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晶晶1.6亿豪宅内景罕见曝光:节制欲望,你会活得更高级

 撒花姑娘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前段时间,霍启刚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张家居照。

图片

照片中,他和两个孩子依偎坐在沙发上欣赏电视里播放的音乐会。

眼尖的网友却在这幕温馨的画面上,发现了一些不太协调的细节

客厅内景装修简单,普通大小的液晶电视、随处可见的玻璃花瓶,甚至颜色发黄了的老式空调。

放眼望去,像极了普通家庭的装修风格,没有一丝的奢华风。

要知道他们住的可是价值上亿的豪宅啊。

早前媒体就爆料过,郭晶晶霍启刚一家如今居住的是对着浅水湾海滩的三层楼房。

图片

豪宅内配有私人泳池和花园,总面积上千平方米,预估市值达到1.6亿港币。

图片

相比之下,豪宅的内景确实过于朴实了。

然而,在俭朴的物质生活之外,他们却把日子活出人们羡慕的模样。

他们努力工作。

图片

夫妻间互相体谅。她心疼他工作忙碌,他怜惜她顾家劳累。

图片

他们还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带孩子体验生活,为孩子读书。

图片

作为豪门家族,他们从不被物欲裹挟,只专注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

深表赞同。

节制不必要的物欲,让生活少点装饰、多点理想,你的人生会活得更加精彩。

如果你也想控制自己的欲望,专注自己的人生,看完下面的概念,或许你会有所启发。

01
饿鼠效应

台湾作家梁实秋,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吃饭。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

冰糖肘子端上来,梁先生说同样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

什锦炒饭端上来,梁先生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为糖。

最后,服务员上了一碗八宝饭,大家也想当然地认为他不会动筷,因为八宝饭不仅有糖还有淀粉。

但出乎大家意外的是,梁先生却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面对大家的疑惑,他解释说:“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多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这就是饿鼠效应,即适当节制,发展良好;过度放纵,早衰短命。

作家海明威所说:“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只有学会管理过度的欲望,自我节制,才能真正驾驭自我,不受内心欲望的控制和摆布,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图片


02
双曲贴现

众所周知,黑猩猩最喜欢的食物是香蕉。于是,研究员制定了一个规则,他给每只黑猩猩分发了一个干果。

如果哪只黑猩猩能够忍住20分钟,不吃掉手里的干果,它就能用干果换取一只香蕉。

这群黑猩猩大部分缺乏忍耐能力,贪婪地吃掉了到手的干果,仅有几只黑猩猩一直努力克制自己。

后来,这些具有强大克制力的黑猩猩,获得超值的回报,拿到了香蕉。

这就是双曲贴现,又称为非理性折现,形容人们的贴现决策,类似于双曲线,意即:多数人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

图片

多数黑猩猩,为了眼前的干果放弃了好吃的香蕉;只有少数黑猩猩,理性决策,最终得到了香蕉。

试想一下,现实生活中:

你是愿意立即看一场电影获得足够的感官刺激,还是练字三个月换来一手漂亮的书法?

你是选择立即看一部电视剧消遣多余的时光,还是愿意读一本有难度的书获得思维的碰撞?

放纵欲望,及时行乐,这是多数人的倾向,因此,双曲贴现的现象,发生也很普遍。

可是,唯有时刻关注并对抗自身的双曲贴现倾向,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03
自我实现

美国的登月者米歇尔,在阿波罗登月仓中,从宇宙中遥望美丽的地球,获得高峰体验。

刹那间,他知道了“宇宙自有它的意义及方向,在那有形的造化之后有一种层次,人类的追求必须提升到全球的资源共享,世界才会是可持续的”。

米歇尔重返地球后,放弃了太空生涯,投身于环境与生态的运动

这就是自我实现,即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由低到高,分成5个层次,其中最高层就是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图片

如果自我实现需求没有满足,即便收入丰厚,取得世俗所认为的成功,也会觉得工作意义和生活意义不足,时不时感到空虚。

所以,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找到自己的理想抱负,并努力实现。

04
格局

有一次,民国时期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邀请早已退位的清末帝溥仪,到家中做客。

当他热情地给溥仪展示,自己珍藏了半生的古董字画、金石玉器时,溥仪并没有太大兴趣,反而随手指了几件,告诉王国维说,这些都是赝品。

王国维当然不服。这些珍玩,都是他凭借自己的美学、史学造诣挑选出来的,怎么可能是赝品?王国维心里想,可能是小皇帝没仔细看。

溥仪走后,王国维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了道行更深的好友来帮忙鉴别,又去古玩店找行家,结果却是一致的:这几件“珍品”,确实是赝品。

这件事后,“金石大师”王国维,对这位年纪轻轻却见识如此之广的溥仪,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他再次虚心地向溥仪请教鉴别方法时,溥仪说:“我也不懂你们说的那些个鉴别方法、技术啥的,我就是看你那几样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有些差别罢了。”

图片

这就是一个人的格局,即对于世界的结构认知程度,包括宽广度、纵深度和精细度等多种维度。

格局决定结局。

例如,一棵石榴种子,可能至少有三种结局:

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高。

花盆、缸、空地,不同大小的格局,就导致了石榴的不同结局。

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格局则是可能性的限制。

格局越大,越能系统思考,越把时间花在高价值的事情上,从而拥有更好的收获。

格局越小,越是目光短浅,越容易把时间浪费在低价值的事情上,最终庸碌无为地过一生。

如果不拓展、精细自身的格局,肆意放纵欲望,浪费光阴,到年老时你就会很容易后悔:“其实,我本可以有另外一种人生”。

05
减法

美国有一个高富帅约书亚·贝克尔,他掌管着150家店铺,拿着7位数的薪水,22岁就买了豪宅名车,还有一个美丽的妻子。

尽管在众人眼里他是如此成功,然而事实上他的生活却十分槽糕。

逢年过节他准时将礼物送达母亲手中,但他却错过了母亲最后的离别。

他买了许多奢华的物品给妻儿,妻子却向他提出离婚,因为她没有得到想要的陪伴。

就连他自己的身体也十分不好,每天需要服药才能入睡。

可以说,除了赚钱,他并没有感受过幸福。

后来,约书亚开始反思,他渐渐发现:过于追求物质,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于是,他毅然辞掉了年薪百万的工作,清理内心杂乱的思绪,同时清理家里的东西。

他试着在30天内丢弃30个物件,没穿过的衣服、没用过的器皿……直到他的生活里只剩下288件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约书亚发现,这样极简的生活不但没有让他感到空虚,反而觉得内心越来越充实。

他放弃了7位数的工作,但从此拥有了大把时间:精心做一顿美食,约朋友喝下午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甚至,他终于有时间拾起小时候的梦想,他开始提起笔写东西。

这就是做减法

《少即是多》有一句话: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正从加法时代转向减法时代,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丰富才是幸福的王道。

追求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富有,才能真正让人感到幸福。

06
结语

陈道明说过:

“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

很多时候,节制意味着对自身的一种合理控制,意味着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长远且清晰的规划。

欲望总是会迫使我们想要拥有一切,以致让我们做出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

但是,真正高级的人生,不在乎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而是控制自己在不合适的时机不做不该做的事。

说到底,一个人活到极致,就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节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