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书想看却没时间,怎么办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182/ 200

广州番禺,2022.1.2

本文约1228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昨天的书单,收到一位读者留言,问:想看的书太多,时间却有限,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
 
 
依我个人经验,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
 
 
第一,对想看的书进行筛选和分类。
 
 
首先进行筛选,书有好有坏,需要我们去识别,否则读了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造成信息干扰。
 
 
识别的渠道有三:第一是自己判断,可以从作者、目录、开头的序言以及部分章节迅速有个把握;其次是咨询身边的朋友,尤其是自己认可的人,问问他们的意见;最快捷的就是借助评分网站。


比如豆瓣,样本足够的前提下,总体上还是比较靠谱的,看评分时,顺便看看别的读者的评论(时间不够可以看短评),判断是不是你的菜。
 
 
做了减法之后,我们可以对想读的书进行分类。
 
 
一是可以按学科分类,心理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也可以按主题分类,比如亲密关系、写作技巧等,再一个按照轻重缓急来分,比如这段时间需要用到的就优先看。


总的来说,集中聚焦一个主题或领域阅读,会更加高效。
 
 
另外,不同类别的书花的时间,看的方法不同。比如说哲学类的(最近正好打算看一位朋友强烈推荐的叔本华的书)
 
 
我个人建议是分块状规划精读,不求一次吞下,可以分开读完,但是不要像读散文小说一样,随意拿起,随意停下。
 
 
可以把完整读完「一节」作为基本单元。因为一般而言,哲学类的书包括一些基础学科类的书,往往信息量大,跨度大,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思维工作,我们才能真正读进去。


过于零碎的阅读,很难将一个问题系统化地理解,读不下去很容易就劝退。
 
 
第二,是提高阅读的效率
 

时间有限,那就提高效率。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我了解到的方法。

 
1、带着问题/目的去读:可以把这个目的或问题写下来,越明确越好。比如写书评,下周出报告、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了解中医知识,等等,因为大脑更喜欢具体详细的目标。
 
 
2、精神最充沛时读:人一天的注意力有高有低,从醒来开始,我们在不断地消耗注意力,而注意力的高点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时间段:
 
 
  • 清晨

  • 上午8301000

  • 下午34

  • 半夜



在这些时间内看书通常能提高阅读效率。考虑到平时要上班,个人最推荐的时间是清晨,如果我不用来写作,一般这个时间用来看书。


不太推荐半夜,因为一旦一不小心看得入神就会熬夜(以前经常发生),直接影响第二天上午的效率,往往得不偿失,阅读也要讲究可持续发展。
 
 
3、找个安静的地方读如果条件允许,首选是家里书房,其次是图书馆、自习室等这类环境安静的地方,除了阅读,还可以做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