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嘲讽技能点满的3副对联,对仗工整,妙不可言

 真游泳的猫 2022-08-28 发布于浙江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哦。

今天我分享嘲讽技能点满的5副对联,对仗工整,妙不可言!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下来吧。

第1副对联:借公债以弥私亏,人人恨入骨髓;引旧学而办新政,事事袭其皮毛。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他提倡新政,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晚清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不过,张之洞在当年也有许多非议。有人说,张之洞经常借着办洋务的名义中饱私囊,赚了不少黑心钱。也有人说,张之洞的洋务只是学习到皮毛,根本不可能成功。

终于,有人写了一副嘲讽张之洞:“借公债以弥私亏,人人恨入骨髓;引旧学而办新政,事事袭其皮毛。”

上联说张之洞借着新政的名义贪污,用公家的钱来弥补自己个人的亏空。

“项目一动,金银万两。”打着为老百姓好的名义办洋务,真正吃亏的却是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对张之洞恨之入骨。

下联说,张之洞这个人的基础还在于儒家的“旧学”,他的洋务运动,没有学习到外国的制度,根本就是学习了皮毛,自然也就是白费功夫,没可能真正“救亡图存”。

不得不说,这个对联真的绝了。上联嘲讽的是张之洞的品德,下联嘲讽的却是张之洞的才能。

尤其是下联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与现代人的观点比较一致,足以证明这个对联作者还是很有眼光的,能够早早看出张之洞的失败结果。

第2副对联:耀武扬威,隔窗子瞪门斗两眼;穷奢极欲,提篮儿买豆腐半斤。

对联是晚清事情一位教官所写。所谓教官,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军训的教官”,而是教育的小官,也称学官,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

在科举发达的年代,学官虽然地位不高,但是颇为重要。因为大家都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人生,飞上枝头变凤凰。

但是到了晚清时期,卖官鬻爵盛行,大家都是花钱买官,官员人数暴涨不止。可是,又没有那么多官职可以供这些买官的人上任,于是乎大家一个个只能“候补”,只能享受着“官身”的空白头。

自然而然,晚清时期的教官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谁在乎你小小一个小官呢?甚至连薪水都未必按时发,节日也别想什么月饼螃蟹啥的了,能送点大米就不错了!

有个教官生活清苦,于是写对联自嘲,把嘲讽技能点到了极点:“耀武扬威,隔窗子瞪门斗两眼;穷奢极欲,提篮儿买豆腐半斤。”

首先,这副对联采用的是自对之法。也就是说,耀武扬威的耀武与扬威对仗,穷奢极欲的穷奢与极欲对仗。

其次,对联的前半使用文雅的成语,后半使用通俗的口语,亦庄亦谐,嬉笑怒骂,风格比较独特,趣味相当之多。

再次,耀武扬威本来应该是很风光的,结果只是“瞪门斗两眼”,穷奢极欲本来应该是很奢侈的,结果只是“买豆腐半斤”。

通过对比与转折的手法,形成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让人感受到教官生活的寒酸。

最后,对联巧妙运用数字词,瞪两眼与买半斤,不敢多瞪几眼,不敢多买几斤,足以说明教官平时生活的畏畏缩缩,窝窝囊囊,在强烈的幽默效果中又有无限的辛酸味道。

第3副对联:逸居无教则近;老而不死是为。

大家都知道,钱谦益是明代的著名诗人,堪称当年文坛的盟主。可是,钱谦益的骨头却显得有点软。

钱谦益虽然在大明朝当了大官,却投降了清廷,成为了清朝的官员。于是乎,世人大骂钱谦益是汉奸。

据说,钱谦益晚年给自己住的房子取名叫“逸老堂”。逸老,指遁世隐居的老人。

大家一听,这一下就更生气了:“你钱谦益投降清廷,算什么逸老?”

有人灵机一动,写了一副嘲讽对联,偷偷送到了钱谦益的大门前。

逸居无教则近;老而不死是为。首先,这是一副嵌名联,开头嵌入了“逸老”两字。

其次,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孟子》:“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下联出自《论语》:“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再次,这是一副藏字歇后联。

上联隐藏了“近于禽兽”,说钱谦益是猪狗不如的禽兽。下联隐藏了“贼”,说钱谦益是老贼。

这副对联骂人没有脏字,出自古书却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嬉笑怒骂,堪称嘲讽对联的典范。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这对我很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