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船和风筝》课堂实录

 欣欣语文 2022-08-31 发布于四川

一、认识“筝”识课题。出示生字“筝”谁认识,怎么认识的?单独读的时候读一声,词语中读轻声。齐读课题。

二、初步认识“默读”,听课文。

1.猜“默”的字谜。2.理解“默”的意思。3.理解“默读”的意思。(心里读,不发生。)4.默读也叫“目读”,请孩子用眼睛看,心里跟着老师读。

三、随文学习“鼠”

1. 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2. 在哪些词语中有?(开火车)

3.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学社猜测,视频出示字理故事)

四、学习2-6自然段。

1. 松鼠和小熊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为什么呢成为好朋友?默读2-6自然段,圈画生字。

2. 集中学习扎、抓、折三个有提手旁的字

老师演示动作,学生出示相应的生字卡,说说你为什么觉得是这个字。三个字在一起为什么你会觉得是这个字?

生表演,互相猜。

把生字放回句子中,让学生读句子,再次巩固。

3.对比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纸船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A(体会:慢、长、寄托着思念和祝福等)进行品读。

B发现句式相同的有的句子读一读。

C飘、漂填写进相应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4.默读3.5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长得像?

A师生合作读,相似的句子。

B加大难度补充句式相同的句子,并试着背诵。

五、复述课文1-6自然段。

发现了课文相似的地方,就能很快地复述课文。

师生合作复述前六自然段的内容

六、书写提示

观察扎、抓、折小结书写注意事项,左窄右宽。

主题分享:

让老课文焕发新时代光彩

毛园丽

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纸船和风筝》 是本册第一次出现全文无拼音的课文。(梳理清楚自主识字的前后关联;梳理默读在二到六年级的编排,以及在本册课文中的要求。)

借助提示,复述故事(梳理本册复述故事的方法:借助各种提示,图片、关键词等;梳理小学阶段复述课文安排)抓住相似的关键句进行复述。

旧文新教关注:篇章页、课后题、作业本课后题变成任务驱动,对应相应的教学板块。

因此旧文新教需要:整体意思、立足整体、瞻前顾后。(教材体系、单元位置)借助学习支架进行实施。(课后习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