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记忆 | 苏青其人

 新用户9030yrKZ 2022-08-27 发布于上海


苏青(1914年~1982年)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肄业移居上海。苏青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

年轻时苏青留影。

1935年,为发抒产女苦闷,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是为创作的开始。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作品主要发表于《宇宙风》、《逸经》、《古今》、《风雨谈》、《天地》等杂志。与张爱玲“珠联璧合”,红极一时。

1943年,代表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一时被目为大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半年内再版九次,到1948年底,已有18版之多。又被称为“犹太女作家”。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小说的内容为女性涉世而终遭幻灭,写男女情事大胆;文学风格为实录通俗的故事品格,但俗中又带有点无意的隽逸。苏青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浣锦集》一版再版,乃至印了十几版。此外还有长篇小说《歧途佳人》等,《歧途佳人》也一时洛阳纸贵。苏青为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

“ 一代才女”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句话:“古代的女作家中我最喜欢的是李清照。近代的最喜欢的只有苏青。”一向少言冷傲,目无下尘的张爱玲能够说出这样对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女作家的评价实属不易。

才女张爱玲

请读者朋友注意“只有”二字的副词语境。在这里有“唯一”、“排他”的意思。即使这样张爱玲感觉还不到位,不过瘾;索性指名道姓地直接将苏青与当时活跃在文坛的女作家进行了一番比较。不怕得罪当事人又说了这样一段话:“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人作者特别分作一档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与苏青相比我才是心甘情愿的。”

请仔细品:这里又出现了“只有”二字。在多数国人追寻流行含蓄内敛的处世之道的社会里。这样的评语无疑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甚至是“石破天惊”的。

那么这个被张爱玲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苏青到底是何方“圣人”?张爱玲对苏青的评价,按笔者的拙见里面固然有“惺惺相惜”的私交成分,但如果苏青其人其作品没有“二把刷子”的话,张爱玲也不会并且也不可能有如上的评语。借“岁月”平台梳理下苏青的人生之路及文学创作的大致轨迹。也是对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时常在上海老卢湾自忠路抑或普陀区工人新村的林荫小道上徜徉其间、独自漫步的上世纪40年代风靡上海滩女作家苏青的一个怀念。

01

“冯家有女”才貌全

苏青191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家里长辈给这个胖嘟嘟,惹人怜爱的女婴取名“和仪”,取字“允庄”。苏青的父亲在苏青呱呱坠地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庚子赔款的赴美留学名额。苏青是她走向文坛起的笔名,随着她的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不断深入,苏青的名字也和其作品一样熠熠闪光。原来的名字几乎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按胡兰成的介绍:苏青的家境是富裕的,她出身在一个富有之家,祖父有几千亩田。但我没有听她讲过祖上是否有过从商的经历。胡又说:苏青的祖父是举人。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被胡兰成形容是有“底子”的。苏青的祖父冯止藩的情况在闻名遐迩的“天一阁”有专门的介绍。这样的“底子”不得不说够厚重的。

胡兰成又写道:宁波人与生俱来的有一种自信的满足。他们毋宁是跋扈的,但因为有底子,所以也不像荒瘠的山地的人们那样以自己的命运为赌博。他们大胆而沉着。对人生是肯定的。

再加上苏青的外貌:结实利落;顶真的鼻子,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无可批评,因之面部的线条虽不硬而有一种硬的感觉。倒是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在没有罩子的台灯的生冷的光里,侧面暗着一半,她的美得到一种新的圆熟与完成,是那样的幽沉的热闹,有如守岁烛旁天竹子的红珠。

以上文字也是出于胡兰成的笔。胡的寥寥数语将苏青“天生丽质”一览可阅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照苏青存世不多的少妇时期的照片,真叹服胡兰成的文笔老道精准。 

02

“宁波皇后”冯和仪   

1933年秋。苏青考入有“民国第一高校”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大学”前身,主攻“外文系”。南京为“六朝古都”,也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名流荟萃,底蕴不凡。苏青作为这一年宁波地区唯一考入该校的女生,引起轰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校门。

