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衍三顾寺庙,为何他对出家当和尚的事如此频繁,有什么目的吗?

 梦想童年594 2022-08-28 发布于江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已传唱千年之久,而其中的主人公更是被大家所熟知,他便是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

  • 关于梁武帝,喜欢历史的朋友可能就会比较熟悉和了解他,不太熟悉的朋友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他可不是一位在历史上普通的皇帝,萧衍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本身便有很多传奇之处,此人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博学的开国皇帝,萧衍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也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皇帝当得久,寿命自然也短不了,萧衍一生活了八十六岁,是历史上寿命之久仅次于乾隆皇帝的人。而此人在有生之年对于佛教的推崇可以说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寺庙

  • 萧衍对于佛教的态度就不用说了,那句诗词已经反映出了他对佛教的态度,至于这个态度究竟含有那些成分可就难以捉摸了

萧衍曾在在位期间三次出家,而耿直的大臣只能凑钱三次把他赎回来,那么他为何如此频繁的往寺庙跑呢?有人认为是萧衍早已看破红尘,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自然不再留恋皇帝的宝座,这种说法在我看来就是图大家一乐了,萧衍何许人也?南梁的开国皇帝啊,你见过那个开国皇帝不是心性强大之辈,这种人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很难更改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敛财,通过赎身的方式榨取大臣的钱财,这种说法呢,对于一位开国皇帝还需要榨取大臣的钱财?那么这国也算是白开了。

萧衍

但凡成大事者,总有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其雄才大略的出发点,萧衍的成功离不开僧侣的支持,待其上位后,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佛教的这一杯羹,至于萧衍到底信佛还是出于政治目的我们可能就无从得知了,毫不夸张的说,萧衍在位期间可以说南北朝几乎成为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是他将佛教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后利用自己容易掌控的佛教政权做文章。

据统计,萧衍曾多次扶持寺庙的经济,“皇帝舍财,遍施钱、绢、银、锡杖等物二百一种,值一千九十六万。”,他还将佛教定义为国教,也是为了争取佛教支持所做的政治活动,当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取得僧侣的支持,以便巩固南梁的统治。

萧衍饿死

  • 萧衍作为南梁的开拓者,其本身的才华自然是不能否定的,早年带兵打仗是他便总结过:“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梁书)”,大兴佛教,加强思想统治,确实,他做到了这一点,萧衍被人们称为皇帝菩萨,其统治地位牢固到了极点,但他终究是人,晚年时其性格变得刚愎自用起来,封闭、保守、听不得逆耳之言,《魏书·岛夷萧衍传》,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

  • “侯景之乱”,便是对其最好的报复,佛祖并没有保佑他,最终落了个饿死台城的下场使人唏嘘,临终前萧衍曾说过:“梁朝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书》)”,悔恨之意甚浓,然则无济于事,历史的车轮是无情的!

喜欢的朋友点击关注,详说更加精彩的历史故事,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