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河古法八段锦——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

 yinweiming77 2022-08-28 发布于上海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里有个“关冲穴领劲儿抻拉三焦经”,目的:调理元气 。调理三焦经,畅通任督二脉。其重点 ,双手伸直后要有个无限伸展的暗劲儿,用以打开手臂的六条经络

动作要领:双手十指相对从小腹向外螺旋上升180度,再次十指相对。双手是从中线螺旋上升。现代医学研究,螺旋力能更好的拉抻经络,这样就拉抻了手臂三阴三阳六条经络。托天后,保持七个呼吸,这时要无名指领劲儿抻拉三焦经,不仅抻拉了手臂六条经络,还重点抻拉了三焦经。从中线上升,落下,在武术防守上,能够护住自己的中线 。托天时还要保持双臂夹耳,这样自然能够打开肩井穴,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三焦的生理功能强大,为各大臓腑输送元气,所以把调理三焦经放在了首位。

第一式动作要领:双腿并拢,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松腰敛臀,大拇指领劲儿到肚脐,转换小拇指领劲儿上托至膻中穴,两手心向上拖,双手外旋托天,顺势把脚跟抬起,越高越好,直至掌心向上,十指相对 。双手托天时(双手不交叉)双臂夹耳打开肩井穴,关冲穴领劲儿手臂外旋夹脊,拉抻三焦经,不是三焦。呼气时手掌下落收于体侧,怎么上去的怎么下来,下来时根发力,十指上翘,气达指尖,力贯全身。

关窍:

1,双臂夹耳——双臂夹耳能够打开肩井穴,更能很好的抻拉体侧两胁部肌肉,还能抻拉到脊椎(督脉)及两侧的竖脊肌(膀胱经)。

手臂上有三条阳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都通过肩部,颈部到头部。这个“手臂贴耳,打开肩井”,就能使三条经络的气血到达头部。打开肩井穴,人身的气机也就开通了。

2,劳宫穴对涌泉穴——双手托天的时候,顺势把脚跟提起来,脚尖着地。翻掌,意念在手心劳宫穴和脚心的涌泉穴对应。可别小瞧这一对应,就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就把一身的阴阳全都给调顺了。

双手托天时(十指不交叉,不同与国体版),用脚趾站着(当然刚开始时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可以用脚掌站着,但脚趾要抓地),意念在手心的劳宫穴,和脚心的涌泉穴对应,就这么一对应,就把一身的阴阳全都给调顺了。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属火,在易经中是离卦,涌泉穴是肾经穴位,属水,是坎卦。劳宫穴对涌泉穴,即水火既济(当然,如果您觉得太玄乎,可以忽略)。

3,关冲穴领劲儿抻拉三焦经——“双手托天理三焦”,不仅要抻拉三焦还要抻拉三焦经。无名指指端关冲穴是三焦经井穴,要无名指的关冲穴领劲儿抻拉三焦经,这样,整条三焦经都能抻拉到。

意念放在无名指的关冲穴,使暗劲儿,把无名指伸直拉抻无名指的肌腱。三焦经对健康非常重要,所以,八段锦把调理三焦经放在第一式。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指端关冲穴,这式关冲穴领劲儿向后翻掌,就能拉抻到三焦经了。

第四个关窍,双手托天,调理上中下三焦;

随着手部的抻拉,同时带动胸部腰部腹部两侧的肌肉隔膜,舒展三焦经的巡行部位。

第五个关窍,掌根用力,十指上翘,气走全身

收式时,两手顺势下按的腰部两侧,沉肩坠肘,掌根用力下按翘五指,这样气血达指尖,血气就能走遍全身。这式通过四肢,躯干的伸展,可调理三焦,畅通任督二脉的作用,和手足三阴三阳及脊椎相应节段都能够受到很好的调理,按摩胸腔,盆腔的脏器,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脏腑的机能。第一式中,要重点牵拉三焦经的穴位,不论是意念上还是在操作中。

第一式要弱化掉两个部位,掌跟和肩头。

在指尖,不在掌跟。双手举至头顶,注意,切不可向后弯掌,而是近乎直的,只是五个手指第一节后翘,意在那六条脉的井穴,十根手指挑起十二条经脉,而最主要的,最后的注意点在无名指的三焦经的井穴即关冲穴,天门与关冲呼应。要弱化忽略掉掌跟,因为你一注意掌跟,就会弱化指尖牵引诸脉的作用,我看很多师兄视频中,都是手指后仰过度,这样必定掌跟用力,这样本人不认同,你看张志顺道长教的八部金刚功第一式,叫双手插天利三焦,就是完全消除掌跟外撑的作用。

弱化肩头阻隔。一伸胳臂直接就是牵扯胸腹,忽略掉肩的过度。脚跟抬起,是由于手指抻拉导致,脚跟顺应抬起,是抻拉所致,而非脚趾主动撑地所致。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七次,每次七个呼吸。(视频)

目的:调理三焦经,畅通任督二脉。

动作要领:

