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伯渠的小马灯

 一瓣心雨 2022-09-01 发布于湖南

林伯渠的小马灯

丁兴宇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路上,夜行军中,有一位老人,戴着深度眼镜,颧骨高高凸起,长长的胡须垂到胸前,打着绑腿,穿着草鞋,左手提一盏马灯,在手拄着拐棍,照前照后招呼着大家。看到此情此景,美专出身的黄镇将军当即把它画下来,并为之命名《夜行中的老英雄》,而画中人就是时任红军总供给部长的林伯渠。画中最摄人眼球的就是那盏马灯,它努力放射出颤颤弱弱的桔红色光芒,像吸铁石一样吸附深一脚浅一脚的夜行人。为走出溪流沼泽,为越过关隘险阻,廓清迷茫夜色,马灯起到了探路和向导作用。久久凝视这盏马灯,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小马灯像一团不熄的火种。林伯渠出生在临澧县修梅镇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忧国忧民,在青年时代,他目睹清朝政府的腐败,外国殖民主义的欺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经济破产和生计困苦,不断思索怎样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1904年春,林伯渠以西路师范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全校唯一的官费留学名额,到日本弘文学校求学。次年8月结识孙中山并加入中国同盟会,摒弃曾为之向往的康梁改良维新思想,成为孙中山的信徒。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林伯渠曾一度兴奋,以为可以凭西方学来的议会制度拯救“东亚病夫”,但袁世凯称帝,幻想破灭。危难之际,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护国、护法运动,而10年救国换来的是一系列挫折失收,他在日记中写道“这些时候,一些不能解决的政治问题时常苦恼着我。”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来,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他如饥似渴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真理 ,并开始懂得唯物史观,懂得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类美好的未来,懂得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是革命胜利之本。

小马灯像一面鲜艳的旗帜。1921年1月,林伯渠在上海由陈独秀、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1923年,他担任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长,协助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同时为积极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孙中山逝世时,他在身边聆听遗训,1925年补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三名常委之一。1927年4月正好是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严峻关头,林伯渠坚决参加了讨蒋革命,他的一位在国民党内共职多年的老友,多方劝他脱离共产党,一向低调平和的林伯渠表现出少有的脾气,“你走你的路,我走我坚信正确的路,坚决走到底,绝不后悔”事后,林伯渠被蒋介石反动政府列入“要犯”通缉。这时,他毅然参加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危难时刻,林伯渠不惜抛弃以往的名誉地位,态度鲜明地作出政治选择,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共产党地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毛泽东曾经高度称赞他这种共产党人的高贵气节。

小马灯像一尊燃烧的火炬。“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总跟着进步的方向走,毫不顾惜地把那些注定要衰亡地东西抛在后面。”林伯渠自我评价说。因为留学日本以及在苏联学习接触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1933年,林伯渠从苏联回国到中央苏区,担任国民经济部长、财政部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红军总供给部长,负责筹粮筹款,保证供给,十分艰难。一次他和战士去筹粮,当地老百姓因为国民党的恐怖宣传,把粮食藏起来,人都跑光了。走了好几个村庄,才在一户人家草席下的坑洞里,发现200斤玉米,战士们正要往口袋里装,却被林伯渠制止了,非要弄清物主是谁。经过调出分析,认定物主是一户中农,大家把钱和信压在坑边,才将玉米背走。1935年,红军胜利的到达陕北,林伯渠的工作更为繁重,为保证前方部队的供需补给,他办起了纺织、农具、造纸等工厂,被称为“红色理财家”。

   这盏小马灯,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尽管岁月的风雨使它锈迹斑斑,然而很多红军战士对它印象深刻,女红军战士李坚真回忆说:“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着大家。”并赋山歌以记之:“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