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享|心传·江湖·餐台上的舞者

 赤道蚂蚁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心传·江湖·餐台上的舞者

文 | 赤道蚂蚁   公众号 | cdmy1212  

微信 | cdmy1210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1》拍出了一部饮食纪录片的趣味精髓,那么,《舌尖上的中国2》则引领着我们一起走进了这部片子的思想内核,用独具特色的镜头,诠释出了舌尖与人的关系,同时也为食物与文化定义了全新的答案。

《舌尖上的中国2》仿佛是旋转在一方琉璃天台上的舞者,自她转身或凝眸的每一个瞬间,似乎都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她思索的表情。从《脚步》到《心传》,从精湛的食材制作,再到奇妙的发酵过程,我们跟随这个灵动的舞者,从金黄的麦田起步,旋转于无限唯美的深山、海边,溪流,还有激情四射的露天餐台。当那些欢畅的神态与幸福的情绪,还有期盼的眼神,逐个呈现在一方多姿多彩的荧幕上,我们也终于发现,原来在这方寸之间,用音乐、画面和旁白串联起来的,不单单是挑逗味蕾的美食,剔除掉所有的惊喜与感动,《舌尖上的中国2》所勾勒出的,分明就是一道富含中国色彩的文化长廊。在这个独特的长廊里,所有的人性故事,将以舞动的方式,流转于纷繁的天幕或澄明的侧窗,而这些由智慧和力量铸就的美食,则幻化成了一束束流光溢彩的灯柱,照亮了每一个精灵般的舞者。

《舌尖上的中国2》从第一集《脚步》开始,就刻意摈弃了粗浅的微距舌尖拍摄,而是为我们呈上了一部动人的“舞台剧”,将“食物”这一不仅仅代表人类生存基础,更是代表了东方文化符号的载体,作为了一个个生命体,继而又赋予了它们全新的身份。制作者们用难能可贵的视觉表现力,赋予了美食组群们更加唯美的特殊意义,牵出了一个个奇妙绝伦的精彩亮相。

我们究竟该怎样品味,才能咀嚼出一碗碗羊肉泡馍的恬静与安适?又该如何甄别,才能分辨出一张张裤带面的劲道与浑厚?当我们在饥肠辘辘的时候,面对一份份食材,我们又该用怎样的动作,去抽离出蕴含其中的莫大能量,使这些绽放在容器中寂静的配角们逐个鲜活起来?

我们终于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找到了最贴切的答案,在渐入佳境的《心传》里,邂逅了一个个浪漫的舞者。当寻觅成为反哺式的馈赠,当相遇升华成独一无二的觐见,我们会突然发现在《心传》里,正是这些穿梭于天地之间,流连于口舌之中,翻滚于汤火之内的奇妙生命体,为我们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世界,也正是她们带着我们一起行走在通往生命巅峰的征途中,让我们和她们一同回味着历史,珍重于当下,展望于未来。

一部《心传》就是一部武侠。我们在这里见证了人与自然的默契,感知生命力的强大,也挖掘出中国人餐饮习惯的独特魅力。从大美徽州菜籽油的人工锤炼,到大山深处蕨根籽粑的天然烹制,我们都能够轻而易举地罗列出单单属于中国的无以言表的传统特色。

师傅与徒弟的授业经历,父亲与儿子的家族血脉之恩,在美食和文化的对接交融过程中,触动着国人的感动情绪。这些人们传递着美食制作与把握天赋的绝世秘籍,将高矮胖瘦的苏州糕点和抽丝剥茧的陕北挂面,也将姹紫嫣红的烫三丝和火候绝妙的上海本帮菜,统统命名为一道道趣味考题,考验着所有食客的阅历与舌功,同时也延续和发展着国人的饮食文化。

在这部《心传》里,透过方寸之间,我们自然不能用温度计去感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温度,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架天平来衡量出所有劳动者的辉煌和汗水。他们以十足的感性历练出真实的自我,用劳动的形式,解答着各自对生活和岁月的理解;他们也以充盈的理性铸造着眼前的世界,这些创造着美食的人们,将灶台上的食物推动了2000年,缔造出了灿烂的东方文明,让全人类在华夏大地的天南海北各具特色的食物中,找到了中国文化的真谛。

这就是《心传》。在这里,每一个舞者都是蹁跹于绚丽舞台上的武侠。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用鼓声、琴声等中国传统的乐器,奏响了华夏音律,同时也用这些符号连接起了巧夺天工的食材制作,将视觉和味蕾,江湖与心传的概念,逐一勾兑出不可替代的东方意味。

遇见文艺,邂逅诚意赤道蚂蚁微信公众平台,将同步全网新原创内容,潜力打造独具“热味儿”的自媒体平台。既然来自赤道,就要让沙漠开花;既然发声,就要让全世界听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