1,两脚并拢,中正站立,眼神内收。

2,沉肩坠肘,大拇指领劲到肚脐眼换小拇指领劲(碰)至膻中换劳宫领劲螺旋上举。

3,双臂(夹)耳打开肩井。

4,透过天门看劳宫穴

5,抬脚跟劳宫(对)涌泉。

6,暗劲撑拉关冲穴。

7,沉肩。

8,检查是否百会和涌泉对拉(放松尾椎)。9,手心向上,手指相对,中指轻轻相触

10,拇指弯曲 ,呼气,原路返回如牵鱼线。

11,按翘五指,不能坐掌。

12,十指外展。

注意事项:

1,关冲穴领劲儿

2,裹肩

3,收下颌

4,顶百会

5,松腰

6,敛臀

7,劳宫对涌泉

8,手掌朝上,

9,手指相对

最后归纳总结

 1、首先要"正身",即肩井对涌泉,百会对会阴。然后阴掌心向上,双手指相对放在腹前,两手与肚脐形成一个三角。

这个动作将气机收在了下焦丹田。两手合抱于腹前时,不要抱得太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手抱得太高,气往上冲,容易出现高血压。

2、双手合抱的同时,两腿微屈,这就达到了"八虚"的效果:虚两腋舒肝气;虚两肘舒心肺气;虚两髀舒脾气;虚两腘窝舒肾气。

3、当两掌上举时,最关键的一点是掌根一定要上撑,这样才能打开手臂上的阴经,也才能抻拉整个后背。

4、手臂上举时,注意要用两臂夹紧耳朵,因为三焦也是走耳部的。年纪大的人手臂上举时可慢一些,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调整上举的高度。

5、两掌上举到最高点的时候,保持七个呼吸,这时要无名指领劲儿抻拉三焦经,就可让我们的气机在五脏六腑之中鼓荡一圈,即"内按摩",用气机按摩我们的五脏六腑。

6、两臂上举并无名指领劲儿抻拉三焦经,除了按摩内脏,也锻炼了人体的膈肌。经常锻炼膈肌,可延缓衰老。人体衰老的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容易气喘。比如,稍微走一下楼梯就累得气喘吁吁的,这其实是膈肌无力的表现,不能"气沉丹田"。要想让气沉到丹田,膈肌的力量必须大,全身的气机必须足,这都需要健康而有活力的身体。

7、双臂上举时有一个双臂夹耳动作——能够打开肩井穴,更好的抻拉体侧两胁部肌肉,还能抻拉到脊椎(督脉)及两侧的竖脊肌(膀胱经)。

8、最后,两手顺势下按的腰部两侧,沉肩坠肘,掌根用力下按翘五指,这样气血达指尖,血气就能走遍全身。

【功理作用】

1、通过两手相对上托,缓慢用力,保持抻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2、拉长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防注肩部疾患,预防颈椎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对应经脉】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间,沿手背出小臂后侧两骨间上行,过肘尖,沿上臂后侧向上过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由膻中分出支脉1上行出锁骨上窝向后至后项连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弯下向面颊,至眼下。由耳后分出支脉2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交面颊,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于委阳穴处脉气相通。

本经所主病候:

外经——耳聋,外眼角痛,咽喉肿痛,腮、颊部疼痛,耳后、肩及上肢外侧经脉所过部位疼痛。

内脏——腹部胀满,少腹实,小便不通,水肿,遗尿,尿频,尿急。

本经主治病证:头面疾病、神志病、发热。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是练习视频

大河古法八段锦整套练习视频

古法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细节。

大河妙手古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1(大河亲自操练)视频

大河妙手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分解2(大河亲自操练)视频

大河古传八段锦,双手托天的诀窍,魔鬼就在细节中(大河亲自操练)视频

大河妙手古传八段锦之双手托天理三焦,明珠就在你身上(大河亲自操练)视频

科普一下三焦与三焦经的知识:

1、手少阳三焦经,中医精美3D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2、足少阳胆经,中医精美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3、手厥阴心包经,中医精美3D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4、足太阳膀胱经,中医精美经络运行图,大河养生古法八段锦必备。只为喜欢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读者提供帮助,欢迎收藏研习。

5、三焦经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很多人都忽略了!