宁波地区的新闻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此在当时的民国首都——南京宣传一下自己的家乡。从宁波一路北上到南京。驻扎在南京中央大学周围,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报道活动。

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同年秋在南京的宁波同学会举行了一个常会。会上除了一些正常的会务例会事项外。有项主要内容就是推荐“中央大学”的宁波皇后。这个头衔好像是专为苏青制定的。生性活泼,魅力四射的苏青当之无愧地获取了这个“皇后”桂冠。

时年苏青21岁,是女人一生最为艳丽芬芳的阶段。此时苏青已经婚约在身。男方李钦后也是宁波一个富裕家庭。李家肯定知晓苏青在大学的一些情况。面对如此优秀又喜欢抛头露面的未来儿媳,李家的内心起了微妙的变化。既然有婚约那就早点成婚吧,冯家也有心将事情早日做好成全。

对刚入大学的苏青来说,大学生活的新鲜时尚、六朝古都的千姿百态对她的吸引力肯定要比做个“新娘”大。但婆家的催婚,娘家的劝说,也容不得自已定夺。最终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书照读,婚也结;二者都不误。苏青想想也对,结婚只要没有小孩,也不会影响学业。

但世界上的事情偏偏如此来得巧,来得准,也来得横。结婚的第一个月苏青“有”了!

民间说的“坐上喜”与苏青缘分很深,粘住不放。苏青本意要将自己的学业放在首位的,所以自然想到了打胎。与相恋她的男同学到南京的医院去咨询了几次。此事的经过,可以一窥:苏青是个心很大的女子,夫家的担心也是有点道理的。

学校允许“学生新娘”,但不允许“学生新妈”。无奈之下,苏青退学了。

从1934年9月17日生“头女”一直至1942年生儿子止。苏青几乎是年年分娩。在接生婆一声声:“先开花,后结子”的叫喊声中,一口气连续生下4个女儿;随之相伴的接生婆“先开花,后结子”的叫喊声也渐次的减弱和无力。

国人“重男轻女”,“甬人”尤甚。鲁迅先生在《热风》中直言:“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李家娶苏青早是福气,但这个福气是建筑在要生“儿子”的基础上。“香火”不能绵延了,何来“福气”?

这时的苏青自然为了不能生“儿子”一事。招来了夫家很多白眼,灌进了不少刺耳的话。她愤愤不平地在“生儿与育女”一文中说:“古国古礼,无子为七出之一,为人妻者,无论你的德容言工好到怎样程度,可是若生不出儿子的话,按法据理,就得被丈夫逐出去。”

苏青接下来几乎是“开骂”了:“说得小一些吧,就是儿子是白痴,只要他知道性交,你的丈夫的祖先总可不做若敖氏之鬼,你也不失为x门中的一位功臣。”

感谢当代科学。现科学已经证明“生儿出女”是有男方的几粒“精子”决定的,而不是女方。古往今来,上苍大地,有多少女人戴着生不出男孩的帽子,替男人受过;遭受了多少“不白之冤”,做了多少次的“窦娥女”。

03

一字一泪的《结婚十年》

要了解苏青的人生及文学创造道路,《结婚十年》是不得不议的作品,《结婚十年》是苏青的处女小说也是成名作。苏青与首任丈夫李钦后婚期也是十年。所以评论界及大家都认为:《结婚十年》是苏青的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笔者在看《结婚十年》,乃至《歧途佳人》、《续结婚十年》等作品时。苏青的第一人称的写法,所描叙的事情真实可信,步步尖锐;看了笔者手心渗汗,内心惨厉,真实的可怕。

苏青的这种将小说技巧于不顾,直白的犹如报告文学的写法,笔者自然想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想当初,《我与地坛》在发表时,到底是归类小说还是散文。史铁生与《收获》杂志的编辑争议了好长时间。后来采用了折中办法,在“史铁生作品专辑下”刊登了《我与地坛》。

