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超过7.0,先 别着急加药,先确认有没有使用这些方法

 空谷幽兰80 2022-08-27 发布于广东

大部分糖友并不在意血糖高或低。有的人不怎么测试血糖,血糖高低自己不知道。问最近血糖怎样?ta会说:好久没测了,等我明天早上测一下看看。我的糖友妈妈就是这种状态。还有一种是:即便血糖高了或者低了,也是无所谓和没办法的状态,我的糖友岳父就是这种状态。更别谈分析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来管理血糖了。

我认识到,平时我更多的是和那些注重血糖的糖友交流。因为他们会主动搜索学习,所以才找到我们这类天天发糖尿病科普知识的平台。而我发现不重视血糖的糖友才是日常我们身边所遇到的“大多数”,而且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平时应该忘记血糖问题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面糖友的日常血糖,我看了很焦虑,而本人则是诧异和无所谓的表现。

为什么呢?有一种原因可能是:除了极端的高低或者监测时看到的数字,身体感受不到血糖变化。血糖造成的症状表现又有严重的滞后性,容易让人疏忽和大意。像从视物模糊到视网膜病变、从周围神经病变到糖尿病足的出现,从尿蛋白+到糖尿病肾病乃至肾衰的出现。至少是10年左右不良血糖侵害累积形成,而初期则没有感觉。

这些问题,大部分糖友可能都不知道,知道了也不重视,即使是我的这篇文章,如果不是要发给我身边的糖友,很少有糖友会主动搜索看到。否则,像我们这样每天发文章,不可能坚持了将近8年,总共才有50多万糖友关注到我们。要知道,中国可是有1.14亿糖友人群啊。

原因可能我文章开头所说的,大部分糖友不重视血糖,也不怎么测血糖,测了血糖也认为高点无所谓,即便想控制也不知怎么办,即使我告诉他怎么办,他也很难改变,一时改变没有养成习惯也没用。

习惯最重要,习惯就是文化是“肌肉级别”的记忆。是要改变价值观、甚至改变信仰的“痛苦”过程。举一个例子就知道:我每次回老家到亲戚家做客,主人都会让你多吃点饭,盛饭的时候都会帮你多盛点,生怕你没有吃饱。在他的观念里,没吃饱吃得少就等于怠慢了你。几乎没人会说:“你少吃点”、“你可别吃多了”之类的话。可能中国老一辈的人被饿怕了,即便在家里,父母习惯了吃那么多饭,你也很难对着父母说:“别吃了”,“你少吃点”。

上述是我这篇文章说的第一个重点:改变糖尿病,首先要重视血糖问题,还要改变一些观念,甚至是某些价值观和传统。

但是我觉得没有改变并不代表糖友不想改变。只是取决于每个人改变的意愿强度、认知和观念差异以及行动力。说到这儿,要为找到并关注我们的糖友鼓掌。我觉得愿意学习和改变才是战胜糖尿病的先决和必要条件。

我根据对身边糖友的观察,结合相关的膳食指南和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下基本的饮食方法和原则,供身边朋友参考,只要执行,我相信血糖能更好点。当然,涉及到诊断治疗用药,最好是咨询医生。

即便是饮食方法和原则,我也只能说“可能、一般情况、大多数、通常”等模糊的词汇。否则,任何绝对性的用词都有可能被打脸。不过,也欢迎打脸, 不辨不明。如有更好的理性观点,可以在尾部留言讨论和分享给大家。

下面这套方法最近帮助一位糖友改善血糖,实践下来的效果明显,接受度也很高。

一定要减量的食物——主食:主食主要是指淀粉类的食物食物(面食、米、地瓜、芋头、土豆、玉米等等)

至少要减半,尤其减少精米、精细面加工的主食的量,用粗粮杂粮来替代。

不过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是主食?什么是碳水类食物?主食通常是指淀粉含量高的、粮食类的为主的食物:大米、白面、还有像根茎类的土豆、地瓜(红薯、白薯)、莲藕、荸荠等等。在北方要注意的是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大饼等。这类是一定要减半(至少减半)的。在南方主要是米饭、米线、面条、小笼包、叉烧、粽子等。这些是要重点关注和注意减量的。

图片

即使是地瓜、老玉米、芋头等等也要减少量。而且每次做饭不要做多了,吃多少做多少,不然为了不浪费也会导致多吃。

饿了怎么办?

一定要多吃的食物——叶菜类的蔬菜,每天不少于500克(不包括土豆、莲藕、山药等淀粉多的蔬菜)

如果你减少主食了,可能导致两种不习惯的感觉:一个是饥饿感,二个是空虚感。中国人自古有吃主食的习惯,有一种不吃主食等于没吃饭的思维惯性。所以可能会产生一种吃了半点东西但是却感觉少点什么的空虚感,这一点要去自我克服。而饥饿感的话,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来填充。为了记忆方便,这些可以作为需要增加食量的食物种类。这里请务必记住:首选叶菜类蔬菜,像白菜、菠菜、青菜、油菜等等,这些是至少保证一天不少于400-500克量。但不包括土豆、芋头、莲藕、山药等我们传统认识的“菜”

