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上江南,西夏故地——宁夏博物馆馆藏16件珍宝

 文旅小胖 2022-08-27 发布于广东

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地势南高北低,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巍巍贺兰山、红色六盘山以及滔滔黄河水孕育了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造就了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宁夏博物馆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4万件,有国家一级文物159件,其中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

1.战国虎噬驴透雕青铜牌饰

这件牌饰长13.7厘米、宽8.2厘米,同墓共出土两件。这件青铜透雕牌饰是一种游牧民族服饰上的,将草原动物弱肉强食的场面,通过艺术手法反映出来。牌饰巧妙结合虎和驴的体形、神态,设计充满了雄浑的野性美,极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197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杨郎战国墓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件牌饰工艺简练,雕刻精巧,反映出当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丰富的青铜文化,为研究宁夏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

2.战国错银铜镦

错金银是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一种新工艺。一件错金银器的制成,必须经过铸器、錾槽、镶嵌、磨锉四道复杂的工序。这种工艺经历了二千余年,至今仍为制造各种珍贵金属工艺品所沿用。此器高6.9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细腰圆筒形,上端有銎,可装入戈、戟的木柲,在其外表及底部,用细小的银片和银丝镶嵌,构成布局完整的卷云纹及曲线图案,然后磨平。由于铸成镦的青铜和嵌入的银片、银丝两种金属的光泽不同,器物上的图案银光灿灿、绚丽多姿,格外夺目。196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头营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件错银铜镦全身整幅图案构成规整的卷云纹和曲线纹,线条流畅简洁,图案迤逦多姿,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罕工艺品。

3.西汉回首卧式错金银铜羊

此器长8厘米,高5.5厘米,重665克,于宁夏彭阳县汉代古城出土。这件错金银铜羊本身是一件居家实用品——席镇。魏晋以前,古人一直是席地而坐,为了防止蒲竹编织的席子来回滑动和卷角,便发明了席镇。战国时,席镇就已经非常流行。从出土的情况来看,制作精美的席镇多出自汉代,以鹿羊虎熊等动物造型居多,体现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统一。这件铜羊通体采用传统的错金银工艺,从鼻梁过脊至尾端纵贯一条金线,身体两侧则用细如发丝的金银线镶嵌出卷曲羊毛图案。这件铜羊做工精良、生趣盎然,显示了汉代镶嵌技艺和制作水平,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4.东汉琥珀方形虎钮“廉眇“印

此印底面边长1.5厘米,高1.2厘米,印面近正方形,呈红色,印背雕有一长身卧虎,造型小巧精致,印面阴刻有篆书“廉眇印“三字。东汉时期,除了官吏由官府颁发统一规定的官印外,民间也有普遍用印。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通桥东汉墓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枚琥珀“廉眇印”用料珍贵,造型小巧精致,是东汉官、私印章中的上品,十分少见。

5.北魏漆画棺

此棺出土时棺木已经完全腐朽,只留下一层薄薄的漆皮,经专家拼对复原后,再现了棺盖、左、右侧档、前档四部分漆棺彩画。棺上绘制有精美的漆画,棺盖、前档及左右侧板上绘有天河图、墓主人身前饮宴图、孝子故事画。根据墓主服饰、棺木形制及漆画内容推测,年代约在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前后,墓主人可能是鲜卑人。漆画绘制精美,线条流畅,色调鲜艳而明快,以红、黄、绿、赭、蓝、白等色组成。墓主与侍者等人物在形体大小上有区别,继承了汉代的传统表现手法。人物着装上汉或与鲜卑式的都有,真实地体现了北魏时期各民族大融合的社会史实。菩萨的形象特征,明显受到了西域佛教绘画的影响。198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郊乡雷祖庙村北魏夫妻合葬墓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此棺漆画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绘画技巧,其中由单幅画面构成的连续性孝子故事图已构成了后世连环画的雏形,是近年艺术考古方面的一件大事,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北朝绘画史料,且画面融合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元素,反映了北魏时期各种民族大迁徙文化大融合的社会背景,也为了解北朝绘画艺术及髹漆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6.北周凸钉玻璃碗