6、穴位动态图: 三焦经

7、三焦经的准确位置图,三焦经不通的症状,打通三焦经的作用与方法

8、梳头经络知多少?(3)——手少阳三焦经

9、“两手托天”为何能调理三焦呢?两手托天的动作,在五禽戏为“虎举”,在易筋经为“韦驮献杵第三式”;可见这是一个健身定势,普遍用于各类导引功法,且都处于起始位置。天,为最高;托天者,就是尽量向上举的意思。从古传八段锦图谱和八段锦的锻炼要求来看,这一式动作要求两手掌向上翻起,掌心朝天,两臂充分伸展,上臂靠近两耳;两手交指相扣,力在掌根,低头,肩胛内收,上撑下落,使脊柱拔伸。在做这一式动作时,脚跟踮起。在古代的一些八段锦功法中,以及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三式”中,都要求踮起脚跟;但五禽戏“虎举”动作则无需提踵踮脚。其实,“撑掌落踵”更能有效地对拉拔伸脊柱;俗话说“力从脚跟起,贯穿到泥丸”,“泥丸”就是头顶正中的天门(顶门)。做这一势动作时,还需注意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挺拔脊柱。

  “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养生机理是什么呢?三焦主司人体元气水液的流通布散,是统管五脏六腑的“孤之府”、“外府”。作为八段锦的第一式,通过两手托天的锻炼,达到调理全身的目的。通过脊柱的对拉拔伸,有利于纠正脊柱周围小关节的紊乱,并适当刺激脊柱两旁神经根,以此来调理五脏六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脊柱的过度弯曲、椎间盘的膨隆、骨盆的移位、胸廓的下降等等,是造成一系列慢性病、顽病痼疾的原因。因此,脊柱的自我锻炼,其养生健身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在中医学中,脊柱是督脉所在地,总督一身阳气;“两手托天理三焦”上托下落,升降开合,使元气布散全身,使津液滋润脏腑。同时,与动作相伴的逆腹式呼吸,按摩腹腔脏器,防止胃下垂、子宫下垂等。科学研究表明,习练八段锦能提高中老年人上下肢的力量,改善呼吸系统机能,提高老年人关节灵活性、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等。因此,把双手托天理三焦放在八段锦的第一式,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对于三焦的理解,自古以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都与《难经》的说法不相吻合,也没有很好的解释来说明三焦是怎么来行元气的,就是其部位的确立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结论。今就难经的有关条文,结合自已的一些理解,来探讨一下三焦的实际本质,希望能给三焦一个圆满的解释。

       焦者,烧焦的意思,但是这个意思却很难明白,为什么会叫焦,要明白需要结合经络来理解。人体的经络,在古代时候,针灸的经络与人体的看得见经脉与络脉是混合的没有分开理解,导致经络有不同的看法,家和张仲景的言语来看,张仲景所说的经络是人体中看得见的经络,不是针灸的经络。在《伤寒论》中称为厥阴病,脉分阴阳,经脉主运行阴阳气血津液向外布散,以营养全身,有内而外,遍布全身。络脉是笼络全身的阴津,阴血,水谷精微等物质上充与心肺,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在经脉与络脉的相互交接处(相同于动脉与静脉的交接处的网状结构),就是所说的焦的位置。这个焦,类似于交,为什么会是烧焦的焦?因为在者交接处,正是心阳达到的最终端,也是肾阳开始温煦的起始,两阳相合,而此处是最温暖的地方。用现在的道理来讲就是正极与负极相接触的地方,是产生能量的地方,如同电灯的结合而发光是一个道理。所以,三焦的位置经脉与络脉的交会处。

       或要问:这与三有什么关系?以上是正常的交接方式,而人体中有三处不相同的交接,就是所谓的三焦。

       上面是肺,肺是气机交换的场所,在人体的交接中,肺气的进入是与全身不同的。也就是说在肺内的经络交接中,有者气体的进入,是在正常中的一个特殊,所以称之为上焦,上焦如雾就是这个道理。

       而中则是在胃肠道,胃肠道是水谷之海,是水谷精微进入人体脉内的道路,与全身的其他交接方式也不同。也就是说在胃肠道的血脉的正常交接中,有者大量的水谷精微进入脉内,这在全身中也是一个特殊,所以称之为中焦,中焦如沤就是这个道理。

       而下则是在肾与膀胱,肾与膀胱为多余水液排出的地方(也是肾气封藏的功能表现)。在全身中,也是与其他地方不相同的。在正常的经络交接中,津液的排出与吸收是平衡的,而此处则是大量的排出,所以称之为下焦,下焦如渎就是这个道理。

       三焦的位置大致如此,其不同点也已经说明,但是其功能是如何表现的。这就要结合经络来说明其中的规律。

       上面说过,经脉与络脉是相互交接的,但是经脉与络脉的运行是靠什么来完成的?这就要说明白了,因为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要全面说清楚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经脉的运行是靠卫气来运动的,而络脉的运行是靠元气来输运的,卫气始于肺,而元气始于命门,(肾气制约其运动的太过)。所以《难经》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元者,三焦之尊号也。”元气具有推动作用,系于肾,出肾则为少阳之气,或肝气,我们平时说的“肝行肾气”就是行的元气(肾气不运动,只有封藏之性),“肝肾同源”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三焦的运行元气的作用,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少阳属于阳木,而厥阴为阴木,少阳下连于厥阴,而三焦的起始是由厥阴上连与少阳,所以三焦也属于少阳的病位。均是运行的元气,均有升发之性。

       至于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其实就是水谷精微由脾胃到肺,再下达到肾的运行过程,其中主要是中焦的进入与下焦的排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