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金梁碑帖题跋「4」

 泊木沐 2022-08-31 发布于辽宁

题唐太宗《温泉铭》

古代帝王大都善书,唐太宗尤甚,其不但定正右军书圣位,还开行书入碑之先河,在书法史上影响特大。太宗喜行书,刻有《晋祠铭》《温泉铭》二碑,前者为贞观二十一年书,后者仅晚一载,再岁太宗去世矣。世人评书往往将二铭相提并论,谓后者酷似前书,实偏颇之见耳。二书虽相隔一年,然或因内容及心境有别,书风多不相同。《晋祠铭》筋骨内含,风度中和,正如其为秦王时,行事谦逊温良,谨慎小心,中规中矩;《温泉铭》则锋芒凌利,精神外耀,似玄武门之变为帝后,雄武强大,乾坤独掌,气势逼人,代表了太宗书法之真性情。此碑唐拓孤本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后被西人伯希和攫去,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余得有日本印象社精印本,每次翻阅则感慨万千也。

十 四

跋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欧阳询有开唐楷书局面之功,其子通则有重振家声之誉,故书史上称其父子为“大小欧阳”。从人品论,父询官仕三朝,无多忠贞功业;子通则位列中枢,力阻武氏乱政被杀,可歌之烈士矣。通早怙,继家学与父齐名,难能可贵也。通有盛年书《道因法师碑》,格高品贵,力能抗鼎,险劲处过父。又横画时出雁尾,结体上松下紧,有返祖八分意象,比之乃父真不知谁先谁后矣。小欧之书个性太强,稍缺含蓄,历史上师法者颇少,当代海上吴建贤氏尝试过,尚有可观处。再不见以此称能者,大约怕书体有不伦不类之讥耳。

十 五

跋精拓《唐陇州刺史陇西牛公第二女墓志铭》

《唐陇州刺史陇西牛公第二女墓志铭》书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余得精拓于西安好友,后知还有署为“唐陇州刺史牛公仲女卢氏夫人墓志铭”之志盖,石皆藏西安碑林。牛氏仲女许配卢氏,迎亲未成而殒,故志中不称卢氏,而志盖书“夫人”乃善意以成其美也。志文为乡进士韩仲瑜撰,而无书者姓名,例应作文者兼为之。此志书法水平不高,唐代文人善书精工者众,宪宗时柳宗元能草书,刘禹锡呼为元和脚,楷书家则张从申、沈传师影响颇大,柳公权乍露头角耳。此志书法没有半点颜柳影子,时风之外多为欧书体势,虽不得大成,然不失珍贵善拓也。

十 六

跋《袁安碑》

《袁安碑》无出土时间及地点记载,相传碑石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发现于偃师辛村小学。袁氏为汉时望族,袁安官至司徒,其三子袁敞累官司空,皆位在三公。《袁安碑》发现前,有《袁敞碑》面世,二者篆书风格相似,金石学家马衡认为出自一人之手。之后学者书家考订异同,欧阳辅定其为伪作,东瀛西川宁断之为魏晋时人所制。章太炎曰:二袁碑“乃近人效赵之谦书者所为,虽间摹《三公山碑》《少室石阙》笔势,而俗媚在骨,视汉篆严栗方正者,何啻霄壤?一望决其伪也。”至今仍然意见分歧,聚讼纷纭。余认为二袁碑并非一人所书,在品位上《袁安碑》较《袁敞碑》相差远甚,笔法简单筋骨不丰,线条单调内涵苍白,无汉代朴厚之大碑格局,经不得仔细品读及反复玩味。余藏有此碑朱、墨原拓,又有出版物数种,不时把玩比较,略有心得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