这件凸钉玻璃碗高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6.8厘米,直口,矮圈足。腹部上下,错位排列着两周凸起的圆形装饰,内部含有小气泡,总重245.6克。通体泛绿,通透度很高,内壁光洁,外壁有薄层的金黄色分化物。主要分布在下腹和底部。经科学检测,其材质为钠钙玻璃,属波斯萨珊王朝玻璃制品。璃碗身上凸起的圆形装饰,是采用独特的烧吹技术制成。然后利用雕花技术,进行腹部、底部凸饰及口缘的整形。1983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李贤夫妇(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合葬墓,现藏于宁夏博物馆。此器造型精美,晶莹剔透,器型完整,纪年明确,对确定同类制品的年代具有标尺作用,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的,体现了萨珊玻璃器形和纹饰上的独特风格以及精湛的魔者工艺,是我国出土萨珊玻璃器皿的代表,国宝级文物。

7.唐胡旋舞图石刻门扇

这两扇墓门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两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中间各减地浅浮雕一男性舞者。舞者为典型胡人形象,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发束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裙,脚穿长筒皮靴,踩在一小圆毯上,双人对舞。石门上舞者展示的舞蹈为胡旋舞。胡旋舞源于中亚,传入唐王朝后,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偏爱。唐诗中多有胡旋舞的描述,如白居易的《胡旋女》就记述了胡旋舞的旋律快、转圈急等特点,它在唐代的流行也可见一斑。1985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硝池子村窨子梁唐墓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件胡旋舞石刻墓门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奔放,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类题材的石刻作品,是在我国唐代墓葬中首次发现,既是古代丝路乐舞艺术的传承和传播,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是研究唐代乐舞的珍贵资料,国宝级文物。

8.西夏鎏金铜牛

这件卧牛身长1.2米,宽38厘米,高44厘米,重188公斤。全身散发着柔和的金光,四腿呈内屈跪伏状;牛首高抬,两角弯出优美的弧度,颈部宽厚有力,皮肤皱痕明显;尤其是双眼炯炯有光,却又呈现温驯之态,神情极似鲁迅先生笔下“孺子牛”。经考证,这只铜牛是王陵的陪葬之物。1977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百陵101号墓,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件鎏金铜牛体形硕大,比例匀称,集塑形、铸造、鎏金、抛光等工艺于一体,真实地反映了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西夏鎏金工艺品,也为专家研究西夏社会的农业经济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国宝级文物。

9.西夏鎏金观音菩萨铜造像

此造像通体鎏金,通高64.5厘米,正面宽49厘米,侧面宽26厘米,净重21.5公斤,上部为观音菩萨,头戴化佛冠,面部圆润,大耳垂肩,双目微合,神态安祥,端庄肃穆,身着宽袖紧身天衣,胸佩璎珞,飘带绕体。左右肩花枝上各托一个净瓶宝物。左腿单盘,右腿支起,左手放在左腿,右手置于右膝,半跏跌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下垫二龙戏珠图案的披毡于下部坐骑望天吼背上。望天吼翘首伏卧,双目仰视,合口望主,呈现出恭顺恋主又不失威猛雄健的神态。198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华街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尊铜造像精致、细腻、华美,面部神态安详,代表了西夏时期佛教的鼎盛及西夏王朝的高超铸造、泥塑、鎏金水平。

10.西夏草书佛经长卷

西夏文草书与汉文草书的书写规律相似,其笔势飞动雄健,有汉字草书“简而动、流而畅”的特点,撩笔下笔重,能看出其中章草的意味和特点。此卷纵16厘米,总幅宽574厘米,由九张白麻纸连接而成,有的字骑在两张纸接缝处,这表明是先将纸粘贴在一起然后书写。全卷总计三百二十四行,约七千三百多字。据卷未记载,该长卷为党项酩布氏所有。全篇草书很难辩认,但字体笔法流畅,书写随意。1991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沟方塔,现藏于宁夏博物馆。此卷整篇文字层次分明,段落请晰,是现知最长的卷式西夏文文书,也是西夏文草书书法的佳作,是研究西夏文字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国宝级文物。

