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8-30 发布于广东

204/ 300

广州天河,2022.1.24

本文约980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最近跟某个同事聊天,总是有话不投机的感觉,每次想要分享自己的一些事情或看法,总是被一带而过或直接忽略,对方继续讲他的东西,几次下来,就觉得没意思了。

有一次无意间聊到篮球,正好我从小打球,篮球陪伴了我整个青春。可刚要展开话题,对方就一个劲儿给我提各种关于健身的建议……

最后只有“嗯嗯,好的”默默地听他讲完,草草结束聊天

正所谓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开始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内心的不舒服,平时跟别人聊天也挺愉快的呀,而且大家也常常意犹未尽,怎么到了他这里,反而索然无趣?

也许是我的表达欲过强,在与对方交流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没有适当的出口,也可能是我的小我(渴望被认可)作祟,在对方那边屡屡落空。

但不管怎样,我发现自己开始不喜欢跟他聊天了。最近无意间看到一个理论,似乎找到了另一番解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他最后一本著作《第三选择》中提到,人在开会、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所谓的「发言权杖」的制度。

就是说,某个人发表他的意见之后,要轮到你发表了,你不可以直接说你的意见,因为这样常常会杠起来、辩论起来。

他的「发言权杖」还没有交给你之前,你要先表达:

「请容许我复述一次,你刚刚说的论点。」你复述一遍他刚刚说了什么,目的是要让对方觉得:「没错,你完全有听懂我。」然后才把「发言权杖」交给你,你才有资格发言。

按照这个观点,其实我在跟同事交流中,对方并没有“接”过我的「发言权杖」。

柯维说,如果你跟人有任何冲突,你都要试着先真的听懂对方,而且用你的方式复述给他听:对方也知道你确实懂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对方那种咄咄逼人的敌对感会忽然消失。因为人之所以那么紧张、那么有攻击性,是因为他觉得你不懂他,一旦你真的懂了,你就不知道该怎么闹了。

我有些恍然大悟,原来我的不爽,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来自于觉得对方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而其实只要多一两句话,多一分耐心,也许我们就能愉快地聊天。

这里我想起一个心理学的观点:人最深的渴望,是被看见。而放在日常沟通上,人其实也是渴望「被听见」的。

有过切身体会之后,如今我得出的经验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不妨多一两句“接续”的话语做衔接,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倾听与尊重,在此基础上展开沟通,效果也许会更好。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欢迎留言交流。最后,祝大家都能愉快地聊天。

写于广州



END -
印记
— 第204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