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曾文正公嘉言钞(29-12)

 书虫小记 2022-08-29 发布于北京

四十八、日课四条之二:二曰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故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以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愚译:敬这个字,孔夫子教人用,到程朱之学可谓千言万语都是为了这一个字。我觉得敬这个字最切实的效用,在于它能强人筋骨、鼓足精神。时时刻刻保持庄重恭敬,这人的身体和精神就会一天天强健起来,安逸随心就会日渐怠惰懒散,这就是自然的印证。我虽然年老多病,但一遇到重要的祭祀活动,或者紧急的战事,整个人的精神都会振作起来,所以才说敬字能强人筋骨。如果一个人不管人多人少的场合,不管事情大还是小,都能恭敬认真地去对待,绝不懈怠,那他一定会越来越强悍。

愚感:确实,儒家之强调为人要端敬,就是时时刻刻都会用礼仪来要求自己,其目的就在于让人的精神时刻保持振作状态,让人的身体也时刻保持警醒状态。比如,准备开会的时候,领导一进门,赶紧起立,等领导坐下,再坐下,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敬——在这个过程中,你得观察情况,时刻注意,并且行动迅速。

再就是开会的时候,能否时刻要求自己端坐,注意力集中,还不是多寡或者事情大小问题,即便是开会内容空洞无物,能否也保持端坐?难吧。

玩手机,这可以说是当代社会典型的不敬的行为。独处或者在空余时间玩玩还行,开会、工作、聚会、聊天时玩,就真的是不敬的行为了。有一次与同事吃饭,属于接待礼仪性质的,在餐桌上我没事看了几次手机,后来领导好心提示了我,接待形式的餐桌上还是少看手机,不礼貌。这让我深受触动,从那以后开始,除非有事情,正式场合一定不能看手机,这也叫一种自律吧。

敬这个东西,就是让你在任何公共的场合,都保持一种警醒的姿态,不论是身体的反应还是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这一点对人非常好,端敬是有带动效应的。

四十九、日课四条之三:三曰求仁则人悦。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矣

愚译:我之与其他所有人,乃至天地万物,本质上是同源的,一体的。如果一心为己,不知爱惜他人,爱惜各类事物,就有违万事万物同源的道理。享受了高官厚禄,高居人上的人,就负有拯救民众于苦难的责任;读了很多书,粗知一些圣贤之道的人,就有去教导启发后之后觉之民众的责任。你如果只知道完善自我,而不去启发广大民众,那真就太辜负上天对你的厚待了。

愚感:这就是所谓民胞物与的意思,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所以不论能力高低,地位高低,人都需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仁心待世,与人为善。这个人悦,既有自己心中开心快乐,也有让其他人开心快乐的意思。所谓仁德,其实就是多考虑他人感受,尽心帮助他人的意思。

然,帮助并不是只从正能量,只说好话上面表现——比如所谓的正能量所干的,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是当世无双的,先不说他们真心与否,起码从形式上讲,这就不叫帮助,这叫应付。帮助更多的是从建设和批判的视角,所谓扯扯袖子,拉拉领子,这些可不是一切都好,而是警醒他人的意思。

五十、日课四条之四: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该无时不以勤劳自厉。《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劳苦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愚译:每个人天性里都好逸恶劳,不论贫富贵贱、聪明愚笨、少年老年,都是这样。一个人,如果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食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都与他的能力品德相称,那么大家就会赞许他,鬼神也会认可,因为这就叫自食其力。古代有圣明的君主和贤德的大臣,商汤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处理国事,周文王一直忙到落日了也顾不上吃饭,周公则不分昼夜处理政事,这些人都是无时无刻不勤劳自勉。《无逸》中认为,勤劳使人长寿,安逸使人早亡,可谓历朝历代都有印证。为我们自身考虑,就须操练技艺,磨练筋骨,自强自立,且要用心思考和关心大事大局,这样就能增长见识、才干和智慧。为天下考虑的话,就得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甚至于把一个老百姓没有收获,也当做自己的过失一般,要有这样的抱负和责任感。大禹治水,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去,墨子为了天下人的利益而遭致浑身是伤,这些人都是都是极其简朴而甘于献身,极其勤勉而帮助百姓的例子。所以荀子总是赞颂大禹和墨翟,就是因为他们勤劳。太平军战乱发生以来,我发现,只要一个人有一点才能或者是一门技术,又能吃苦耐劳的,没有不受到重用的;而那些既没有才能技术,又好逸恶劳的人,最后都被人唾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说,人们包括神明所强调的君子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习于劳苦,吃苦耐劳。

愚感:人贵在一个勤字。勤能补拙这是真理,什么也比不过勤奋。当然,保持勤奋的生活作风,也一样是跟自己作斗争。比如说早起,我在参加工作之前,经常睡懒觉,虽然经常熬夜,但睡懒觉是必须的。

工作之后,一方面是北京的高峰期实在太拥堵,一方面是正常时间确实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看书学习,所以干脆就早点起,早点到,争取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早起的好处确实很多,会发现多出很多额外的时间,能够把事情想明白,把工作做细。

为了确保勤奋,看完曾国藩这一系列之后,自2017年开始写日记,写了两年才发现好处甚多,觉出曾国藩强调的日课的重要性了。

另外还得勤快动手,勤快跑腿。勤快动手就是多做事,多动笔,勤快跑腿当然就是少拿架子,别屁大股沉,能跑一趟就跑一趟。这样总能给自己找到很多事,能经历很多事,人的本事自然也就增长了。

要做成事业,勤奋当然是第一要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