看了苏青的写法。我甚至想到了自已的中学时代。上世纪70年代上海有个文学期刊《朝霞》,有个作者叫段瑞夏,写了一篇小说《典型发言》。在当时文学创造要坚持“三突出”的原则下,段文的如泣如诉的第一人称的写法看了笔者小心脏几天都在激动的跳动着。在文学作品荒芜的日子里,这样的写法无疑是有冲击力的。在笔者充满“文学幻觉”的岁月里,一直在自言自语: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我以为:能够将自已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写到作品里,能够将读者带入作品里;作品的表达形式可以放在次要的地位,应无碍。或者说了“绝对”一些,读者看了你的作品有很强的“代入感”,也是作者的一种功夫。

请读者朋友与笔者一起走进《结婚十年》的几段场景,体验一下苏青作品里的“苏青世界”。

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

《结婚十年》的开头就非同一般。以男主人公徐崇贤、女主人公苏怀青的结婚启事为开头。是以报纸的原汁原味的广告原版移植到小说的开头。这样劈面的开头看似直接,实际上蕴含却很丰富。笔者拙见:这是一个可以和任何一本世界名著“比肩”的开头。

这样的开头已经将小说要讲得事情及主人公的大致情况有了个铺垫。也基本确定了小说的风格和基调。

如:女主人公出嫁之日不愿意“坐花轿”,认为婚礼既然在当时还比较时兴的“青年会”地点举办;以文明婚礼的形式行有点古板的“坐花轿”礼仪。女主人公有点不愿意。

可新娘的妈妈却不同意,一定要“坐花轿”。母亲坚守民间的规矩:只有处女出嫁才有资格“坐花轿”。不坐花轿,成何体统!

短短几行字的描写将女主人公的“叛逆”性格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了等“花轿”,在床上等了一个上午不能动弹,大小便急得要命。没有办法,女主人公苏怀青急了将“枕头”当“痰盂”。

小说是这样写的:“我急得流下了泪。泪珠滚到枕上,渗入木棉做的枕芯里,立刻便给吸收干了,我忽然得了个下流注意,于是轻轻地翻过身来,跪在床上,扯开枕套,偷偷地小便起来。小便后把湿枕头推过一旁,自已重又睡下,用力伸个懒腰,正有说不出的快乐。”

以上文字:表达直白,又不失层次感;情节跌宕,又不失可信度。有浓浓的明清小说聊家常事,道儿女情的风格。名家林斤澜说:“鲁迅先生研究小说的起源,说是休息时候的消遣。”对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清朝苏州人沈复写的《浮生六记》等明清“笔记”之类的小说作品应列上品。


现在有很多作者在动笔前就发誓要写成“一部不负伟大时代的励志作品”,笔者看了几部后,多数感到难以企及所言高度。也有可能是笔者“消化功能”不良所致。好的作品应该是在“不经意”氛围中产生的。阿来甚至将“写容易归类的作品视为一种风险”。


林斤澜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有一种源远流长的文体,叫做“笔记”。那是闲文,或是忙中偷闲记下点闲事,却给我们留下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小小说若从这里吸收营养,我想会走出一条路来,穿过芳草地。”


我想苏青已经以她的作品在80年前向世人证明:她的作品大概已经“穿过芳草地”了。


在结婚的当日,男主人公就与从上海赶来参加婚礼的亲戚寡妇瑞仙混在一起。寡妇身份的所限,瑞仙不能进新房,但二人却在书房合唱了一段《风流寡妇》。结婚后的一系列生活,包括与小姑等家庭成员的相处关系,最后发展至男主人公徐崇贤动手打苏怀青等,造成了婚姻破裂,各奔东西。《结婚十年》的十年生活几乎全是在苏怀青“暗自垂泪”的状态下过着的。


《结婚十年》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版再版。有人统计再版了40余次,也有人统计再版了70余次。由于书中描写了一些“夫妻生活”,有的露骨了些。好事者将苏青冠以“大胆女作家”,有的甚至直呼“文妓”。直至解放后的1951年李钦后因犯贪污罪被枪毙。


在判决书有一句话:“在敌伪时期他的前妻苏青所写风行一时的黄色小说《结婚十年》中所指的男主人公即是李钦后.....”