11.西夏彩绘泥塑罗汉

西夏建国以后,大力提倡佛教,并奉为国教,不少皇帝都通晓佛学,多次从宋朝请来佛经,翻译成西夏文。西夏佛教不仅使中国佛教形成新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使西夏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像高63.5厘米,正面宽42.4厘米,侧面宽31厘米,罗汉圆顶光头,粗眉细眼,眼珠乌亮,眼角稍翘,鼻梁高直。结痂趺坐。身着交领袈裟,腰部束带,外穿右袒大衣。袈裟用黑色衬底,上绘白色团花。大衣用黑色绘出格子图案,领边和方格图案内刻画繁密的花卉纹,纹饰上贴有金箔,但多已脱落。197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宏佛塔出土,现藏于宁夏博物馆。此泥塑罗汉体态丰满,神态怡然,形神兼备,纹饰线条流畅,技法运用纯熟,显示出了天真活泼、童心未泯的性格特征,达到了以形写神的艺术境界。

12.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这件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支座长68厘米、宽65厘米、高62厘米,重达1吨,近似一个正方体。方形底座上男性作跪地状,俯首前视,面部浑圆,粗眉上翘,双目圆睁,高颧塌鼻,腹围肚兜,双手撑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其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分别译为“小虫旷负”、“志文支座”、“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还阴刻一行汉字“砌垒匠高世昌”,为石雕工匠的姓名。1974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陵区6号陵,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座雕像着重刻画了男性面部表情及双臂动作,充分表现因负重而用力支撑的力度感,反映出西夏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在西夏陵区先后出土了十几座这样的支座,但刻有文字者唯此一件,因此弥足珍贵,国宝级文物。

13.西夏石马

这件石马长1.3米、宽0.38米、高0.7米、重355公斤、通体为白色砂岩圆雕,四肢屈膝跪卧,头部稍微下垂略偏向一侧,双耳上耸,作振鬣嘶鸣状,身体肥壮浑圆,体形较长,头微重、颈略弯,瞠目。口微启,嘴上还残留着红色彩绘,估计此马原有彩绘,额鬃分贴于脑际,颈鬃整齐流畅地披散在脖子两侧,比例适宜,刀法细腻,表面光滑圆润,以表现马儿膘肥体壮,脖颈处雕有许多残痕,显示出梳理整齐的鬃毛。1977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陵区177号陵,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件石马比例协调,造型敦厚,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纹理清晰,神态庄重,显示出雕刻者精湛的技艺,继承了汉唐的雕刻风格,生动地再现了西夏马的形象,不失为西夏石雕艺术的精品,亦可视为西夏石雕中的代表作品。

14.金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

此镜直径17.5厘米,厚0.5厘米,纹饰内容反映的是“柳毅传书”故事中“泾水托书”的情景。“柳毅传书”故事取材于宋代《太平广记》,记载柳毅传书传奇故事的文献材料很多,而此类故事内容的物化载体却不多见。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是宋金元时期的一个流行镜种,但留存下来的却又很少。传世品,现藏于宁夏博物馆。此镜画面清雅空灵、精致谨严、意境深邃悠远,颇具宋金山水画之妙,传世极少,具有极高的研究与鉴赏价值。

15.明描金珍本《古兰经》

这本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长26.6厘米、宽20厘米、厚6厘米,装帧考究。用硬牛皮精心制作封面,纸质为精心加工的麻纸,纸中加入了很细的棉或丝纤维。经文墨色匀称,阿文书写流利,隽秀。书页中每个篇章的边框均有描金装饰,图案为花卉和阿文。每个阿文经文字行间还有明代惯用的阿文小注。由于年代久远,这本《古兰经》纸质已变黄、发脆,边缘有些破损、掉渣。传世品,现藏于宁夏博物馆。这本《古兰经》为明代文物,从纸质、装帧、书体形式、描金等方面看,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精美、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宁夏回族艺术史、宗教史、民族迁徙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宝级文物。

16. 清雍正粉彩百花罐

此器高12.7厘米,口径5.2厘米,腹径12.3厘米,底径7厘米,圆唇,敛口,曲腹,平底,器身满饰各种粉彩花卉图案,堆叠繁密,以红、黄、蓝、绿、白等颜料画成不同形状的花朵,寓百花呈瑞之意。底部篆刻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底款。传世品,现藏于宁夏博物馆。此器胎质细腻,器形极为规整,法具有西洋风格,是难得一见的雍正粉彩佳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