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老胡聊科研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科研课题
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交流课题研究心得,提供课题研究指导,为您课题申报指明方向。
公众号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小课题研究方案    

屈家岭蔡垱小学    敖翔    

一、课题的提出    

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依据:    

新课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中指出“不同学段都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    

2.传统朗读教学的成功经验:    

(1)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2)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而逐步深入,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方法;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读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享受没有任何干扰与预设的语文生活。    

三、研究目标:    

以本校五年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其他各年级班级作为对比班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角色错位。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二是学而不思。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三是思而不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二)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四)形成朗读教学策略。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将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实践的过程中。    

(1)文献研究:对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各年级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及理论修养,形成一套适合于儿童朗读指导的教学模式,以便推广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5)经验总结法:

a、依据教育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及时总结经验。

b、随时撰写经验文章,并且及时宣传推广。    

六、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一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年3月) 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1月)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小学朗读教学策略。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2月)    

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七、课题研究条件和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条件    

课题研究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及理论经验,曾参与过区级课题研究,并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学校领导科研意识强,对本课题研究在物质、经费等方面能予以保障。    

2、预期成果    

包括专题研究报告、研究的论文和有关的学生朗读音像图片资料



—End—

欢迎加入课题研究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