而此时李已经与苏青离婚8年,李已经另组建家庭且有小孩。苏青解放后参加工作已经恢复原名冯和仪。现在“老话重提”,且在正式官方文件上将《结婚十年》定性为“黄色小说”,苏青听后不胜恐慌。


但恐慌归恐慌最终被枪毙后的“李的尸体”也是苏青去收的,因为李的现妻已经吓得六神无主。不知苏青在目睹李钦后长长的尸体,心里的滋味是如何的?


所以笔者认为,有些读者心目中的“大胆”也好,“文妓”也好都不属于苏青。苏青应是面对漫漫生活中的汹涌波涛,没有回避而是直面,展现了一个女人的泼辣锐气和真正的“大胆”,而不是其它。


按苏青的才情和性格,在她的“组合拳”里应不光是小说写的好。苏青的散文、随笔等文体也是虎虎生威的。其中1944年4月在苏青自已的出版社“天地”出版的散文集《浣锦集》,堪称:文采斐然,波澜老成。


与苏青同时代的文艺评论家谭正壁也坦言:“苏青是个散文作家,写作小说在她似乎不过是偶然的兴会”。    所以苏青对自已作品的喜好内心是最清楚的:“爱读《结婚十年》的人,我是只把他们当做读者看的,而对喜欢《浣锦集》者,却有不胜知己之感。”

04

苏青说:“没有一个男人不好色”

张爱玲说:“苏青要谋生又要谋爱”。苏青与李钦后分离后,家里一大帮小孩要吃饭,自己也要生存。生活中很多现实问题在等着这位“单身妈妈”,此时“谋生”恐怕是第一位的。苏青写文章,办“杂志”,所有这些都要与鱼龙混杂的社会人打交道,特别是要与男人打交道。

此时的苏青刚30出头,是一个女人黄金年龄阶段的末端,也是女人最有魅力的花期时段。“华容月貌”正盛。

刚开始离婚苏青事业发展不是很顺。有人帮她出主意,你不是会写文章吗?写写我们的陈市长吧。这也许可以为事业发展“另辟蹊径”。

苏青写了一篇读了陈公博文章后的观感。写着写着文人的想象力不由溢出纸面。文章拿陈公博的鼻子说起事来,一忽儿说陈的鼻子有威严感,一忽儿又说有亲切感。

民间流传关于男人的鼻子大小与男人的“命根子”尺寸有关联度一说。读者看了文章后不由得“好奇心”爆发,羞得苏青一阵子没有写文章。这也说明苏青的“杂学”知识还欠火候。

但陈市长看了文章后内心是喜悦的,他约苏青到自己的办公室聊聊。俩人交谈后陈市长大概知道了苏青的情况。翌日有个穿制服的人到苏青的家中送了一张10万支票。只有收支票人姓名,没有送支票人姓名。

明白人都知道这个支票是谁送的,苏青当然也是明白人。当她想明白时要将支票送还。穿制服的人已经走了很远了。

陈公博这种集官僚和江湖作风于一体的做事方法,“国人”正擅长此道。难道陈市长是真正来帮苏青解决生活问题吗?此时陈市长下面的市民穷了“嗷嗷”大叫的人多如牛毛,陈市长也淡定如常。在这“做派”下面还含有其它意图吗?它的指向应该是不模糊的。

抗战胜利后,江苏高等法院对陈公博进行了开审。开审之日放在“清明节”,法院也和陈玩了一把“阴招”。不久陈公博在位于苏州狮子口的江苏第三法院执行死刑。

苏青本来长得端方美丽,在外行事亦也分寸感把控精准。她也想展开双手去抱住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她接触过官场的,商场的,甚至是同行的。陈公博、胡兰成、王林渡(台湾作家又名姜贵)等,她都曾经想“抱住不放”。一度还传出苏青与李钦后的弟弟李钦若有一段恋情。

但这些男人们在轰轰烈烈的“爱”的名义下,行“不爱”之事后,又悄无声息地走了。苏青次次想真心拥抱,次次抱了一个“幻影”。

05

穿“人民装”的冯允庄

解放后一度想留下来的张爱玲从上海的黄河路长江公寓走了。与当时的领导找了一个借口经香港,最后去了美国。张爱玲的这个决定是“深思”过的。喜欢穿宽大的“满族”风衣服的张爱玲担心曾经很熟悉的上海容得住她吗?

