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①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知② 邦,邦之贼;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楷式③也。恒知楷式,此谓玄④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注释】 ① 愚:当质朴、朴素,敦厚讲 ② 故以智知邦:智:这里当心机讲;知:掌管、主管,不要用心机去治理百姓。 ③ 楷式:楷模,模范 ④ 玄:深远 【译文】 古代按照道做事的人,不是让老百姓变得特别聪明,而是要让老百姓变得质朴。老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他们太有心机了。所以用技巧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罪人;不用技巧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如果懂得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后世的楷模。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模式做事,那就是很深远的德行。深远的德行道理很深遂,影响很远,与我们一般理解的事物相反,这样做才能进入顺应人心的境界。 【延伸阅读】 领导者要做的是以身作则首先要自己做到质朴,自己没有心机,影响下属让她们跟着做到质朴。老子也并非反对使用智慧,用智需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无论环境变得怎么样,我们都要保持心灵的自然纯真状态,在待人接物的时候都要秉承自然淳朴的特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返璞归真,悠然自得,享受人生的欢乐。最终能够人心归顺,社会和谐。 《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执政子产得到了一条鱼,他看到鱼在盆中忽然生出了恻隐之心,便吩咐身边的小吏将鱼放到池子里去。小吏接受了命令,却偷偷将鱼煮着吃掉了。吃完后回来向子产汇报说:“我把鱼刚刚放进池子中时,它还奄奄一息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它的尾巴开始摇摆起来,眨眼间就钻进深处看不见了。”子产听了很高兴,说:“鱼得到好的去处了!”小吏出来以后,沾沾自喜地对别人夸耀道:“谁说子产有智慧的?我都把鱼煮着吃了,他却在那感慨:'鱼得到好的去处了!""小吏自以为很聪明,甚至比子产还聪明,但他这种聪明只不过是耍点小诡计而已。表面上占了一点好吃,偷吃了一条鱼,其实是损害了自己的德行,得不偿失。而子产,虽然受到欺骗,却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大德行的人,他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使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得以保全,岂是耍阴谋诡计的小吏所能比拟的! |
|
来自: 知行国学 > 《道德经-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