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裳氏

 zqbxi 2022-08-26 发布于江西

       越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国家。"越裳"之名始见于《尚书大传》。周公居摄六年,越裳国向西周进献白雉;周公给了越裳国使者五辆司南车,让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 后来孔子作《春秋》之时,以越裳为要荒之地,文物未备,故置之而不载。

      越裳氏进献白雉的说法后来被越南的《岭南摭怪》所吸收。根据《岭南摭怪》的说法,在雄王时期,文郎国分为十五个部落,越裳是其中的一个部落。雄王命令他的臣僚以越裳氏之名,向西周进献白雉。此后的《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书,也都沿用了这个说法。

       越裳所在的具体位置至今不详。三国时期,东吴所设的九德郡辖境内有一个县被命名为越裳县。中国古代学者多认为越裳是今日越南南部之地。1802年,旧阮君主阮福映统一越南之后,取南越的"南"字、越裳的"越"字,拟定国号为"南越",并遣使赴清,要求嘉庆帝册封自己为"南越国王"。但嘉庆帝认为南越之地甚广,两广之地亦是昔日南越国属境;阮福映全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不应该以"南越"为国号;於是将"南越"二字颠倒顺序,称为"越南"。这就是今日越南国名的由来。根据越南历史学家陈仲金的考证,越裳位於今日越南广平省、广治省一带。

史书记载

     《尚书大传·归禾》:"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慑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九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恐使之不通,故九译而朝。"《古今注》:"周公致太平,越裳氏重译来献,使者迷其归路,周公赐軿车五乘,皆为司南(车)之制。"

     《岭南摭怪·鸿庞氏传》:"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即占城)。分国中为十五部(或作郡):曰越裳、曰交趾、曰朱鸢、曰武宁、曰福禄、曰宁海、曰阳泉(或作阳海)、曰陆海、曰怀驩、曰九真、曰日南、日真定、曰文郎、曰桂林、日象郡等部,分归弟治之。"

     《岭南摭怪·白雉传》:周成王时,雄王命其臣称越裳氏,献白雉於周。其言语不通,周公使人重译,然后相通。周公问曰:"何为而来?"越裳氏应曰:"今天无淫雨、海不扬波三年矣。意者中国有圣人矣,故来。"周公叹曰:"政令不施,君子不臣其人;德泽不加,君子不享其物。及记黄帝所誓曰:'交趾方外,无得侵犯。'"赏以重物,教戒放回。越裳使忘其归路,周公命赐之骈车五乘,皆为向南之制。越裳氏载之由扶南、林邑海渚,期年而至其国,故指南车常为先导。

      《越史略·卷上》:"昔黄帝既建万国,以交趾远在百粤之表,莫能统属,遂界於西南隅,其部落十有五焉,曰交趾、越裳氏、武宁、军宁、嘉宁、宁海、陆海、汤泉、新昌、平文、文郎、九真、日南、怀骧、九德,皆禹贡之所不及。"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鸿厖纪》:(文郎国)"其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接胡孙国(即占城),分国为十五部,曰交趾、曰朱鸢、曰武宁、曰福禄、曰越裳、曰宁海、曰阳泉、曰陆海、曰武定、曰怀驩、曰九真、曰平文、曰新兴、曰九德、以臣属焉。其曰文郎,王所都也。"

       《清史稿·列传三百十四·属国二》:"(嘉庆七年)十二月,阮福映灭安南,遣使入贡,备陈备构兵始末,为先世黎氏复仇;并言其国本古越裳之地,今兼并安南,不忘世守。乞以'南越'名国。帝谕以'南越'所包甚广,今两广地皆在其内,阮福映全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不得以'南越'名国。八年,改安南为越南国。"

 本段争议

    《韩诗外传》(卷五):成王之时(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周公之侄),有三苗贯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满车,长几充箱。成王问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期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至(参见司马迁《史记》"重译款塞而至"),献白雉於周公。道路悠远,山川幽深,恐使人之未达也,故重译而来。周公曰:吾何以见赐也?译曰: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於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於是来也。周公乃敬求其所以来。诗曰:於万斯年,不遐有佐(《诗.大雅.下武》文,毛传云:远夷来佐也。郑笺云:武王受此万年之寿,不远有佐。言其辅佐之臣,亦宜蒙其馀福也。)

       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华古今注》说:"由镐京(陕西西安)到越裳,须坐船一年。" 从镐京坐船出发,需由渭水入黄河,再由黄河入渤海,然后或往北、或往南,如此行船一年,按当时的航海技术推测,往北能抵达白令海峡一带,往南能抵达马六甲海峡一带;结合周朝时对北"胡"、南"越"、西"戎"、东"夷"这种按方位给其它民族命名的规律,越裳应该是来自南方的部落;从"须坐船一年"看,应该就在沿海岸线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某一地。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说:"越裳不在今之越南,而在赤道非洲。" 但是,按照古代的航海技术,抵达赤道非洲似乎有点困难。

