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论】让干部在交流中成长

 梧桐落叶化秋水 2022-08-29 发布于新疆

●要坚持政策发力,不断强化“下有保障”的引导、健全“练有平台”的机制、树立“干有机会”的导向,形成机关干部主动“向基层流动”的良好氛围

●要推动干部跨区域交流互动,让先进带后进,带去新思路、新办法、新干劲,让后进学先进,学到新眼界、新境界、新思维,真正以系统化、一体化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效应

推动干部到基层一线交流,是盘活干部资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配置效益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受一些思想观念影响,身份、地域和体制壁垒的限制,干部中还存在不愿交流、不敢交流、交流不动等现象。源不浚则流息。要敢于打破思维条框、壁垒约束,树立常态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和动力。

突破“舒适区”,激励机关干部愿往下。现实中,“基层工作条件差、难度大”“人往高处走”等观念使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不愿离开“舒适区”、下沉到基层,强制安排交流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打击机关干部的积极性。要坚持政策发力,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滨州着眼解决机关干部经历单一、岗位历练不够等问题,出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新政,实施年轻干部梯次培养“1+3+N”工程,从市直机关干部中选拔“85后”乡镇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等,不断强化“下有保障”的引导、健全“练有平台”的机制、树立“干有机会”的导向,形成机关干部主动“向基层流动”的良好氛围。

突破“天花板”,让基层干部有奔头。我们党的大量干部就是由基层培养出来的、从基层工作成长起来的。实践表明,基层经历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经历,干部职务层次越高,基层工作经历应当越丰富、越扎实。但当前,广大基层干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晋升天花板。“一眼望到头”的晋升路径消磨了基层干部干事的热情和激情,甚至出现急于“逃离”的现象。要着力打通“上调”“招录”“晋升”三条路径,打破基层干部进步天花板,搭建成长成才新阶梯,让基层干部有奔头、有盼头、有劲头。探索面向基层党组织书记、长期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等本土优秀人才,定向招录公务员。近年来,滨州选拔18名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市直部门班子成员,去年集中换届后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56%的干部具有乡镇基层工作经历,树立了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的鲜明导向。

突破“玻璃门”,让乡镇干部常融通。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部。目前,我国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这是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推动干部跨区域交流互动,既传播好经验、好做法,又将各类资源带到任职地区,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滨州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县市区分布既有沿黄、也有沿海,资源禀赋、工作基础差异,干部视野、思维、作风、能力不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近年来,滨州探索干部“渡河”战役,实现县域乡镇干部交流“破题”,常态化推进县域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正职“双向同步,选任交叉”,让先进带后进,带去新思路、新办法、新干劲,让后进学先进,学到新眼界、新境界、新思维,真正以系统化、一体化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效应,让干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为区域共同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突破“隔离墙”,构建市直干部交流“大环流”。一个干部如果在一个岗位时间太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疲惫,形成思维定势,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办事。与此同时,长期任职关键岗位,在人情世故中纠缠、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失去原则、触碰“红线”的风险也将增大。要按照“政策性交流一批、系统性交流一批、培养性交流一批”的总体思路,在单位内部,对分管、协管或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财务审计、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基础建设、学校招生等7项重点工作满5年的县级、科级干部,实时预警、应调尽调;在单位之间,按照“单位性质相近、岗位要求相似、专业知识相通”的原则,有计划、有原则、有组织地统一调配、精准交流。实施百名干部历练计划,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优选“80后”正科级、“85后”副科级干部到一线历练,已有20名干部在各单位之间进行了提拔交流使用,实现各单位岗位资源、干部资源有效统筹、充满活力,逐步构建起干部交流的“大环流”。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