胡兰成晚年。

胡兰成也是个“精算师”,不声不响地去了日本。炎樱爸爸本身就是外籍人士,炎樱也走了。身边的人都走了。苏青不是没有动过考虑“走”的事情。但一群孩子在身可能打消了她的“走”的念头。

苏青在解放后做过很多行业。从剧团的编剧到剧场的门卫,都留下了她工作的足迹。其中最为开心的是她在尹桂芳“芳华”剧团度过了晚年最为难忘的“芳华”岁月;而在“芳华”剧团创作的《屈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据说受到了郭沫若及当时戏剧圈内人士文怀沙的好评。

几年后,著名导演谢晋遇到尹桂芳时还不忘尹在《屈原》里的表演。认为:尹桂芳一生塑造的角色,屈原最为成功感人。现在的自媒体在介绍“芳华”剧团历史还不忘《屈原》一事。其中在《屈原》编剧还写着:“冯允庄”三字。感觉做事还是很“有度”。

苏青解放后穿着“人民装”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她想太太平平地度过余生,她已经没有余力做超出一般生活要求的想法和动作。

但生活还是没有放过她。1955年12月1日,苏青在上海的自忠路244弄7号的家中以“反革命”案被捕。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至1957年6月27日。关押时间长达一年半。

笔者在职时也是“微官”一枚。上级领导为防止我们走入歧途,年年要进行廉政教育,手段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辣”眼睛是参观监狱。上海附近的监狱笔者基本上都参观过。给笔者留下最具“震撼力”的是“提篮桥”监狱。

苏青晚年照片

1985年苏青的第三代从上海赴美国。在随手的行李内,有一个小小的骨灰盒,那是三年前已经去世的苏青骨灰。也许是苏青的嘱咐,“也许”我们也不知道的“也许”。但这个动作基本上告诉世人,苏青要和这块土地来个“一刮二响”的告别。

王俊专栏文章推荐阅读

海上记忆 | 苏青其人

端午特刊 | “东门”买鱼

人生物语 | 回顾我参与处理的几起道路交通“亡人事故”

尘封往事 | 一句问候语:如何演绎成一场“倾城之恋”的前奏曲——发生在张爱玲、胡兰成之间的旷世之情

往事回顾 | 阮玲玉——发生在“沁园邨”的前尘往事

编者附录

苏青其人

民国时期的上海,有一本杂志叫《玲珑》,这是中国第一本女性时尚杂志。它里面都是些关于明星时装、美容、两性等等的内容,非常接近现在的时尚杂志。但是这本杂志上刊登的东西却足够惊世骇俗,其中有一篇文章甚至叫做 “怎样玩玩男子”。天哪,你能想象那是在1930年代,许多女人的双脚还裹着厚厚的裹脚布。在当时这本杂志风靡校园,女学生们人手一本,大家都在刷《玲珑》。

民国时代《玲珑》杂志

在众多女学生中,冯和仪是认真把怎样玩男子玩到底的读者,不过那是多年以后的故事了。那时候她已经是与张爱玲齐名的上海滩女作家,笔名叫苏青。张爱玲曾经说,古代的女作家,我喜欢李清照,现代的女作家,我只看苏青。

成名后的苏青俨然是两性情感专家和独立女性的代言人。她的一些言论放在今天听起来都能刷新你的三观。比如她把那句儒家经典 “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换了一个断句方式,改成 “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苏青就是这么一个“大欲存焉” 的女人。并且在她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和《续结婚十年》中,她毫不避讳地把自己的婚姻和情史写进了书里。苏青的一生经历了多个男人,但是她只结过一次婚,她的丈夫叫李钦后

