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断102

 康泰wjr图书馆 2017-12-15




原来人可以度过最无望的日子,抖落身上的灰雨,重披一身星光。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位分类  沉脉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

 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迟而无力之脉。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

“作者临床常见五更泄,多见迟而无力的脉象,特别是两尺尤甚,以四神丸补命门火,温脾阳。” 刘冠军 

脉率分类  迟脉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

《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以免误诊” 刘冠军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

脉率分类 数脉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

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难经· 九难》:“数则为热”

《脉药联珠》:“凡数脉总由火毒”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5、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诊家正眼》:“洪脉极大,状若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濒湖脉学》:“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

《脉理求真》:“洪脉既大且数”

 

脉的宽度分类 洪脉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

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伤寒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汤主之”

《金匮要略》:“肠痈者……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脉的宽度分类 洪脉

     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



6、细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脉经》:“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诊家正眼》:“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若丝线,较显于微”

《濒湖脉学》:“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

脉的宽度分类 细脉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1)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则脉来细而无力

凡久病气血亏耗,年迈体弱,失血,盗汗,自汗,阳虚畏寒,虚胀,泄泻等,可见到细脉

《脉诀刊误》:“主血少气衰”

《伤寒论》:“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脉的宽度分类 细脉


2)主湿侵: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邪阻碍脉道,故脉细

 凡湿邪伤人,或内困脾胃,或留滞经络,常可

见到细脉

《金匮要略》:“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

《诊宗三昧》“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



7、微脉


【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气血虚甚,阳气衰微

正气将绝,鼓动无力,故脉微欲绝

《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主之”

《诊家枢要》:“微, ……为气血俱虚之候,为崩漏败血不止,为少气”



8、散脉


【脉象特征】浮大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濒湖脉学》:“至数不齐,涣散不收”

《诊宗三昧》:“其脉散者死”

脉理: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