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引起的回忆刘铁梁(0767)

 lixj1028 2022-08-28 发布于天津

老照片引起的回忆  刘铁梁0767

图片

    手机里保存着一幅1964年的航空摄影的老照片,地点是当时的在乌鲁木齐二工铁路局附近的上空。不知道这张片子是出自谁人之手,(新疆日报记者宋士敬摄——编者注)大家热传,于是就珍藏起来了。现在能够见证和记忆那个时期的事情大概也只有我们这代人了

    (19)5、60年代的乌鲁木齐分为老市区和新市区。老市区是乌鲁木齐城市最早的发展雏形。北边是医学院,南端在南门和二道桥一带。一路公共汽车由南门开到医学院。

    新市区是由医学院向北到农机厂。因为从老市区到新市区要在医学院拐角处换乘2路汽车,因此医学院的站名就叫招呼站。

图片

(老照片正在建设中的二工铁路地区)

    1958年起,铁路局机关各单位的职工家属,陆续从兰州迁来新疆,一张白纸,连住房没有。在自治区政府的协调下,很多铁路职工家属都安置在老市区普通的居民家暂住。我们家祖孙三代六人,住在了天山百货大楼后的一家老户里。

    这家人为我们腾出了一间小屋,爷爷奶奶带着弟弟住。父母在铁路局上班,我跟着他们在单位住。每到星期一的早上,天还没有完全亮,不管我睡着还是醒着,父亲都是一把把我抱起,母亲跟在后头,匆忙出门,赶车前往铁路局上班。

         铁路局地处当时还是乌鲁木齐西北角的新市区,坐落在一片非常辽阔的戈壁滩上。黑山头像只卧虎,坐北朝南眈眈雄视着眼前正在发生的变化。乌鲁木齐河,由南向北奔腾汹涌流向远方。随着河道蜿蜒处生长着一簇簇,一片片的野生榆树丛。这些,为初来的铁路建设者心头,增添了一抹宽慰的秀色。之所以当年的铁路局会落户于此,是由于穿过西边黑山头的群山,直线距离约五公里外的二火车站,曾是计划中乌鲁木齐站的位置,铁路局是当时新市区规划建设的中心。

    五十年代末,铁路局的规划建设,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的。当时的一工局三处,四处,建筑处,承担了局机关大楼,通信段,俱乐部,供应站,和住宅楼的建设任务。在现在的二十二街曾建有砖瓦窑,生产那种大号的带有六个洞的红砖。

图片

(四街供应站及工作人员)

    河南路那时只有一小段,从木材厂到铁路局。是专为铁路局机关和生活基地建设工地运送红砖开辟的通道。

     小时候常在二街、三街马路边趟水玩,那里有一条小河沟,是从大寨沟引流下来通往工地的用水渠道。在那人人以劳动为光荣的年代,星期六是义务劳动日,各单位职工都要上工地出窑、搬砖、装沙、推车、铺路、种树。二宫地区每一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都流淌了领导、干部、工人、家属劳动的汗水。

    难怪许多年后,1971年从乌鲁木齐分离去了西安一工局退休的老职工,始终没有忘记这里尽管他们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也要打发子孙来新疆,看一眼当年的三街,拍一张铁路局大楼的片,到四街供应站走走,去铁路医院大门口看看。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日子,是他们一生难以忘怀的情结。

大概到1961年,分散在乌鲁木齐老城区各地的职工家属,陆续搬到了铁路局新建的家属基地。我们家就是打那时搬到三街小区的,至今六十年了,再没有换过地方。

图片

(文革时期的二工铁路俱乐部)

     还是那年,兰新铁路已经修到乌鲁木齐城外,由于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又遭受着自然灾害,没有钢轨,通车乌鲁木齐的时间迟滞了两年。到了1963年,才正式宣布兰新铁路建成通车。最初的火车站也没有修到二宫,而是在乌鲁木齐南站建起了只有两层楼的火车站。铁路的二工家属基地建起了一、二、三、四、七、十四街家属楼后,无力再建新的住宅项目。八街、速中院、和平渠都是临时盖起的平房,拱券房,自建房。这使得一部分职工很多年都在临时过渡,居住条件没有得到改善。

     到了1964年,国家经济形势开始回暖,铁路局在黄土山,现在长春路一带建起了砖厂。拉砖的车辆打通了铁路局到河滩的路,形成了现在的河南路。

    这一年开始,铁路局动员了所有单位的职工,连续几年进行植树造林运动。使这一段城市主干道白杨树成排,遮风避沙北京路成为乌鲁木齐最美的之一。局管的铁路社区路绿树成,遮阴纳凉。

    由于火车通车旅客列车在南站始发,2路公共汽车就延伸到南站向北一直开到了农机厂。后来还有了从农机厂开往火车西站的18路郊区线路的公共汽车

图片

(铁路局文工团在速中院的排练厅)

    还是这一年,二宫地区整体的商业、医疗、文化、教育、体育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建起了四街,八街、速中院,和平渠供应站。有五百张床位,五层楼的中心医院落成使用。八街、四街、和平渠的卫生保健站方便了驻地职工家属。铁路工人俱乐部、铁路局图书馆、露天电影院、花园,成为职工休息的好去处。整个家属基地建有三个托儿所。女工多的单位,如医院、通信段都有哺乳室。铁一小、铁二小、铁四小、铁六小、铁一中、铁三中,方便了各个小区适龄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夏天,铁路局露天游泳池波光粼粼,劈波斩浪。冬天,滑冰场上迎风傲雪,雏燕展翅。星期六的夜晚,灯光球场欢声笑语,对抗猷酣。秋的季节,职工家属组成的农副业大队的黄瓜、柿子、豆角、辣椒,量虽不多,却是实惠。那年代,人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是一个值得回味的年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