近代越南的《越南古代史》说:"在扬子江(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确实存在过一个越裳国。" 越南人把越裳视为自己祖先的国家。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这部书中记载:"越裳,在象林界之外也,越之裳也。" 在古代,"衣"是指上衣,"裳"是下衣。古人称浙江为"越",古人认为北方为尊,认为"南"这个方向是等级偏下的概念,用"越裳"来表达这个地方在浙江的南面。

      另一说法:   就是目前广东高州市(茂名县),在后梁开平元年(907)茂名县更名为越裳县,龙德三年(923)复茂名县,属南汉。

       越裳是百越族的一支,是分布在红河西南最为古老的一个部族。关于越裳的最早记录是《竹书纪年》,这个古籍记载:“十年,王命唐权督虞为候越裳氏来朝”。越裳氏来朝贡,发生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竹书纪年》对越裳的记载仅有如此。

王莽

     《尚书大传》记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面献白雉”。《汉书·平帝纪》载:“元始元年(公元1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一,诏使三公以荐宗庙。”颜师古注曰:“越裳,南方之远国也,译谓传言也,道路绝远,风俗殊隔,故累译而后乃通。”

      《册府元归》载:“南蛮林邑国,古越裳之界也,南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北连九真。”《册府元归》第一次详细记载了越裳古国的地理位置,从这本古籍记载可以看出,越裳古国应该在今天的云南南部、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

越裳位置

       越裳与骆越情况相近,为越民族群体中较大的一部,越裳部族最后发展成了后来的掸泰民族。《汉书·王莽传》记载:“风益州令塞外蛮夷献白雉,元始元年(公元1年),莽白太后下诏,以白雉荐宗庙。太后于是下诏曰:大司马新都候莽三世为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策,能为忠臣宗,化流海内,远人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越裳这一部族之王,曾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时来到中原朝贡,当时越裳的首领是重译,重译向皇帝献上了白雉并获得皇帝嘉奖,这一盛况被记录在《汉书》之中。

百越地图

       从《汉书》的记载来看,公元1年时期的越裳,其地理位置在西起伊洛瓦底江流域经怒江到澜沧江中下游,向东经日南徼到日南。这一广大区域是连成一片的,从今天来看就是属于掸泰民族及其先民的分布地区。

      关于越裳的地理位置,从当时古籍的记载来看,日南地区作为越裳国的核心区域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些古籍记载和学者的观点,却有相当出入,如《滇黔志略》记载:“老挝,古越氏苗裔,按史称交趾为越裳氏,盖交趾与老挝接壤故也。”著名学者徐松石认为:“越裳氏的根据地即今老挝,而他们的领地似乎包括了今日的缅甸、菲律宾、越南的大部分地区。”

汉军南征

        越裳的历史沿革是如何的呢?从历史记载来看,周成王时代的越裳广泛分布在骆越的西南地区,即今天的中南半岛、云南南部及西部;西汉时期,中南半岛西北部的一部分越裳被称之为滇越,其余仍然称之为越裳;东汉时期,滇越和越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知下落何处。但在滇越和越裳消失之后,突然出现了永昌徼外和日南徼外的掸族,掸族其实就是越裳,只是后来历史学家在记录历史时用掸取代了越裳二字而已。

       东汉时期,掸取代越裳的名称继续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掸又被称之为僚、鸠僚;隋唐时期,又将掸称之为金齿、银齿、绣脚绣面等。唐朝以后,金齿、银齿、绣脚绣面等民族被称之为掸泰,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掸泰民族群体。

越裳岩画

       由此可知,越裳是一个广泛分布在南方的民族群体,类似于部落联盟群体。越裳是中原王朝对这一群体联盟的称谓,越裳的族民生活在中南半岛北部,以古越族为共同的祖先,其活动地域包括了今天的越南中西部、老挝、缅甸、泰国三国的北部地区,在中国云南南部及西南部、缅甸东部地区这一广大的区域,都属于越裳。

      越裳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民族群体,内部以部族联盟为主,因此相对来说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统一的国家政权。元师元年(公元1年)来中国进贡的越裳王重译,最多也只是一位部落首领。

