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主“狂书”赞——为纪念傅山诞辰四百一十五周年作

 泊木沐 2022-08-31 发布于辽宁

傅山像

青主“狂书”赞

——为纪念傅山诞辰四百一十五周年而作

文| 张金梁

清晨的杏花小亭前,一位黄冠朱衣瘦弱老者,身晃臂摇挥笔如剑,正在白练长幅的宣纸上挥毫疾书:只见笔锋如蛟龙出海波浪翻腾,顿时风急雨骤满纸云烟;线条如千岁枯藤蛟龙纽结,字势似熊奔层巅丘峦崩摧。提管则龙飞凤舞,按毫便金刚怒目;挫锋虎啸裂缺地动山摇,顿笔劈山越海石破天惊。真是狂来骑鲸博巨浪,怒时驾龙鞭电雷,纵横驰骋横空出世,一泻千里势不可遏……须臾,六尺四条屏巨幅完成。气喘吁吁的老道微微回眸,落上“代简,七十八岁翁傅真山书”款识,掷笔回房。看着墨汁四溅前后翻滚的毛笔,使者惊咤不已。原来傅山刚刚起床,早有使者持书札到,傅山便狂书《晋公千古一快》六尺四条屏为回信,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郭沫若赞之“豪迈不羁,脱略蹊径,晚岁作此,真可谓志在千里。”痛心的是,不久傅山病逝,此作成为其巨幅狂书绝笔。

稿书《晋公千古一快》

傅山,亦名真山,字青主,号石道人等,山西阳曲人。明末诸生,通经史,能医术,善书法。三十八岁明亡后,改装黄冠、朱衣行医度日。青主为秀才时便有忠义之名,提学袁继咸为阉党诬蔑入狱,其三次入京鸣冤,得以昭雪。后袁氏入清不降被杀,赠言傅山“不敢媿友生也。”对青主影响巨大。后青主以复明罪入狱,绝食九日,其母支持以死尽忠。后友人用奇计救出,“深自咤恨,谓不如速死为安”,世人大为敬重。青主七十二岁被举鸿博,以病卧辞,官府令人抬床而行,誓死不入清廷,授内阁中书不谢,仍以布衣称,以节义称。

傅山书法初受中书体及赵、董影响,改朝换代后改变审美,逐渐卑视贰臣身份及柔美的赵、董书风,追逐具有英雄气概的颜真卿书法。并强调“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有人请教书法奥秘,便振臂瞋目曰:“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真率勿安排。
青主书法诸体皆善,书斋读书笔记,皆以精美小楷为之。而应酬求书时,则将遗民之仇恨、痛楚、愤怒、无奈之气遣上笔端,呈现出众多狂书。所谓“狂书”,即不受笔墨规矩束缚,以表现情绪心思为主,可以寄托于各种书体上,如青主有“狂篆”样式作品,也有“狂隶”意识笔墨,当然还是以“狂楷”、“狂行”、“狂草”为主,只有青主有如此胆识。楷书重规矩,青主仍可用狂笔书之,字势雄伟如高山峻岭,势拔五岳;形体姿态如千岩万壑,层峦叠嶂;点画肥腴钢筋铁骨,笔墨粗重疏密自然;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稚拙率真直抒胸臆,令人耳目一新,《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十二条屏可为代表;青主“狂行”更为高傲,粗笔大墨奋臂直书,点画粗犷结构险绝,线条蛟龙翻腾盘纡缭绕,章法乱石铺街错落自然,意态奇异高古,神情字挟风霜。读之瞠目咋舌叹为观止,《荐莲道兄十二条屏》为证。

狂楷 《剩水沧江破》(局部)

狂楷《得造花香》

狂行《荐莲道兄十二条屏》

当然最能代表青主艺术高度者是“狂草”:字里行间蕴涵着其书法观念及人生哲学,将众多矛盾元素统一到笔墨中。用笔上下飞腾,八面出锋;结构正斜聚散,怪状奇型;墨彩纷呈,淡浓相加,润如春雨,干裂秋风;章法疏处走马,密不容针,蛟龙翻腾,虚实相生。远而望之,翻江倒海,波涛汹涌;近而察之,熊罴当道,兔骇蛇惊。奇奇怪怪,林林总总,难以言表。

有谁知,青主书法何图生前身后名?支撑其笔势者,国破悲怒之气也,点画中无不含愤懑情绪。其“四宁”论书实为怒气之言,内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故而不忌“春蚓”“秋蛇”之讥,创惊世骇俗“狂书”之作:诸如粗拙之用笔,丑怪之结构,支离之布白,率意之章法,经过其道义及圣哲之学的酝酿洗礼,组成了一带有悲愤反抗意识的笔墨交响乐。
青主是历史上真正的人书合一者,赞曰:
椽笔拄天地;墨研惊鬼神;舒纸风雷动,振笔龙腾云。豪气吞山河,肝胆照艺林。狂儒与狂书,清初第一人。

青主之人,松柏前身;青主狂书,震撼乾坤;青主精神,照耀古今。

狂草(局部)

狂草《东海倒坐涯》

狂行《朱子治家格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