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解体前夕,戈尔巴乔夫为何主动辞职?85岁时他说出了真相

 沧海一粟1951 2022-08-31 发布于江苏
牡丹爱影视剪辑

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作为最近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一局面的结果,我宣布辞去我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职务……

1991年12月25日,正当西方国家庆祝着每年一度的圣诞节时,一直让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的苏联解体了。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了《苏联解体宣言》,并对全国演讲。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这一天,苏联国旗从红场降下,一个时代过去了。苏联的解体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短时间内再也没有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国家,两极格局迅速变成了“一超多强”,美国也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曾经不可一世甚至让美国也矮上三分的苏联,为何会走向解体?作为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为何主动辞职?戈尔巴乔夫直到85岁时,才说出了真相。

戈尔巴乔夫晚年

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于苏联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村集体农庄的机修工。在1937年的“大清洗”中,戈尔巴乔夫的外公被逮捕,爷爷也被抓去劳改。戈尔巴乔夫年轻时的经历比较普通,和大多数同龄人没有太大的区别,直到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才步入仕途。从1955年的市团委第一书记,到1985年首次确立为苏共总书记的最高领导地位,戈尔巴乔夫爬了整整30年。

戈尔巴乔夫与民众

由于他在苏联解体前夕主动辞职,所以外界对他的动机出现了各种揣测。有人说他是因为外公和爷爷在“大清洗”中被迫害而怀恨在心,因此决意毁灭苏联。也有人说他是受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对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不抱信心……

但是以上种种猜测都是站不住脚的,即便是从“利己”的角度而言,作为世界上响当当的大国领袖,戈尔巴乔夫不可能亲手葬送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和荣耀。

要知道,苏联解体后的戈尔巴乔夫,只能依靠接广告、电影以及写回忆录来维持生计,没有人会愚蠢到自己毁灭自己。苏联的解体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万丈高楼的坍塌也不是一个人能够轻易撼动的,导致质变的是量变,戈尔巴乔夫充其量只不过是压死苏联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戈尔巴乔夫与梅德韦杰夫

戈尔巴乔夫为何对苏联解体不再试图挽救?2016年,已经85岁高龄的他在接受BBC采访时说出了真相:我们当时完全在走向一场内战,我辞职是为了避免那种结局。

从苏联诞生之初,国家的经济结构就没有处于正常状态,国家一味地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轻工业却被忽视。不仅如此,苏联内部诸如加盟国与联盟的矛盾、加盟国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与官僚阶级的矛盾比比皆是,所以苏联的历届领导人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苏联解体

在外部,作为与美国比肩的军事强国,苏联长期对外奉行强权和霸权,不断地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还通过这种手段吸收加盟共和国。

比如二战爆发伊始,苏联就曾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为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了波兰并占领了芬兰的东欧部分地区。紧接着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被强行并入了苏联。即便是苏联强盛的时期,以波罗的海三国为主要代表的独立情绪也一直存在。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运动”对西方意识形态敞开了大门,苏联国内的矛盾也被空前强化。

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

1991年8月19日,正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突然遭到软禁,随后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恢复独立,正式打响了苏联解体的“第一枪”。戈尔巴乔夫被软禁的第二天,爱沙尼亚也宣布恢复独立。同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恢复独立。

波罗的海三国的先后独立,让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看到了机会,并开始加速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了《独联体条约》,宣布苏联解体。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可以扭转的了,即便是斯大林在世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一个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正式发表《苏联解体宣言》正式宣布辞职,核武器的使用权力被移交叶利钦。从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苏联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命运,戈尔巴乔夫所做的无非是顺势而为。如果他强行阻止苏联解体,各加盟国为了独立而引发流血政变乃至内战也不是不可能。

主动辞职或许不是戈尔巴乔夫的唯一选择,但却是最明智的选择,无论怎么说和平演变的结局至少要比战争好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