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语文丨鲁迅饮冰酪、老舍爱吃瓜,名作家们这样消暑

 宝妞 2022-08-25 发布于河南

编辑说

盛夏酷热难耐,高温天气容易让人食欲不振,人们会选择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冷饮、西瓜等。

鲁迅、老舍、梁实秋等近代名人,面对热浪滚滚的“桑拿”天气,也跟我们平常人一样,选择吃一些各自喜爱的食物来消暑。一起来看——


蝉鸣声声盛夏来,大江南北的天气一下进入“蒸煮”模式。一时之间,避暑成了热门话题。许多文学名家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面对热浪滚滚的“桑拿”天气,以各自喜爱的方式抵御高温的肆虐。

鲁迅特别喜欢到冷饮店饮冰。1929年,上海的夏日显得格外炎热,一向惜时如金的鲁迅也有些坐不住了。为了消暑降温,他常跟许广平以及文化界好友柔石等人上街去吃冷饮。

在《鲁迅日记》中,从当年6月到8月,屡次出现鲁迅外出吃冰消暑的记录,如6月15日“夜同方仁、广平出街饮冰酪”,6月26日“途经北冰洋冰店饮刨冰而归”,7月19日“同雪峰、柔石、真吾、贤桢及广平出街饮冰”,7月25日“在北冰洋冰店饮刨冰而归”,8月2日“归途饮冰”。

老舍酷爱吃瓜解暑。在《四世同堂》里,他幽默地写道:

在最热的时节,也是北平人口福最深的时节。果子以外还有瓜呀!西瓜有多种,香瓜也有多种。西瓜虽美,可是论香味便不能不输给香瓜一步。

接着他笔锋一转,以拟人的笔调,尽述各类香瓜适合哪类人群食用。

那银白的,又酥又甜的“羊角蜜假若适于文雅的仕女吃取,那硬而厚的,绿皮金黄瓤子的“三白与“蛤蟆酥就适于少壮的人们试一试嘴劲,而“老头儿乐,顾名思义,是使没牙的老人们也不至向隅的。

这风趣的讲述使人忍俊不禁,亦勾起了人们在暑热之中畅快吃瓜的逸趣。

汪曾祺常在酷热的夏天以绿豆凉粉降温。在《食豆饮水斋闲笔》里,他就形象地道出了吃绿豆凉粉的惬意。

绿豆性凉,夏天喝绿豆汤、绿豆粥、绿豆水饭,可祛暑。
凉粉皮原来都是绿豆的,现在纯绿豆的很少,多是杂豆的。大块凉粉则是白薯粉的。凉粉以川北凉粉为最好,是豌豆粉,颜色是黄的。川北凉粉放很多油辣椒,吃时嘴里要嘘嘘出气。

形神兼备的描写,让没吃过绿豆凉粉的人也兴致大增,渴望在酷暑之季,来上一碗既清冷又香气四溢的绿豆凉粉。

梁实秋爱在炎夏喝酸梅汤消暑。在《雅舍谈吃》里,他兴致盎然地记录了光顾酸梅汤店喝酸梅汤的雅趣。

进门右手方有一黑漆大木桶,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泌脾胃。它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既道出了梁实秋用酸梅汤消暑的乐趣,又以传神的勾勒,描画了令人神往的祛暑意境。

名家的消暑方式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从他们的笔端流露出的率真的生活情趣。虽然这些大师早已故去,但他们本真的生活态度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让我们以“心静自然凉”的从容和恬淡,度过一个沁人心脾的凉夏。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7月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