘汉年文集》的指导和帮助,记录了施蛰存关于上海文学和文化的隽言妙语,也记录了参加最长寿的新文学作家章克标“百岁婚礼”的情景,还记录了辛笛为我珍藏的《手掌集》题词和周而复“背时”时与我的交往。其中忆林淡秋、薛绥之、郁天民等篇是七、八十年代的旧作,以前编集时漏收的。
下编是对健在的海内外前辈和同代人的绘描。前辈中包括王家卫“文学老师”刘以鬯对我的提携,胡适“情人”徐芳与我的一面之缘,我与现已回国定居的散文大家木心的文字神交,以及张爱玲称赞的散文家姚宜瑛与我的书信往还,等等。我与当代文学界接触其实不多,2003 年岁末,《上海电视》的年轻编辑约我写当代作家“素描”,而且指定要在大众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海内外当代作家,着实使我为难,硬着头皮写了白先勇、蔡澜、龙应台、王蒙、苏童等五、六篇就无以为继了。这些篇什经过修改补充又交西安《美文》重刊,同时又新写了余光中、林行止、小思等数篇。“附录”三篇所谈的周瘦鹃、陆小曼、陈逸飞三位,我不可能认识或有可能却未能识荆,但又都与我有些间接的关联,故也一并收入,录以备考。
△《生命的记忆》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生命的记忆》(1998 年 8 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初版)中,已有二十多篇怀人忆事文字,记下了我对叶圣陶、刘延陵、郑逸梅、许钦文、赵景深、盛成、胡风、钱钟书、唐弢、李辉英、温梓川等文坛前辈的念想。因此,这本小书可以说是“生命的记忆”的续集。这项我自以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今后仍将继续。我想写还没来得及写的接触过的文坛学界前辈,还有很多位,他们在我的治学生涯中都曾给过我提示,给过我帮助,有的还过从甚密,我向他们中的不少位执弟子礼。他们虽已谢世,我不应也不会忘记他们:
郑伯奇、宗白华、许杰、汪静之、沈从文、郑超麟、陈学昭、李霁野、孙席珍、冯至、罗念生、许幸之、李俊民、吴组缃、卞之琳、韩侍桁、李长之、萧乾、常风、蒯斯曛、任钧、艾青、臧克家、徐诗荃、陈企霞、徐铸成、杨晋豪、钱君匋、马国亮、赵家璧、赵铭彝、聂绀弩、萧军、骆宾基、胡考、黄源、柯灵、蒋锡金、陆诒、朱雯、孔罗荪、王西彦、戈宝权、赵清阁、金克木、潘孑农、周黎庵、谭维翰、陶亢德、隋树森、张中行、范泉、董乐山、吴奔星、田仲济、林辰、杨霁云、陈瘦竹、王瑶、陈从周、唐振常、魏绍昌、邓云乡、吴德铎、柳门(以上均曾拜访或见面,有几位还有同事之雅)。
顾一樵、周全平、刘思慕、徐迟、常任侠、草明、吴秋山、王余杞、南星、谢兴尧、赵瑞蕻(以上未曾谋面,但均有通信联系)。
这么多闪光的名字,足以组成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了。
△ 钱君匋(1907-1998)西泠印社原副社长。
为自己的书起个别致的耐人寻味的书名,是每个作者的心愿。记得每次与香港散文家董桥先生见面,我总要问他下一部集子的书名。俗话说“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反其意而用之,总有“书名是别人的好”之感。这本小书起名“素描”,开始还有些自鸣得意,后来才想起这书名前人早用过了。上个世纪有“钱封面”美称的新文学书刊装帧设计家钱君匋先生 1931 年就出版过散文集《素描》。好在他老人家宽厚,泉下有知,当不会责怪我袭用了他的书名罢。
作者简介
陈子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家、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致力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研究和教学。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后来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张爱玲生平和创作的研究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现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The end-
编 辑 | 王 琴
来自: 芸芸斋 > 《书林风景曾谙》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胡忠伟:文学遗珠的发掘者
我购读陈子善的书有七八本之多,完全沉浸在这些精致的小精装里了。在前二者的扉页,陈子善先生用粗签字笔题写着相同的话:“胡忠伟先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兵一直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研究和新世纪文学热点研究。谈起文学鲁军,马兵用“响当当的品牌”来形容齐鲁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尤其...
左东岭教授|学术研究的专精与博通
左东岭教授|学术研究的专精与博通。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逐渐形成了分体研究古代文学的传统,从而被划分成诗文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然后可以再继续划分,形成所谓的先秦散文研究、唐代诗歌研...
纪念孙犁去世15周年||文彦群:作家孙犁的文人意义
纪念孙犁去世15周年||文彦群:?作家孙犁的文人意义。孙犁也是从延安走出来的老作家,他与毛泽东应该有过交集,毛对于他的小说《荷花淀》...
无标题
青年郁达夫。《故乡》:80后鲁迅的忧郁。自从在国内文坛投下水花以来,郭沫若就有自办刊物的想法,同道好友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亦有此意,从他们彼此的通信中足以见出,这群年轻人并非凭兴...
文坛十大恨
文坛十大恨文坛十大恨第一恨,张爱玲过早离世,《小团圆》出版;第六恨,网络作家一堆,八零后、九零后作家一堆,在成堆的作家中,有文学价值的作家看不到,商业价值的作家如过河之鲫,恨之又恨;第九...
丁帆 | 先生素描(四) ——学界文评“双星” (下)
丁帆 | 先生素描(四) ——学界文评“双星” (下)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由曾华鹏先生推荐介绍我认识的前辈学者。2008年在苏州大学召开的...
法语专业前辈推荐应读的法国文学书
法语专业前辈推荐应读的法国文学书_法语学习_可可法语。法国出红酒、香水、时装和美女,但法国人最引以为荣的,还是他们的文学。谈起法国的文学,他们能跟你从查理大帝一直说到最近轰动法国文坛的乌勒...
【经典论述】——汉赋的发展和地位
贾谊是汉初骚体赋的优秀作家,他的代表性作品《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这篇赋对比鲜明,感情激切,堪称汉初赋的代表之作,枚乘的《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