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你的眼睛一天经历了几万次“失明”,只为让你看清世界

 思明居士 2022-08-27 发布于河北

你知道吗,你的眼睛每天都在经历“失明”,还是一天几万次的那种!

先别急着拍板砖。虽然你不曾察觉,但最新研究已经证明:当你盯着一个东西想要看清楚时,视力反而会先受到抑制,完全无法注意到移动的物体。

这项研究来自罗切斯特大学,已经刊登在PNAS上。

文章图片1

研究指出:我们的眼睛每天会高频产生一种叫“微眼动”的行为,这种行为伴随短暂的视觉抑制,期间我们基本等同于“失明”。但在这之后,视力就会迅速恢复、并持续改善,整体视力还能得到短暂增强。

什么是微眼动?

我们盯着一个物体时,眼睛似乎是不动的。

但其实,眼睛无时无刻都在做微小的振动,称为“微眼动”。

微眼动并不受主观意愿控制,即便凝视某个点时,它也依然存在:

文章图片2

这个频率保持着每秒一两次,每天算下来能达到几万次。

要想察觉到自己存在微眼动,可以试试盯着下面这张图像,会发现它们看起来像是动的:

文章图片3

别小看这些轻微的振动,它们让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见物体的细节。

所以,微眼动怎么又跟“失明”扯上关系了呢?

大幅眼动会发生短暂“失明”

文章图片4

△类似这样

在之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大范围的眼动会导致我们暂时“失明”。

这种短暂性视觉抑制的现象,被称为扫视抑制。

为什么人类需要扫视抑制?

在快速移动视线时,如果眼睛不屏蔽大量视觉信息,我们的大脑神经就会接收到过量刺激,造成眩晕感,出现像在高分辨率游戏中感受到的“晕3D”现象。

所以,在大幅度眼动时,眼睛就需要通过扫视抑制,屏蔽大量视线移动产生的信息,避免我们产生眩晕感。

这个过程中,眼睛会出现扫视抑制现象,也就是短暂地发生“失明”。

此前学界一直在争论,把静态看成动态的视错觉,这个现象究竟是源自眼睛还是大脑。而这项研究证明了是眼睛的功劳。不过,十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对微眼跳依然知之甚少。就连发表新成果的科学家们,也期待未来的研究,能解开微眼跳背后更多的谜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