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1566》:被遗忘与被损害

 濠上三寻 2022-08-28 发布于河北

《大明王朝1566》,自上而下,从头到尾,几乎全是男人戏,偶尔几个女子夹杂其中,也都是陪衬性质。

裕王妃李氏(常与张居正所见略同),海瑞妻(没有话语权的生育机器),齐大柱妻(倭寇都驾驭不了的烈女子),云娘(曾经的秦淮一姐),还有一个海瑞之母(比男人还刚硬)。

无论历史书还是历史剧,女人,个别揽权(宣太后、吕后、武则天、慈禧等)除外,几乎都是男人的影子,少数在历史传记的末端似朽非朽,多数在时间长河的底部可有可无。

先不说史书,单说这《大明王朝1566》,四十多集的剧情,五个女人加起来,也不到三集戏份,且没有一个镜头是主导,要么跟随男人视角,要么被男人视角跟随。

戴锦华老师曾说女性在电影中所扮演最主要角色就是被观看者,因而大多数电影都是男性视角呈现,电影中的女性也多为男性想象力的产物。

历史和电影类似,史书上的女性,能留下传记的,几乎都是父权制书写规范下的标准模型,三从四德框架里整齐划一的抽象人偶。

但凡有点个性的,不是妖孽,就是祸水。没事儿倒还好,一旦出事儿,就是背锅的主儿,弄的好像偌大江山,全系于一女子之身。

开国之功,与女子平行;亡国之过,与女子相交。历史发展曲线,弄的像是从男人走向女人的“变性”之路。

这不知是女子的荣耀,还是女子的悲哀。不管是哪种,总归都是被遗忘与被损害。

电视里,地位最高的,是裕王妃李氏,出身卑微却极有政治头脑。她积极参与王朝权力之争,常给夫君出谋划策,很受裕王敬重。

不过,李妃能从妻妾中脱颖而出,靠的却不是聪慧的头脑,而是争气的子宫,她为大明诞下第一个麟儿(即后来的万历皇帝),那时嘉靖已是风烛残年。

齐大柱妻与海瑞妻,一个刚烈忠贞,一个纯良贤惠,她们以不同方式向大明贞节牌坊无限靠近,坚韧又持久。

云娘的事业起步于贞洁牌坊对立面的秦淮河,那是明朝最令人神往的天堂。那里人才济济,要想鹤立鸡群,长相是基础,琴棋书画是点缀,情商智商才是核心。

云娘能被大明首富沈一石看中,买来利用,足见其才色与智慧。

一曲广陵散,获得有情郎。

她最终嫁给了进士高翰文,后者为娶她,连家族都可舍弃,这在古代社会是难以想象的牺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嘉靖帝对云娘命运的推测与加持。

编剧给予一个秦淮名姬如此高规格待遇,不知是附庸风雅,还是满足私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