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脉,脉学名词。脉象之一。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气分热盛。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之危象。 目录洪脉见于热证,以及由正气亏损所引起的虚证等疾病。洪脉通常表现为脉象宽大而浮、充实有力,且脉去时较来时缓而弱等现象,但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所以如果感到机体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治,以免误诊。 1、热证:中医有阴阳之说,若阳气较多,就会使身体内热较甚。此时正气抵抗邪气,正邪两气在剧烈抵抗时就会使脉道扩张,此时会出现气盛血涌的情况,可导致诊脉时出现洪脉的表现; 2、虚证:如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虚证,此时由于体内的阴精被消耗殆尽,阴阳不能制约平衡,所以使得机体正气亏损,出现脉洪大有力的洪脉表现。 此外,夏季可能会出现体内阳气亢盛、气血向外而发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脉象稍现洪大的表现。此时的脉象属于平脉,多数为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洪脉是脉象的一种形态,主热症证,一般来说都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皆有火热内蕴所产生的一种病症,一般会出现面色潮红,浑身热,心烦口渴等症状,想要缓解洪脉所产生的症状,应该调整好作息习惯,合理的进行饮食,到了进行体育锻炼,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舌质暗红,舌苔薄白属于表症,风寒表证。脉弦细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症。具体辨证要结合四诊合参。舌质暗红,舌苔薄白属于表症,风寒表证。脉弦细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症。具体辨证要结合四诊合参,根据描述脉细弱的意思是就脉细而且弱,一般主病为气血不足、体虚;根据脉细弱就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平时补气血就可以,症状可以找中医大夫吃点中药方子调理一下,或者吃八珍丸补气补血。由左室每次收缩射血时的冲击波压力产生,洪脉强而有力且易于触及,甚至在体表可以看到动脉搏动。它表现为动脉壁有规律重复的舒张和收缩。施加较大压力的触诊不会消失。正常人存运动、妊娠和焦虑也可以出现洪脉。然而此种体征可以由发热,特定的内分泌、血液和心血管等提高基础代谢率的疾病引起。
洪脉脉学名词。脉象之一。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脉象洪脉的脉体浮大,有如 波涛般汹涌来势强而有力,之后就逐渐衰减,因此脉象在去时比来时显得势缓而力弱。 脉理中医说法:当人体内的邪热炽盛时,由于邪热会灼伤阴液,以至于阳气独盛而冲击血脉,此时因脉管中的血液远远不及阳气的强盛,因此导致脉管扩张,出现脉来洪大,脉去稍减的洪脉。 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西医说法:当心输出量增加,外周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鉴别洪脉与实脉相类似,脉象都是强盛有力。脉象的差别在于: 1、洪脉轻取时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沉取时反而略微衰弱。 2、实脉虽然不如洪脉狂急,但在浮取或沉取时,都极为有力,不论来去都十分强盛。 主病洪脉主热证,通常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间有火热内蕴,所产生如烦渴、面红、身热、等症状,因而会出现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的洪脉。 兼脉主病浮洪:表热 沉洪:里热 洪滑:痰热 洪数:热盛 洪大而长:暑温兼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