李钦后是苏青的高中同班同学,是个典型的高富帅,长得一表人才,家里有钱,而且说得一口好英文。苏青呢,祖父是前清举人,父亲是留洋海归,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她考上了中央大学的外文系,但是随着父亲的早逝,苏家每况愈下。这时候恰好富商子弟李钦后来提亲,苏青的母亲满口答应,两人在1934年的寒假结了婚。那一年,苏青读大二,李钦后是东吴大学的大一新生。狗血的是,婚礼当天,苏青就发现丈夫与一个守寡的所谓表嫂之间眼神暧昧。

甚至后来的几个晚上,李钦后会悄悄溜到表嫂的房间里,两人一起合唱风流寡妇。而几个月后,苏青就因为怀孕被学校劝退。接着,苏青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渴望生男孩的李家对她冷眼相待,婆婆又催促她赶紧生二胎。苏青终于知道自己不过是李家的一个生育工具,但是在那个年代,她也只能听天由命。

22岁的苏青跟随丈夫来到上海生活,在五年里,一连为李家生下四个孩子,全是女孩。直到1942年,苏青生下了一个儿子,也是她的最后一个小孩。可以说,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实际上,男主人公李钦后奉行的是渣男哲学,出轨一次一时爽,一直出轨一直爽。

那时候住在苏青家隔壁的是另一位作家和他的太太,作家名叫徐訏,他太太叫赵琏,他们都是宁波老乡。苏青夫妇和徐訏夫妇也是彼此认识的。苏青和徐訏平常会在写作方面做一些交流,或许在楼梯口相遇的某些时刻,两人也会心照不宣的相顾无言。只是这两位作家这时候还不知道彼此的另一半早已在背后互相勾搭上了。

直到有一天,赵琏跑过来跟苏青说,自己怀上了李钦后的孩子。已经有两个月了。苏青无言以对,暗下决心要结束这段婚姻。后来苏青听说赵琏做了堕胎手术,徐訏带着赵琏去了重庆,在大后方发表了那部红极一时的代表作《风萧萧》。

徐訏和他的成名小说《风萧萧》。

这是一部情节曲折的谍战小说。徐訏素有文坛鬼才之称。林语堂说,他是和鲁迅、沈从文一样的最好的小说家。1972年,徐訏还曾经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著名画家陈逸飞在90年代还将她的一篇短篇小说《鬼恋》拍成了电影,名叫《人约黄昏》。另外,我严重怀疑墨镜王写《花样年华》的灵感就是来自苏青与徐訏相邻而居的这段经历。

著名画家陈逸飞在90年代将苏青的一篇短篇小说《鬼恋》拍成了电影,名叫《人约黄昏》。

苏青与李钦后分居后,独自以稿费为生。当时上海涌现了一大批新式的杂志社。苏青拼命写作投稿,她的文章为她带来了许多粉丝,其中几个粉丝成了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

1942年冬天,苏青发表了一篇观点尖锐的随笔《论离婚》。当时的伪上海市长陈公博看完后,马上被她圈粉,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当时的汪伪国民政府。这是1940年汪精卫在日本人扶持下成立的傀儡政府管辖的区域。就是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在这个卖国求荣的政府里工作的高官,个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大汉奸,汪精卫就不用说了,另外几个像周佛海、陈公博、胡兰成等等,都是一路货色。

陈公博欣赏苏青的才华,邀请她到市政府当专员,实际上就是她的贴身秘书和情人。三个月后,苏清因为太过高调被劝退,但是陈公博照样给她发工资,并且直接给了她10万块去办杂志。可是当时物资紧缺,有钱也买不到印杂志的纸张。

陈公博又动用他的关系帮苏青搞到了一卡车白纸。就这样,苏青坐在一车白纸堆上,招摇过市,开启了叱咤上海滩的当红作家生涯。与此同时,她与陈公博继续保持着暧昧的关系。陈公博与苏青的幽会地点是在国际饭店13楼的一个房间里。而这个房间的主人是陈公博的属下名叫周化人,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周化人时任汪伪上海市督察专员。在一个咖啡馆,他勾搭上了苏青。在苏青笔下,他是一个年轻时用手过度而技能衰弱的男人。可笑的是,他希望苏青帮他生一个孩子,而苏青却是看重他不能生育这一点,因为自己已经不想再有孩子了。这两个同床异梦的人住到了一起。苏青觉得这样挺好,就像她说的,她所追求的正是有性的安慰,而没有生育的痛苦,周化人只是苏青解渴的一瓶饮料。抗战胜利后,周化人被定性为汉奸,后来逃到香港,1976年病逝。