不能少且要定量的食物——肉类蛋白类(每天2-4两(鱼虾贝、鸡鸭肉、猪瘦肉),每天至少要有一定的蛋白脂肪类的食物;

优先选择鱼虾贝、鸡蛋、大豆、牛奶类的食物、次选鸭、鸡、鹅等两条腿的食物;再次羊、牛、猪肉等瘦肉类。说定量补充意思是每天不可或缺,但是也不要吃太多。

图片

优选鱼、虾、贝类等食物

图片

次选“鸡鸭鹅肉”,兔肉不常见,我不吃这么可爱的动物,据说对血糖更有利

另外,水果也是要吃的,尤其是吃水果的时间和种类,可以优选一些含糖量没有那么高的水果在餐前30分钟食用。有一种说法是:这相当于给胰岛细胞预负荷,用水果中少量的糖分来提前给胰岛细胞“预热”,刺激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当我们吃正餐的时候,刚好可能对应控制正餐中食物中的糖分。这是我的猜测啊。不过中国农业大学的范志红教授做过健康成人的观察,餐前30分钟食用半个苹果,对比下来餐后血糖会有显著改善。

推荐食用的水果包括哪些呢?这个无法说全,因为食量的控制更为重要,即使是含糖量很高的水果,少吃一点点影响一般也不大。但我们更推荐像苹果、梨子、樱桃、橘子、柚子、草莓、猕猴桃、香蕉(11%)等含糖量在10%左右或以下的水果。

图片

而食量呢?最好控制在半个拳头或以下为好,这个是关键之一。

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些尽量不要选择,比如说山楂(22%)、荔枝(16%)、人参果(18%)、百香果(13%)、榴莲(26%)等。总之,含糖量越高,吃的量也应该越少。注:括号内为含糖量。

我说了吃水果的三个基本原则,原则一:优选含糖量低的水果;原则二:选择在正餐前30分钟最好;原则三:控制食量,含糖量低的半个拳头,含糖量高的话,逐渐减少。

后面我营养师整合一个水果含糖量的表格,送给大家。可以私信加糖糖营养师微信后获取。

另外,要提醒的是要注意饮食顺序。不要先吃主食,而是把平时主食的一半或者2/3食量预留出来,先吃蔬菜(有清淡的汤的话先喝汤)→再吃肉类蛋白→再吃主食,把主食类预留到最后使用。这一点也尤其重要,对血糖影响也是非常直观的。

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坚决不能碰的食物——含糖饮料(奶茶可乐等)、果汁(快速引起血糖升高的果糖为主)、油炸类、腌制类食物、饼干糕点、蜜饯类食物。当然,也有些无糖、低碳类的食品饮料,您可以根据自身血糖情况,偶尔解馋和替代常规饮食。但不建议长期过量食用。从经验来说:新鲜的多样化的食物搭配才是最佳选择。

今天说的饮食方法或者是原则,尤为重要的是我开头说的重点:我们要重视血糖,意识到管理饮食和血糖平稳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要重视血糖波动背后对身体的影响和危害。而且还要认识到改变并没有那么难。

主食不可或缺,但是少吃主食不等于我没吃饭,而且我们对主食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起码大饭量要改变)。饭量大的,把平时的量减少一半或者1/3,血糖就会有一些变化和改变。当然饭量本来小的和本身很消瘦的糖友,饮食管理可能更麻烦一些,需要更多的医学治疗性的方案干预,这块最好请专业背景的营养师和医生帮忙。


干预案例

糖友年龄:66岁,女,病程10年以上。目前用药二甲双胍,体重130斤。最近血糖波动较大

这位糖友是8月14号佩戴动态血糖仪,由于动态是分析组织液的血糖,前两天通常不准。所以我从第三天开始截图血糖变化。另外,由于我设置的报警范围是3.9mmol/L-10/0mmol/L,所有空腹8.4时也是按“正常”提示的。

图片
月初时指尖血空腹血糖:8.4mmol/L

8月14号开始使用动态,下方血糖截图是从8月16号开始。

图片
#第一天8.2mmo/L >>
图片
#第二天7.4mmo/L >>
图片
#第三天热7.6mmo/L  >>
图片
#第四天今8.3mmo/L  >>
图片
第五天7.3mmo/L  >>
图片
#第六天6.5mmo/L  >>
图片
#第七天第7.0mmo/L  >>
图片
#第八天今6.5mmo/L  >>
图片

我的记录截止到第八天中午,空腹血糖:6.3mmol/L 

空腹从7-8左右徘徊,经过一段时间干预调整,血糖已经稳定在7以下,属于达标的管理范围了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或许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善空腹血糖。除了方案的有效,当然有其他的辅助方法。最重要的是:这位糖友重视血糖、配合度高,愿意按照我的方法去执行,否则再好的方式不被执行也不会发生效果。当然,这位糖友结果令人非常欣慰。

再次要说明的是:血糖变化的背后是极其复杂的机制,任何绝对化的饮食方法和原则都有可能在某个个体身上失效。所谓千人千面,真正适合自己的饮食模式,最终还是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案。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自己学习了,自己执行了,改变了,好的结果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本文作者:糖友圈孙志明

本文作者:糖友圈孙志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