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师徒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人生 2022-08-26 发布于四川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中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方证学者,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对汉方及腹诊亦微有涉略。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柴胡家族里的重要成员之一,按照方证辨证的原则,一般需要出现胸胁苦满、胸腹悸动、小便不利、焦虑这样的主证时,才会考虑使用,但根据日本汉方家的使用经验,此方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出现胸胁苦满的柴胡证,桑木崇秀甚至把此方看做是高血压病、心脏病、女子更年期综合征的专方。今天,笔者想通过另一个角度来掌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使用要点,那就是问病因。
        我举黄煌老师和他的学生何运强的例子,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
黄煌医案:
      一个大三的女学生,闭经三月来求方。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文静寡言,除疲劳感外,余无所苦。眼睑好像有点浮肿,时有腹泻。
      初诊:断为湿,用五苓散加麻黄牛膝,半月无效。
      二诊:急于催经,用葛根汤合当归芍药散,3周无效。
      三诊:陷入沉思。形体不憔悴,皮肤不干燥,脸上白净,为何月经不调?其中必有隐情!于是追问病史,说高中阶段因父母亲频繁调动工作而转学,入大学后身为党员干部,严格自律,不敢宣泄,压力与日俱增,于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枳壳、厚朴、川芎,半月后白带增多,其后月经来潮。

何运强医案:
     女,68岁,近6年来觉口咸,不敢食菜,胃脘有烧灼感,怕冷喜暖,舌质淡,苔微黄。
     初诊:考虑胆热脾寒,投柴胡桂枝干姜汤,5剂无效。
     二诊:根据传统中医口咸肾虚之说,用金匮肾气丸,5剂无效。
     三诊:仍然愁容不展,诉口咸依旧,腹部烧灼难受,再观患者体质瘦弱,面色萎黄,腹部扁平,投小建中汤,5剂仍然无效。
      四诊:抛开主诉,询问病史,说曾与人生一场大气,然后便有此证,并且白天忙碌时不明显,夜间失眠时加重。遂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栀子厚朴汤,5剂口咸大减,再服5剂,诸症消失。

        这两则医案有这么几个共同点:
1.患者的症状、体质、脉象、腹证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不符合,甚至是矛盾的,比如案二的体型瘦弱、面色不佳,怕冷,舌淡,但看症状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方子上的。
2.都是用了好几诊无效的。黄煌师徒前面几诊都是围绕刻下证进行处方的,这是常理,也是方证辨证的核心。娄绍昆就强调过,刻下证是方证辨证的核心,不能轻易地把以前所谓的致病因素考虑进去。这是常理,但如果按照这条道走不通了,病因辨证也是非常好的办法。
        笔者把这种根据病因使用经方的模式称之为溯源法,《伤寒论》里边也讲到过几个方子最常见的病因,比如
麻杏苡甘汤条文言: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肾着汤条文言: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虽然病因辨证很实用,但杨大华教授亦指出:要先以刻下证进行方证辨证为基础,反复无效后才会考虑病因辨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