苏青创办的杂志叫《天地》,搞得风生水起,作者都是当时的各路大V像周作人、周佛海、陈公博、张爱玲等等,其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胡兰成。胡兰成是个猎艳高手,他是不会放过苏青这块现成的肥肉的。在胡兰成笔下,苏青长的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

在苏青看来,胡兰成是这样的,他虽然长得不好看又不肯修边幅,然而却有一种令人崇拜的风度。于是在某个春天的黄昏,苏青投入了胡兰成的怀抱。胡兰成明确告诉苏青,他是不会同她结婚的。苏青也没想那么多,不久之后,他就把好闺蜜张爱玲的地址给了胡兰成,这着实有点令人费解。

一方面,苏青知道胡兰成是渣男中的大灰狼,把张爱玲这个小红帽介绍给他,无异于蓄意残害下一代。而另一方面,胡兰成是自己的情人,她又怎会拱手让给闺蜜呢?或许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她与张爱玲之间不过是一种塑料姐妹情,而胡兰成在她眼里只是一个玩物。

在胡兰成的强劲攻势下,张爱玲这个感情世界里的萝莉很快就投降了,并且在他面前低到了尘埃里。1944年,胡兰成与小14岁的张爱玲秘密结婚,苏青、张爱玲、胡兰成这三个人的关系成了民国风流场上的经典铁三角。

在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续结婚十年》中,他遇到了最后一个男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谢上校。这位谢上校在现实中也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物,他就是后来去了台湾的知名作家姜贵。

姜贵原名王毅坚,据说是琅琊王室的后裔,他有个堂弟叫王愿坚,就是大家熟悉的《七根火柴》的作者。你应该在语文课本里面读过它。

1945年日本投降后,汤恩伯带领部队接管上海。姜贵是汤恩伯麾下的一名上校。他读了苏青的《结婚十年》,也被苏青圈粉,于是写信给苏青,向她示好。两人从书信往来进入现实交往,很快就在虹口的一套小洋房同居,在前一年的年初,苏青与丈夫已正式离婚。这时候在她心里他将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毕竟姜贵与陈公博之流不同,他是国民党的军官,这是一个正统的身份。但是姜贵却只想与她结成一段露水姻缘。

1946年的端午节早上姜贵到无锡出差。苏青从报纸上看到大汉奸陈公博被枪毙的消息,吓得她一个人跑回了自己的住处。这件事提醒姜贵,苏清与汪伪政府曾有过紧密的关系。姜贵恐怕惹火上身,于是找了个借口搬到无锡去住了。尽管后来姜贵在无锡,为苏青准备了一套新的房子,但是苏青还是没有过去。这段感情最终自然死亡。

苏青周围的权势男人们。

苏青生命中的几个男人,除了丈夫是富家子弟,大多是有权有势的。张爱玲在色戒里说,“ 权势是一种春药 ”,这句话恐怕也是受到苏青的影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离开丈夫的女性,苏青仅仅卖文是无法完全独立的。她需要一个坚强的依靠,恰好又有那么多男人带着金钱和权力主动找上门来。尽管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却不失为一种现实的最优选项。

苏青对男人的态度从来都是功利主义的,“ 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苏青就是这么一个女人,而且她比这样的女人有着更多道义上的优越感。因为在她看来,男人对女人并不存在天然的性别优势。

正如她在一篇文章中所言,“ 许多男子都瞧不起女人,以为女人的智慧较差,因此只会玩玩而已。殊不知,正当他自以为在玩她的时候,事实上却早已给她玩弄去了。”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手风琴曲《塞纳河之歌》,在美好愉悦中感受法兰西的浪漫

点击视频右下图标可全屏收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