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唐-李翰---【蒙求--31】

 溱湖之恋 2022-08-31 发布于江苏

作者:潘长宏

2022年8月31日

【作者】李翰[约公元七六零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为文精密,用思苦涩。天宝末,房琯、韦涉俱荐为史官。禄山之乱,从友人张巡客宋州。巡率州人守城,攻围经年,食尽矢穷方陷。睢阳人瑁其功,以为降贱。翰乃序巡守城事迹,撰张巡姚訚等传两卷上之。肃宗方明巡之忠义。士友称之。累迁翰林学士。病免,客阳翟卒。翰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李翰的著名作品《蒙求》被收录在《全唐诗》卷881-1。

【原文-31】逸少倾写,平子绝倒。澹台毁璧,子罕辞宝。

【译文-31-1】逸少倾写,平子绝倒。

东晋王羲之(字逸少)的妻子郗夫人对两个胞弟说:“ 王家见二谢(谢安、谢万)来,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翻出来招待,而见你们来,不过平常罢了。你们不要再去了。”东晋王澄(字平子)极为佩服卫玠,听卫玢议论,到关键妙处,就绝倒于座。所以有人说:“ 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译文-31-2】澹台毁璧,子罕辞宝。

春秋时,澹台灭明带着价值千金的璧玉渡黄河,河神派两条蛟龙来抢玉璧。他拔剑杀死了蛟龙,然后抛玉璧给河神,河神不敢收下,又抛回来。连续了三次,他不耐烦,就将玉璧打碎而离去。春秋时,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送给守城官子罕,子罕不接收。那人说:“ 这真是一块宝玉,所以我才献给您。”子罕说:“ 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送玉给我,我若收下,那么你我都失去了宝,不如你我都保留隹自已的应得之宝吧。”

【欣赏-31-1】逸少倾写,平子绝倒。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恆恐兒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麟按:“倾写”犹“倾泻”,有倾吐、痛快淋漓等意。此用形容王羲之书法,与“绝倒”似不对,俟考。《世说新语·赏誉》:“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张文潜论文诗曰:……气如决江河,势顺乃倾写。”)

《世说·赏誉》:“王平子(名澄)迈世有隽才,少所推服。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刘孝标注引《玠别传》曰:“玠少有名理,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绝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卫君谈道,平子三倒’。”《晋书·卫玠传》:“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欣赏-31-2】澹台毁璧,子罕辞宝。

[注释]《文选》卷五左思《吴都赋》:“哂澹台之见谋,聊袭海而徇珍。”刘渊林注引干宝《搜神记》曰:“澹台子羽赍璧渡河,风波忽起,两龙夹舟,子羽奋剑斩龙,波乃止。登岸投璧于河,河伯三归之。子羽毁璧而去。”《博物志》卷七:“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蛟夹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伯,河伯三跃而归之,子羽毁璧而去。”

《左·襄公十五年传》:“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