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桐柏版“疯狂的石头”:民间艺人王光宇的手绘石头画

 赤道蚂蚁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自从有了相机,画画便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我想,这种说法,显然是过于绝对的。其实,艺术产业的推进和发展,不在于被高新科技所取代或占有,其真正的奇妙之处,在于“留白”,在于开拓空前的荒原。比方说,一段路上的荒芜,一幅画上的苍茫,都可以被称作艺术的真意。

  

当一块毫无生命力的石头遇上画笔,当无所不能的灵感,在一块快冰冷的石头上,绽放出柔软的奢华,玲珑的色彩之美,会使得每一块坚硬的顽石,都充满了鲜活的爆发力。

那么,当生命遇上艺术,当艺术遇上创新,又将会创造出怎样的妙趣奇缘呢?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民间手绘艺人,与我是忘年之交,名叫王广宇,和我母亲同岁,退休之前,她曾是我们当地档案局的一名优秀管理员。她为人真诚、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历练出了王老师优雅、练达的性情,是朋友圈公认的热心女神。

  

王广宇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一块块平平常常的石头上,用精致的画笔进行各种手绘。平日里,朋友们出去游玩时,总不忘捡些“可塑之石”送给她,凡是去过王老师家的人,都会为她家里珍藏的各种石头而深感震撼。

你可千万别小瞧这些毫不起眼的石头,在这些石头里,那可是藏有大文章的,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石头,只要经过王老师稍加设计,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石头画,立刻就成了令人称奇的艺术珍品,直叫人叹为观止。

  

在王老师所有的石头手绘作品中,我本人最钟爱的,是她2015年上半年主攻的“中国风百子图”系列。走进王老师洋溢着淡淡墨香的创作室,面对眼前这些玲琅满目的手绘作品,给人最大的震撼就是“这些石头简直太疯狂了”。

一百多个中国风萌娃娃造型,以其生动、形象,而又极具亲和力的姿态,招惹得人心暖意无限。王老师根据不同的意境,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符合时令和地域特色的顶级作品,色彩鲜亮的轮廓线条,丰富饱满的人物神态,在一块块石头上,勾勒出了活灵活现的文本故事。

在这些艺术精品中,每一块石头,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在激励着人奋勇向前。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石头画,你才终于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艺术叫做“疯狂的石头”。

  

中国传统百子图,也被称为百子迎福图、百子戏春图,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由于百子图寓意大而多,人们往往把祝福和恭贺的美好愿望,发挥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王老师结合百子图的象征意义,将手绘艺术,直接展示于一块块平凡的石头上,描绘出了许许多多天真浪漫的孩童形象,这些孩子们,或在亭台楼阁间互相追逐嬉戏,或手执灯笼、彩旗,或踢毽、下棋......浓郁的中国风,着实令人欢喜。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师还将石头手绘,与中国民间传统故事结合在一起,以童谣故事为蓝本,绘制出了“司马光砸缸”、“王二小放牛”等题材作品。在这些石块上,每个孩子的神态都各不相同,表情天真可爱,十分有趣。每个孩子的调皮可爱之处,都被王老师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把大家带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石头手绘的颜料也是很有讲究的,使用普通颜料在石头上画画,不但难以着色,而且色彩很容易堆积,稍不留神就形成了不均衡的积点。为此,王老师经过反复筛选,最终采用丙烯颜料,调和出适应石头手绘的专门用色。这样一来,画好后,再涂一层清漆,就可以保存很久,并且不会出现掉色现象。

此外,石头手绘和绘画不同,在石头上绘画,难度可见一斑。在纸上画画,因为纸是平面的,无论怎么画,手的发力点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石头的特殊材质,每一块的形状各有不同,在进行石头手绘时,人要不断的思考,要结合自身灵感,去想象要画出什么,从哪里下笔,再到哪里的落笔。这些,无不都需要具备驾驭艺术美感的能力。

王老师就是这样,在石头手绘过程中,正是结合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审美情趣,一次次对创作思维,做着各种挑战,最终才向我们呈现出了那么惊艳的震撼之作。

她的这间石头手绘创作室,就像隐藏在森林中的童话小屋,打开这扇门,她呈现给大家的,将是一个至真至美的多彩世界。

—————— 遇见,是我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