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一阁,亚洲最古老的藏书楼(1)——宁波6日(1)

 阿榧榧香 2022-08-25 发布于江苏
★旅游地点: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由于杭州湾大桥在修理,所以我们抵达宁波的时间比预计时间要晚。稍事休息,不敢耽搁地就直奔天一阁,虽然想着藏书楼规模再大也不需要完整的半天,但还是想把时间留得更充裕一些,毕竟占着亚洲第一的名头,总会有些看头的。

天一阁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隐退后主持建造的,建于明朝中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作。

藏书楼如今收藏各类古籍近三十万卷,这个数字对于今天的图书馆来说,真不算啥。但是其中珍本善本达八万卷,尤其是以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这个数字就很令人咋舌了。

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的一篇《风雨天一阁》,更使天一阁名震寰宇。其实那些辉煌的历史,我还是因为读了余先生的那篇散文,才陆陆续续查阅的。

天一阁分为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个区块。其中藏书文化区,当然就是天一阁的主景区了。对天一阁真正感兴趣的人,大多会选择从西大门进入,因为这里才是藏书楼的主体部分。

我们其实都是路痴一族,转两个弯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好在指示的箭头,还就是指向了西门,这样的好处就是免了我们走冤枉路,本来是打算即使不是进了西门,还是要在找到西门以后再大致走一遍的。

进门就是一尊阁主人范钦的坐像,他右手握着一卷书,左手则随意地放在膝上,目视前方,似乎是读书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需要思考的问题。雕像前面放置着三个座基,与雕像本身的座基几乎等高,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左侧就是北书库,三层楼建筑,占地385平方米,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白墙黛瓦,朱红色木质栏杆,还雕着简单的纹样。楼前绿树成荫,虽然长得并不够粗壮,看起来像是新栽的树,不过很是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就显得比较薄了。

这是第二代库房,外形的风格与天一阁整体环境保持协调,特别注重防火、防潮、防霉等功能,这也是古籍保存必须达到的要求。

走进库房,里面有很多书柜,大部分都是关着的,也有少数几个打开着,可以看到里面的古籍,不知道是真正的古籍,还是专业用来展示的复制品。

这里是天一阁藏书最多的地方,虽然陈设简单,可这是多少爱书人想要拥有的地方啊。当然,没有相当的财力,那就只能是梦想。

虽说北库房算得上是整个天一阁博物馆最北部的位置,不过因为离西门比较近,所以游客还是挺多的。

在北书库的旁边,还有一座别院,不过这里是不对外开放的,它是天一阁的藏品修复部。在这里,出现虫蛀、发霉、破损的古籍经过修复,就可以最大可能地恢复原状。

其实天一阁修书,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早在范钦时代,就边藏边修。因为年代久了,古籍总有些破损,连线装书的线都会脱落,所以藏书也需要修书。修书的技术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天一阁作为著名的藏书楼,保护古籍的同时也需要修复古籍。

从北库房的院子里走过去,就抵达了尊经阁。这座阁是三重飞檐的歇山顶样式,收藏着御赐的书籍和儒家的经典。

原来是明州州学、庆元府府学、庆元路府学、宁波府学(孔庙)的藏书楼,难怪走进去的中堂悬挂着孔子先师的画像。此阁先后十次易名,尊经阁的名字使用的频率最高,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后来沿用至今。

最开始的时候这座阁叫五经阁,宋朝绍兴年间改名稽古堂,后来高宗好几次颁了御书藏在这里,更名御书阁。元朝至元年间重建,改名尊经阁。明洪武年间重建又名名稽古阁,成化年间再次重修改名尊经阁。

清朝嘉靖九年皇帝颁下御制的《敬一箴》等书,跟着就改名敬一亭,其实亭字有点小家子气,并不符合藏书阁的身份。乾隆年间又重建了,复名尊经阁。

1935年建造体育场的时候,宁波府学(孔庙)被拆除,尊经阁就移建到了天一阁后面假山北面的平屋处,改名思齐楼。1949年后,再度恢复尊经阁的名字。

尊经阁北侧是明州碑林,一共有173通碑刻,其中有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鄞县县学等处迁过来的。碑林保存了自元世祖二十九年以来,至清光绪二十四年间,先后十六次重修府学的碑记。

此外,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埋题名等碑刻,反映了古代官方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这些碑刻有的已经字迹浅淡,几不可辨,有的倒还字迹清晰,可能与保存和年代有关。

年代最早的是8方宋碑,《众乐亭诗刻》是最早的一方,原来在月湖贺秘监祠,解放以后迁入天一阁。碑上刻了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的诗歌二十首,其他的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

明州碑林从北库房这里,一直延续到东园,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一小块地方。《天一阁东园记》是陈从周所撰、沈元魁所书、顾廷龙篆额、张根方刻字,一溜的名人。这是成碑最晚的一方。

愁云恨雨行程减,碧柳丝长总是情。
漫卷诗书承百载,至今犹念范东明。
——七绝

自由行:浙江宁波天一阁
8月盛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