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墨山水画家杨天佑《峒关晴雪图》:孤峰寒林不惧,远处亦有归处

 悟妙静逸斋 2022-08-25 发布于山东
2022-08-18 09:39·跟着陈老师学国画

雪景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一直在山水画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古人早有云:“凡画雪景者,以寂寞暗淡为主,有玄冥充寒气象。”

雪景山水画兴起于魏晋时代,宋代得到了更高的发展,代代相传至近代,最具代表性的雪景山水画当属张大千的《峒关蒲雪图》,整体画面清新高雅,意境幽深淡远。流传至今,当代画家更是在延续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有别与传统雪景山水画的“当代雪景山水画”。

杨天佑先生的画作《峒关晴雪图》便是当代的雪景山水画的代表作。《峒关晴雪图》从画面整体看山峰凸显,重峦叠嶂,层次分明,险峭耸峙的山峰宛如平静海面上,突然激起的层层浪花,将世间的人事隔绝开。

画面中央,形式一簇浪花的山体,山峰姿态各异,坡面碧青色与沟壑的淡金色形成鲜明对比,画面光影有迹可循。远处山峰轮廓,与近处具象的山峰形体加深了画面的空间感,让画作整体更加的丰满。

从左到右,《峒关晴雪图》可以被分为三部分欣赏。左起为第一部分,画面中山间有瀑布,山下有寒林,林前有数座房屋,屋顶雪白,门前有长者牵马,孩童玩乐,远处山峰沟壑处,隐约可见多个瓦角屋檐,在远处隐约可见高山、寒林。

中间的山体为第二部分,紧连第一部分,山腰处可见庙宇,山下有小桥、步道,山间有流淌的溪水,画面的远处是孤峰寒林。

右侧为第三部分,相较于前两部分,第三部分的三川形体在画法、色彩上有别于前两者的细致刻画,只是简单勾勒出山体的形态,没有碧青色点缀,远近关系透过三处建筑来体现,山下湖边的亭屋、船只,亭后屋顶有白色的炊烟升起,寒林之间仿佛是另一番生活场景。

山腰处耸立的高楼城墙,必是出城要道;再远出更显荒芜的是关隘,独立在两山之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冷峻气势。第三部分的画面感,更贴近早些古人在画雪景山水画时,所追求和表达的意境。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给人以鲜活之感,除去色彩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人物的加入。第三部分更着重体现了雪景山水画中,雪所带来的荒寒、玄深的意境之感。二者相比,是极为反差的不同,而将其相结合在一起,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雪景意象。

其实,雪景山水画发展至今,画家们早已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光影加入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作中。

杨天佑先生的《峒关晴雪图》,既有传统雪景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又有当代雪景山水画的丰富意象,画面中展现山峰的技法,更展现出了当代雪景山水画的另一个特色——兼工带写,既有工笔画突出细节,又带有写意。

《峒关晴雪图》画作中,三部分看似分割,实则由一江水相连,别一种“君住长江尾,妾住长江头,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情境。而画家的这种“山下有林,林前有屋,屋内有人”的安排,让远处的孤峰寒林,给人一种:“远处亦有归处”感觉,不必担忧未来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