越裳人后裔成人礼

       越裳是中国南方诸省的古越人后裔,他们在老、缅、泰、越等国的北部生活,是如今东南亚掸泰人的祖先。这些人与中国,与古越人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属于中国古越人后裔,与中国有割不断的历史关系。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鸿厖纪》、《岭南摭怪·鸿庞氏传》等越南古籍的说法,越南始祖“貉龙君”娶神农氏帝宜之孙女,两人生下一胞,“胞中开出百卵,一卵生一男,乃取归而养之。不劳乳哺,各自长成。秀丽奇异,智勇俱全,人人畏服,其非常之兆,是为百粤之祖”。从此,“貉龙君”的后代在今越南地区世代称王,推举“雄长者为主”,称号为“雄王”。根据越南史书记载,中国殷代时,越南雄王因“缺朝觐之礼”,而招来殷王武丁率军来袭(又称“殷寇”;而《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鸿厖纪》则说是“雄王六世”时期的“国内有警”)。正当大军压境时,仙游县(或作武宁县)扶董乡的一位三岁童子自动请缨,带领雄王军队来到殷军阵前,“挥剑前进,官军(雄王军)后从。殷王武丁死阵前”,而童子亦随即“脱衣骑马升天”。其后,雄王尊该名童子为“扶董天王”,立祠拜祭。中国古籍里的“越裳氏献白雉于周”的说法,亦被越南史书所吸收,并称越裳氏就是越南祖先雄王的中国称谓。据越南《岭南摭怪》所说,“周成王时,雄王命其臣称越裳氏,献白雉于周。”亦即是说,鸿庞氏的君主派出使节,以“越裳氏”之名,入贡于周。一如中国的古籍,周公认为自己德行不足,于是退回了这次贡物,并赐以重赏,将来使送回。据越南古籍《越史略·卷上·国初沿革》所说,中国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尝遣使来谕,碓王拒之。”亦即是说,越王勾践有意招揽雄王鸿庞氏,但遭拒绝。之后又过了近两百年。前316年,秦惠文王灭蜀,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族人逃奔越南,乘越南雄王疏于防范,夺取政权,越南雄王鸿庞氏遂亡。

据越南史书,从此古蜀国遗民和越南本土鸿庞氏居民相互融合,成为现今越南人祖先。越南史书记载蜀国末代王子蜀泮活了百余岁,号称“安阳王”。他统治越南期间制造了灵弩,抵御了秦朝几次的进攻。前210年,秦朝任嚣、赵佗率军入侵。赵佗在北江的仙游山与“安阳王”蜀泮交战,“安阳王”蜀泮用灵弩击退了赵佗。赵佗退守武宁山,遣使讲和。双方约定以平江为界,北为赵佗界,南为安阳王界。赵佗子赵仲始娶“安阳王”蜀泮的女儿媚珠为妻,入赘安阳王家。仲始窃取了灵弩,用假弩将其掉包。仲始以省亲之名义北归,临行前对媚珠说:“夫妇恩情不可相忘,如两国失和,南北隔别,我来到此,如何得相见。”媚珠说:“妾有鹅毛锦褥常附于身,到处拔毛置岐路,以示之。”仲始回到北方后,将这番话告诉了赵佗。

西元前208年,任嚣病逝,临死前嘱令赵佗掌管岭南事务。赵佗在岭南发兵拒险,成为一路割据势力。赵佗发兵南下进攻安阳王。安阳王不知灵弩被窃,为赵佗所败,与女儿媚珠同乘一马逃跑。赵仲始认准鹅毛紧追不舍,安阳王逃至海滨,下马,在涌出海面的金龟的协助下,持七寸文犀走入海中。

安阳王在海滨下马之时,因金龟指称乘坐马后的人“是贼也,盖杀之”,于是挥剑斩杀了媚珠。媚珠的血流入海中,化为了明珠。仲始痛哭不已,将媚珠的尸体归葬螺城,其尸体化为玉石。后来因思念媚珠,投井而死。

越裳操古琴曲

     其曲意为:"按史,周公相成王,敎化大行。交趾之南越裳氏曰,天无烈风滛雨,海不扬波三年矣。意者,中国有圣人,盍往朝之。周公锡以骈草五乘,皆为指南之制,俾之不迷归路,作为是操,以见王化所被,无远不至。观夫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之言,可以想见其时矣。"

琴曲解析

《风宣玄品》

       雨之施物以孳,那我何意于彼为。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戱以侮。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西麓堂琴统》

       周公辅成王践阼天下大治,越裳氏乃献白雉重三译而来朝,公作是操,百世而下犹可枉见雍熙太和之盛也。

《谢琳太古遗音》

      按史,周公相成王,敎化大行。交趾之南越裳氏曰,天无烈风滛雨,海不扬波三年矣。意者,中国有圣人,盍往朝之。周公锡以骈草五乘,皆为指南之制,俾之不迷归路,作为是操,以见王化所被,无远不至。观夫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之言,可以想见其时矣。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噫于彼为。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戱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