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默醒悟

 刘如培 2022-08-26 发布于河北

一言一行,来自于头脑中的思维念头,念头的底色无非是恐惧还是爱。恐惧的源头是个体的分裂,也就是对世间分裂个体的认同。爱的源头是合一,将整个世间视为一体。真正的自己无形无色无法形容,可以将分裂的个体视为自己,当作这个假定的我,亦或者目及之处皆是自心的投影、所以爱就可以包围一切世间形象。

修心,是在自心修除这些妄念,对投影、无常表象的认同,对假定这个我的剥离、再合一的过程。修心,不需要阅读太多的文字,不需要与多少人交谈,亦或者个体认为的要做多少功课才能圆满,如果修心那么复杂,生活就不是生活。许多人依然在向外求,认为外在有贵人,有上师,有力量,有终点,有高度,有佛,有自心追逐的制高点。错了,外在只是自心的光影,既是光影就都在改变,改变中哪有一个恒定的存在,真正的那个自己是不变的,别再盲目追求浪费生命的大好光阴。

学会静默。可以简单坐下来,什么都不说,只是简单坐着,选一个喜欢的方式,纯粹地静坐。这个时候,会觉知到头脑里的各种纷飞妄念、或者自认为的一些真实画面。这个时候,会觉知到身体的一些细微反应或者生起的不同情绪。这个时候,会感知到外在世界的不同声音和震动频率。静默的意义是什么,只是感知到这些妄念,身体反应,外在声音的变化,觉知到一定阶段,身体会自行做一些他的事情,这个时候,继续静默,继续觉知,继续观察,不要陷入头脑的念头里,要纯粹地感知它们的改变。

当我们觉知到一切的改变时,是否发现真正的自己,是否醒悟。以前,当我们说我的时候,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此刻的,还是过去的,甚至未来的一个虚构的念头。当我们说我贫贱富有,说我喜怒哀乐的时候,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否真实存在。这不过是一瞬间的组合体,当我们说我的时候,我已经瞬间飘走,是自心的执著将之牢牢不放,是完整的自心将分裂的个体牢牢认同,是自心将一个无常的身心现象体当作了自己。静默,会让自心见证自心,会让无明捣毁无明,会让个体醒悟归于大海之宽广,会让恐惧融于圆满大爱。

不需要参加太多的表象活动,不需要与太多人产生面对面交流,甚至不需一言一语,一字一行,只是静默,静坐,静观。观身体的变化,观念头的变化,观外在声音的频率,观世间万物的改变。一直观到不变的这个自心,什么才是不变的自心,什么才是无形无色的自己,是谁将这无常的表象、分裂的个体,牢牢认作成自己,充满恐惧地陷入其中。个体终将是个体,唯有站在自心之源头看见分裂的变动的恐惧的个体,不再认作自己,个体才能转换为合一的整体,整体坐而不动,安而不变,个体会继续延伸铺展、继续完成它们自己的一生轨迹,如同身体一样自行完成他们自己一生的使命计划。

《静默醒悟》

2022.8.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